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用户公告
读取中...
时间记忆
读取中...
登录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小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相册
站点信息
读取中...
【8】【欧美】【X的悲剧】【推理联合评测组】  

【推理联合评测组】
【联合评测计划编号:0008】
====================================================
【书名:X的悲剧】
【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347997/
【作者:[美]埃勒里 奎因】
【译者:唐诺】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
《X的悲剧》评测组成员名单(按报名先后排序):
  
奇想僵尸道长
小米=qdmimi
锐奇学
晓寒
KillerQueen
白夜行者
hd612

====================================================
已交评测汇总(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白夜行者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331145/
小米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464121/
锐奇学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496325/
KillerQueen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536431/
晓寒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628513/
奇想僵尸道长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511342/
hd612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589324/
  
====================================================
【本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说明:去掉每一项目中7个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5个分数取平均数即为本项得分,四项分数相加为该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出版社工作】+【文字内容】+【诡计布局】+【评测员感想】=【最终得分】
  
低+高+29+20=92分
16+27+低+20=91分
15+25+29+19=88分
16+低+高+20=87分
高+25+30+低=93分
17+27+30+高=94分
17+27+29+19=92分   
--------------------------------------------
(16.2)+(26.2)+(29.4)+(19.6)=(91.4)分 
====================================================
【联合评测整合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34275797/

====================================================
【评测员评测】(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
评测员:白夜行者
  书名:《X的悲剧》 新星出版社 2009.1 初版一刷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5/6):
  全书采用32开本,大小厚度适中。
  新星出版社在“雷恩系列”的封面设计上颇具匠心,运用怀旧的棕黄色来表现这本书的古老、经典的权威地位,并在封面右中醒目位置注有中英文书名,紧接着就是本书故事最主要的舞台——电车,这再一次将上世纪30年代的风情诠释了出来。封底是一贯的简洁:中心一个Q字——艾勒里·奎因书系的标志更给本书增添了几分份量。封面的折页一如既往的附上了《奎因的丰功伟绩》和即将问世的新书名单。书脊只用白底黑字,直截了当;书中内附书签,与封面相同色调。整本书给人感觉朴素大方又沧桑厚重。只是一如网友所提,封面中文书名《X的悲剧》中“X”字符过大颜色略浅。较之标题,更像封面背景,与其后三个黑色字不太相称。
  
  宣传(3/6):
  很显然,出版社并没有进行大型的宣传活动。其实,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对推理小说爱好者来说“悲剧系列”无疑是如雷贯耳得鼎鼎有名。仅仅只从笔者所在的芜湖市来看,2月7日上午新书刚上架,下午《X的悲剧》仅剩一本,同系列《Z的悲剧》已经脱销。一个小城市尚且如此,何况大中城市?加上出版社所配的宣传腰封,足以令推理迷们垂涎三尺。所以,仅从作品本身的魅力而言,就赚足了人气。
  
  翻译(7/8):译者唐诺 本名谢材俊,一九五八年生,台湾宜兰人,台大历史系毕业,现任脸谱出版社总编辑。以撰写推理小说导读见长,著有《唐诺推理小说导读选》( I 、 II )等书,同时翻译国外文学作品,译作则以推理小说为主,本书就是其一。全书行文流畅,描写不同场景运用的修辞也不尽相同。例如地检局和哈姆雷特山庄,一个是信息量大却浮躁的现代都市机关,另一个是怡然自得心绪沉淀的别墅花园。通过对环境不同的描写来反映剧中人物性格,这不仅是对作者的挑战,更是对译者的折磨——要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现书中意境,可见唐诺先生确实花了不少心思。
  
  【文字内容】28/30:
  很高的分不是吗?这是有原因的。整本书的构思格局与作者所推崇的范达因笔下“菲罗·万斯”系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巡官&检察官vs.侦探&助手”模式。双方互相协助又互相竞争,最后当然是侦探方获胜。而作品将全书以戏剧中幕次、场景来区分章节,不仅让退休的哲瑞·雷恩重获新生,发挥他的光彩,更暗合书名“悲剧” 达到更强的艺术效果。
  小说情节曲折紧凑但不失轻松幽默,更可贵的是语言通俗易懂,既没有高深莫测的专业知识又没有天马行空的科幻设定,甚至连本格推理中的经典模式(如孤岛模式、暴风雪山庄模式…)都未曾涉及。全书的舞台就是一幅二战前美国社会的世俗风景照,在如此社会派的定位下,在一辆傍晚时分拥挤的电车中,一个经典犯罪正悄无声息地拉开序幕……
  
