【问题】:同时死亡的人,如果所处环境不一样,比如温度啊、潮湿啊、通风状况啊等都不一样,法医鉴定时,推断出的“死亡时间”会不会也不同?
答:现实世界中,法医在推断死亡时间时,通常会参考许多因素来综合判断。如,综合尸体现象、超生反应、胃内容物、昆虫繁殖、植物生长以及环境气候等因素分析推断。可以看出,你所提到的那些因素,都在综合考虑之列。也就是说,法医推断死亡时间,有点象完成一个多元方程的计算,不同情况下,参数和变量会有改变。由于计算时考虑了这些改变,就保证了最后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因此,你说的由于环境情况不同,在现实世界法医鉴定时,并不会必然导致对死亡时间推导的差异。
当然,“同时死亡的人,如果所处环境不一样”,单独从尸体现象等个别指标本身来观察,这些指标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进程肯定会由于环境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也就是说,经过相同时间,在某一时间点上来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尸体的“表现”肯定会不一样。例如,就拿平时最常遇到的“尸冷”的变化规律为例,在环境温度为16~18℃的条件下,死后10小时以内,每小时尸体温度会下降约
所以我们说,如果不考虑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直接以通常情况下的某一尸体现象的变化规律来“对号入座”,肯定会导致推断出的死亡时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结果。还如前面的例子,如果不考虑环境温度对尸冷的影响,仅以测得的尸体温度往前反推,那就会得出,环境温度
有些推理小说,特别是一些“一分钟探案”谜题,其中的“诡计”常巧妙地利用了这种“错误的推断方法”来设计。情况往往是:在大段的叙述或背景交待中,隐约地“明示”或暗示某些因素发生了改变,但知识不足的“笨”警察并没有意识到。于是“笨”警察得意洋洋地推断出一个自以为很“科学”,实际非常错误的死亡时间,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捕“凶手”,让好人成了杀人嫌疑犯。就在他口吐莲花、自吹自擂,连我们都为坐在一边的“神探”感到很难为情的时候,“神探”往往会重新给烟斗装上烟丝点燃,满足地吸上一口,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噢,是这样么?祝贺你了。不过,可能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需要你帮忙解释一下。死者住所门口有一个邮件箱,里面有今天电力公司送来的电费帐单。账单记录的查表时间是昨天下午6时23分53秒,它上面还记着当时的电表度数。今天早上9时49分10秒,我们到达现场,我偶尔看了看电表,却发现那时的度数比昨天下午6时23分53秒增加了55.567度。另外,据小时工讲,她昨晚去死者家是应主人要求给客厅的花瓶换上了新鲜的玫瑰花,但我们早上去时,看到的花却像已经插了一个星期。你能告诉我这些都是为什么吗?”,“笨”警察听完,立即面色变白、口唇发紫、双眼呆视……,几乎要晕倒下去……。。F:P674F6,★Tuili.com推理之门版权所有★…T5G215C1? 。DU0850BJ,★Tuili.com推理之门版权所有★…LB5626IG? 。DU0850BJ,★Tuili.com推理之门版权所有★…LB5626IG?
|
![]() |
![]() |
没有任何评论 |
|
【发表评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