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日志搜索
用户登录
读取中...
用户公告
读取中...
时间记忆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群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照片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敏感词不仁,以敏感词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有些词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那些词语我们习惯称之为敏感词——譬如乘法口诀表等等……我认识一些人,同胞和外国人都有,他们其实已然不了解这些敏感词的前因后果,却对它们异常崇拜,甚至已到了狂热的地步:比如有个荷兰人M,他一看到我就摇头,说“敏感词(地名)根本不属于你们国家,那个敏感词(人名)和那个敏感词(人名)都因为敏感词(特定时间的某一件事)而敏感词(某个不太好的词)了,敏感词(人名)的亲属都去了美国,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悲天悯人如上帝看着无知愚蠢的亚当被蛇骗被女人嫌无计可施急得生生愁白了头似的。我一言不发拿打印机印出一页两张彩色人像,左为宋祖德,右边小沈阳。说:“我知道的。喏——拿去,你看看:左边是那个去了美国的敏感词(团体名称)的敏感词(职务)敏感词(人名),右边是被敏感词在敏感词(地点)敏感词(手段)到死的敏感词(人名),对么?”,M君不解用意,拿去端详半天,严肃又艰难地向我半颔首,道:“原来……你知道的啊。”,我也陪着半颔首,于是皆大欢喜。

这例子倒并不能表明敏感词已经引领了全球时尚:实际上,我所抱持的观点是——如果一个人真打算去了解那些敏感词,那么金色的盾牌绿色的大坝其实也就都跟雨中纸娃一样,拦不住的;如果一个人只是想借敏感词来暗示自己兼具人文关怀和世界精神,那么这人必定成不了大事,让他房奴便房奴车奴便车奴,绝对是言听计从亦步亦趋无怨无悔,天生的犬儒主义者,最是为敏感词(亚克西!)所喜闻乐见,不足虑也;如果一个人对敏感词本就全无兴趣,那在这宗社会契约中是否割让这项权利,也就毫无所谓——这群人过去并不知道,现在不想知道,将来也无从知道敏感词们的故事。他们活得很好,除非神州大地统统变成鸭绿江以南。

因此g.cn之坚持,最多是让少数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人扼腕兴叹,让多数借敏感词摆姿态的人有机会宣称“义愤填膺”,让大多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看到的说声“哦”看不到的继续快乐地活着,以及让彦宏.李笑到下巴脱臼,仅此而已。(补充:日记敏感词真神奇..嗯 敏感词是敏感词,敏感词居然都是敏感词=。=)

时代如此冷漠无助,醒者的烦恼永远比醉者要多,看看自己永远是属于百分之十二点四七。前两天有个混论坛的朋友这样说:想不到任何出路,只有赶紧想办法挣钱,然后移民——美帝不要的话,非洲都行。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想到另一则新闻,有专家说人口应该减到五亿:我认为他说的有理,最好减到七千万,这样就真变成永动机了,永远国下去。 

然后又想到另一个笑话,可作少数醒者的苦酒: 
   
十年以后,我们在广州遇见。姑娘神秘地问我,生活过得有意思吗?我说没有,她说,明早7点来宾馆找我。我一夜没多睡,觉得民主自由没白信,许是华盛顿派人来了。早起,冲到她宾馆,敲门,她把我迎进,问:你听说过安利吗? 
   
(以上皆为家中所饲胖猫(德国国籍)吃饱喝足之后无意间按出,要抓也请先抓敲出哈姆雷特的猴子,谢谢..)


(此日记被豆瓣锁定为仅自己可见)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