  【诡计布局】29/30:
  如果您曾看过作者同年创作的《希腊棺材之谜》,大概会惊叹这部爱伦坡奖获奖作一案N破的曲折离奇。但是,请注意本书腰封上的宣传语,阿婆有这样一句话:“奎因唯一一部超越《希腊棺材之谜》的作品就是《X的悲剧》”当然,比起年轻的奎因在老卡吉士家中连连碰壁,退休的戏剧演员哲瑞·雷恩则更显成熟老道:仅从两位初次登门拜访的不速之客口中稍稍了解到基本案情后就已经推测出凶手,简直如同奥希兹女男爵笔下的角落老人。可如果本书仅仅到此为止,顶多撑一部中篇小说。奎因兄弟肯定不会那么轻易放过老雷恩的,于是又一位案情重要证人在搭乘夜间渡轮时在码头坠船而死,由于证据确凿,警方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却让雷恩在法庭公审时当众逆转,此为全书一个高潮。不过,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这才刚刚用去作者一半的笔墨,之后的内容更加不可思议:获释的“容疑者”横死于列车之中,临死时留下了神秘的暗号……
  案情这才真正的精彩起来,动机、犯罪心理逐个浮出水面,全书在这纷繁复杂之中迎来了令人错愕的结局!
  经典!请原谅我透露了一些剧情,但是一部推理小说能糅合安乐椅神探、法庭推理、社会派调查、犯罪心理分析和最后的本格解谜诸多元素于一身且相得益彰,这样的小说不敢说旷古烁今,在推理小说史上也应当是凤毛麟角吧。所有的线索都在眼前,雷恩只用了一条线就将其全部串起。您,做得到吗?
  
  【评测员感想】20/20:
  我第一次接触这部小说是我刚刚步入大学殿堂。转眼间,拿到新星版的新装本《X的悲剧》重新阅读时,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感叹时光荏苒的同时,我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生命中最绚烂时分遇到这部经典之作而感到高兴。这部书给我的感觉正如伤痕所说,很平衡——四方兼顾又不失偏颇。将所有线索同时处理得恰到好处,近乎完美的平衡。这与我之前读的《Y的悲剧》不甚相同。《Y》感觉很惊艳,读完之后很兴奋,但《X》读完之后很平静,很满足。
  记得《物理化学》第一堂课老师就读我们说:“物化研究化学反应能否进行主要是从可能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考虑的,你们现在所学的看似可能进行的化学反应没准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行……”当时听到这番话,我脑中立刻浮现出这本书。于是激动之下,把自己那本破破烂烂的新疆版《X的悲剧》借给了一个要好的同学,并提醒他“考虑可行性”。通过品味这部不朽之作,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这句话,了解了自己专业的博大与精彩。
  如今,我依然喜爱着推理小说,依然喜欢对身边的人讲述一个个趣味横生的推理故事。《X的悲剧》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将我的那片推理夜空照亮。
  
  谨以此,纪念我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总分:15+28+29+20=92
------------------------------
  书名:《X的悲剧》 新星出版社2009.1一版一印
  
  评测员:小米
  
  
  出版社工作【16/20】
  
  装帧(5/6)
  第一次买《X的悲剧》就赶上这个版本的读者是多么幸福!虽然我读过的那本新疆人民出版社版封面设计也不算太糟糕,但无论从整体设计还是印刷用纸跟新星的新版都没有可比性。午夜文库红皮书时代后装帧的风格变化太多太快,在推理书井喷时代有点失焦。如果后续出版的作品都以这本《X的悲剧》为蓝本,相信很多读者会更愿意收藏而不是随手翻翻便丢下。
  
  宣传(4/6)
  其实此书的宣传靠的是口碑。奎因迷必收,推理迷必收,午夜文库控必收,而其他人如果问我看奎因从何入手,那还是要推荐这本。不过其实在这本书上仍有加大宣传力度的必要,单纯从利益角度考虑,一卖就能卖四大厚本啊……玩笑玩笑。话说回来,二十九元的价格还真不是随便就能决定收入的。
  说点题外话:小说的宣传还真是件难事,只能说他说它好、她也说它好、它得了XXX奖真呀真是好,可就不能把最精彩的部分揭出来说明,真让人着急啊……
  
  翻译(7/8)
  译者唐诺先生的推理小说导读常常能在各种书上看到,原本有一点担心会不会对某些“台湾语序”过敏,不过通读下来,完全没有问题。原先看的新疆版的译者是林木,不太了解,也不知是不是山寨笔名。二者相校,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区别,唯新疆版的印刷错漏奇多,实在不能不怀疑是盗版。所以无论何等类别的读者,顺畅阅读此书应该不会遇到阻碍。
  
  
  文字内容【27/30】
  客观的说,初看此书,尤其是看至全书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处,绝不会生出“神作”的空想,因为作为推理小说,此书的叙述不少,人物众多,事件并不算太过暴力血腥,属于平稳前进的那种。总结起来,这也是厚达三百页以上的推理小说的老问题:入戏较慢。
  可是全书看毕,惊叹之余也会对整部书的文字运用和故事编排有个全新的认识。正如退休老演员雷恩先生总忍不住用莎剧的经典台词来反照现实,我读此书时真有种看名剧剧本的感觉,细节的堆磊、剥茧般的前行,最终才能迎来迭起的高潮。而全书恰恰又是用“第X幕”“第X场”和“幕后”来划分章节,让人不得不入戏。
  
  
  诡计布局【28/30】
  虽然我一向不以诡计布局的成败给一部小说下定论,但这无疑是决定一部推理小说历史地位的绝对必要条件。
  《X的悲剧》的诡计完全可行,但在布局上仍未臻完美。某些时候跨度太大的交代也不能说绝对公平,由于非常惧怕泄底在此就不多说了。但是相信和我一样,在有些摇摆不定的时候——其实整本书都让人像钟一样晃来晃去,最后那两页——也就是交待“X的悲剧”这个书名由来的那两页——就像一道闪电击中脑袋,让人对整个故事的喜爱热度上升到几乎要烤焦头发。
  说起来,X只是个小小的诡计,但对于我这种一页页顺序翻阅的老实读者来说,关于题目的疑惑从第一行带到最后一行才被解开,实在是个巨大而惊喜的奖赏。我初读完这个故事的那刻用手爱抚着那最后一页,心里注满了巨大的满足感。
  这才是专属于我这类比较笨的推理迷的幸福啊,同类请举手吧。
  
  
  测评员感想【20/20】
  从新星版《X的悲剧》书本身来说,各方面都做的不错,唯一的问题大概是字比较小,好在排版极疏朗,不致影响阅读。
  从《X的悲剧》故事本身说来,如果一个奎因迷或者一个推理迷用这本书起步,绝对是件幸福的事情。幸福这个词在上文已经用过数次,可作为一个基础差底子薄却甘心被推理小说俘虏的读者,实在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
  绝主观的说,我进入雷恩的世界比较迟缓,《X的悲剧》的处子阅读也没有一气呵成。我始终觉得奎恩是个大胆的家伙,他知道我会喜欢上这本书和这个老演员,所以他写的气定神闲,让我在焦急等待中错过暗涌的高潮。
  上面已经说过,那结尾的两页甚至一行就足以让我爱上这本书,而直到老雷恩把古铜色泽肥肉发达的全身裸露在正午强烈阳光下时,我才喜欢上他。看过了太多奇怪的稳如泰山的胖子和披麻袋片抽大烟的瘦子,我对这位起初显得神秘麻烦,实则脑袋嘴巴和全身都放射着坦诚光芒的老人产生了巨大的好感
  奎因在书前致读者的公开信末高呼:“哲瑞?雷恩万岁!”可是历史上被喊万岁的人都未能活满百年,雷恩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他不是福尔摩斯,能在群众的呼唤声中再次闪亮复活,他出场实在太迟太老,不知道奎因是不是后悔没给他更大的舞台呢?
  
  总评:16(5+4+7)+27+28+20=91
  
  ============================
  
  并非小米偷懒,而是样书前日才寄到,今日就着手动工,希望迟来的评测对还未购未读此书的筒子们仍有作用。
---------------------------------------------
  书名:《X的悲剧》 新星出版社2009.1一版一印
    
  评测员:锐奇学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5/6)
  
  非常舒适的装祯,书的纸质和封面用色十分搭配,很有质感,速写风的电车图案,让实体书很有经典读物的风味,唯一的小问题是封面书名的黑体字最好是把“X的悲剧”四个字写全,而不是搭上那个白色的背景大字连起来,现在的效果看起来怪怪的,也不够直观。  
  
    
  宣传(3/6)
  
  推理爱好者圈子之内自然是口碑之作,即使对没听过奎因大名的广泛阅读人群来说,书名本身就已经有足够吸引人的神秘魅力了……推理小说因为剧透的禁忌,宣传上不适于太过火,何况是本书这样的纯本格作。不过《X的悲剧》一直以来在国内没有一个很理想的版本,这次新星算是补上这个缺。
  
  一直以来,新星对国内推理小说推广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把推理的受众档次提高了,让推理小说很大程度摆脱了在国内长期以来的地摊文学和低龄文学的形象(现在仍有很多做推理的人是基于这种思路),变成了一种有品味的选择,也许真正心中有爱的人并不在乎那些偏见,但是这种努力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翻译(7/8)
  
  唐诺的书评从台湾到内地有口皆碑,基本上成为推理读品的代言人和购书指南针,本作除了文笔流畅,故事通顺之外,很令人惊喜的一点,就是译者似乎有意识寻找到了一种适合两岸翻译表达的“共通语言”,甚至连人名都偏向大陆习惯(这部分也可能是编辑的功劳),大概很多人都对“吉姆·安士伟”这样的名字深恶痛绝吧。
    
    
  文字内容【25/30】
  
  从某种角度讲,本书甚至是一本乏味的书……就算仅以悲剧三部曲来看,《Y》是发生在豪门大屋的连环谋杀,故事紧凑神秘,充满阿加莎小说式的魅力,《Z》引入了讨好的女性视角和动作因素,故事也很惊险动人。而《X的悲剧》并非一部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找到快乐的小说,没有几个笑话,没有牵动情绪的心理描写,也没有爱情插花,侦探是个聋子老头不够酷,警方出乖露丑也不多,一切都是为了穿过迷宫走到终点,对于一些对“本格”有狂热追求的推理爱好者来说,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完美的极致之作勒。到看到故事最后的结局时,那种感觉就是“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当然,欢乐之前,功课是必须做完的,《X的悲剧》不打算提供预支的欢乐。
  
  然而本书真的乏味吗?博尔赫斯评价奎因不太出名的作品《红桃4》时曾说:“奎因笔下的人物都是石头和植物,让人无法真实感觉他们的快乐与悲伤,爱情与仇恨。”这似乎是一句批评,但是博尔赫斯马上又说“我在读他的书时,没有一分钟不感到完全放松的阅读乐趣”,这是一种矛盾吗,我以为这恰恰是博氏对同为作家的奎因的由衷肯定,他能感觉到,虽然奎因不是一个美文型作家,但他从来不浪费多余的笔墨,而对“说故事”这项使命有一种由衷的真诚。《X的悲剧》就是这样,通篇都在解读案件,都在领着读者接近一个个线索,让你随即对案情产生真切的关心,进入静心思考的状态,一旦入境,你便好像继承了哲瑞·雷恩的天赋与诅咒,仿佛连他的耳聋也一起拥有,听不到任何干扰的声音,成为剧中人,成本小说的探险者,作品就丝毫不乏味了。
  
  当然,追究打不了太高分数的原因,我只能说毕竟如果X的悲剧的故事框架交给狄更斯来写,会写出文学史上的惊天巨作也说不定,奎因在文学表达上的软肋还是存在的,交待剧情的节奏也完全可能更有技巧些。
  
  
  
   
    
  诡计布局【29/30】
  
  在诡计布局方面,本作并不具备特别惊人的爆发力——这也非奎因所专长的特色,他的小说本来“太多可能犯罪”就要多过“不可能犯罪”。《X的悲剧》体现的是串联细节的能力,收集资料,去芜存菁,找出答案,这其中靠的不是鉴证技术,而是数学逻辑。巴纳比·罗斯以小说来对抗埃勒里·奎因虽然看起来像一个炒作噱头,但也的确具有严肃的含义,因为奎因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写“谜”(mystery)了,他要写“悲剧”(tragedy),从平面到立体,从模型到现实,不是仅仅面对一道难题思索答案,而是面对一个广阔世界的舞台找出真相。
  
  本作作为推理小说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奎因在一个完全开放的世界下,却依靠着全套的传统手法解决了问题:有福尔摩斯式的见微知著,有波洛式的触类旁通,有布朗神父式的身临其境,也有基甸·菲尔式的悲天悯人。时间完全开放——过去,现在,进行中的案件,空间完全开放——行动的交通工具,整个城市甚至牵扯到另外一块大陆,场景不断切换,侦探角色时而坐安乐椅,时而亲自收集线索,时而甚至参与到案件的发生当中,直接的间接的,有效的无效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作者的笔,读者的眼,全部的线索加上全套的解答,一出案件能有多繁琐?一种解答能有多单纯?如何把一个复杂的真实事件简化成靠得住的演算模型?这些,仿佛都被这本书一力承担下来了。《X的悲剧》是一部不太厚的推理百科全书,不会让你极端兴奋,却会让你获益颇深。或者说像是一套资深教师编撰的题库,不是单纯的反复操练,而是技巧与经验浸染的融会贯通,全书攻克达成,学力自然大有进境。
  
    
    
  测评员感想【19/20】
  
  一直觉得,好的故事,无论小说或者漫画,一定值得也一定有必要读两遍以上,因为你第一遍读时往往会被情节赶着走,而忽略了那些值得你徘徊,多耽误些时间的细节。大概是去年同一时间,我就是从这本《X的悲剧》开始了推理小说的旅程,同样也犯了很多“赶作业”的毛病(电子版,翻译又不好),这次又充分的理由重读,也算是一种幸运。
  
  奎因并非我特别喜欢的那类作家,但绝对是我高度信任的那类作家,他(们)的整个创作生涯,从谜题设计人到悲剧导演,从小说家到理论家、哲学家,再到整个推理世界的建造者,几乎可以和本格推理小说的本质画上等号了,这部《X的悲剧》,并不应该是被打分系统衡量的书,而应该是创造这种标准的一把尺,而那个巨大的X,则可以看作一个代表本格精神的坐标系吧。
  
  
  
    
  总评:15(5+3+7)+25+29+19=88
-----------------------------------
评测员:KillerQueen

  出版社工作【16/20】
  
  装帧(4/6)
   算是没什么设计的好设计.让人满意的是手感.封皮的纸张让人感觉相当舒服.封面上的电车我只能说确实在30-50年代的New York有这么一个型号的有轨电车存在.但仔细到是不是42街越城电车.没有佐证.不过这也让人较为满意,毕竟不是随便找了一个墨尔本或者布里斯班的电车.封面上硕大的X让我期待买齐一套之后一字排开的XYZ.封底的Q字标记简洁大方.
  可惜书脊那光突突的白色与毫无修饰的仿宋字.在插入书架时.感觉太过寒酸了.
  宣传(5/6)
   腰封正面的白字不是很清楚.作家选的也还行.背面易中天的出现.让我大吃一惊.我觉得腰封的字太小.不醒目.对于宣传来说.可能会有所不易.但考虑到这样的作品.口碑一流.适当的节约宣传开支亦可说是明智之举.基本上,我面对悲剧系列的书没什么抵抗,看到就想买.
  翻译(7/8)
   正文第55页倒数第二行:"二战前,我们在南美...blahblah" 本书成书于1932年,故此处应为一战的可能较大.大概100%
   第17页描述电车时所指的"红头狮子鼻模样的电车"我实在不知道这是个怎样的电车.
   其它地方阅读无障碍.而这本书的文字也不是以小巧玲珑的句型或者华丽的词藻为主.主要的卖点并非其文学价值.因此,我认为,在翻译上.基本尽职尽责.
  文字内容【21/30】
   文以载道.平实详细,但无甚闪光点.属于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几个让我为之眼前一亮的地方亦多是对于莎翁台词的引用.当然,这是拿文学作品的等级来评价的.如果作为一本推理小说来讲.这文笔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了.而且对于小动作.比如俯视时攀着栏杆.或者发表长篇大论之后自然的舔舔嘴唇等等的描绘活灵活现.以平时的语言与繁复的细节创造真实.这就是这本书的高明之处.虽然会显得比较干枯无趣.这就像是绘画与照相一样.一个的重点在于你描绘的方法与目的.一个在于真实.本文.正是将小说的故事性发挥到了极致的代表之一.至于小说的技巧与文学修饰.无需喧宾夺主.在如此多的信息,线索,小动作之下.把每一句话简单的说清楚.才是正道.读者需要简单有效的描述.熟悉的比喻.明白的情结.而不是深沼里的九头蛇.需要你用海格力斯的弓箭般的思考,才能突破作者的文字迷题.
  于是本书用最简单的文字,让读者直接震撼于这本书所构成的迷题之美.
  当然了,平心而论.Ellery Queen的文字向来如此.而把话说明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诡计布局【30/30】
   首先想说,为什么只有30分的诡计布局评分.其次,我对于超越常识的疯癫推理.凶手和侦探都是疯子或者非正常人的推理没有兴趣.因为作为一个平常人的读者去思考一个不符合日常的逻辑相当的不平等.本书中的人物满足了我寻求一场堂堂正正与作者交锋的愿望.清楚的嫌疑犯,一而再三再三的犯罪.证词,凶器,死因,时间,全都清清楚楚.我都不太愿意称其为诡计了.这是多么堂堂正正的脑力交锋!无以伦比!
   从"凶手是他"到凶手一定不是他"的伟大进化. 之前的评论中有提到"Ellery Queen的小说本来太多可能犯罪就要多过不可能犯罪。"(锐奇学) 我相当赞同这一看法.当然,恶俗的,我也会在后面加上一个尾巴.100个可能犯罪,其中的90个最后会被证明为不可能.而犯罪者.总会有一个清楚简单的理由,一个具有说服力,不可推卸的理由.作为整个推理参天而起的根基.
  比起一些就算后面推的天花乱坠地涌清泉,一树梨花压海棠.但根基不稳的小说.本书的线索,脉络,发展,动机,都相当的经得起推敲.
   其次,是无以复加的真实感.整个事件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就算是计谋本身.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任何超过或者做作,只能感慨自己的愚不可及.与资质欠佳.这高度的真实感.又能引起读者的代入感.是的,因为读者可以当作这是一件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情.用最平常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去解惑.这才应该是推理小说的极致,在菜场,在超市,在巴士上在公园里发生的命案,普通的嫌疑犯,可以五个可以十个.一大堆的线索,无数条错误的方向,一切都是开放的,信息量大的惊人.读者根据书本中的信息,猜测作者,猜测故事,猜测凶案.心中反复草拟出答案.然后通过书中给出的已知进行取舍.当然,还有作者致命一击般的思考.就像注射针头插入你的皮下静脉.准确犀利而明快.
   是的,我觉得,这本书做到了这个程度.
  
  测评员感想【20/20】
  如果阁下由国名系列开始侦探小说的阅读.那么恐怕一半以上的侦探可能会让你觉得后悔去看.
  如果阁下由悲剧系列开始侦探小说的阅读.那么恐怕只有10来本还能入您的法眼.其中五本还可能是hard-boiled的硬汉派.
  (PS: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另外计算,不在此列.)
  总评16+21+30+20=87
-----------------------------
评测员:晓寒

    出版社工作【19/20】
    
   装帧(6/6)
   很典雅的设计,做旧的浅大地色充满了质感,有一种年代久远的感觉,直接让人联想到经典、雅致等词语,我发现最近新星的书经常采用这样的色调,宛如5、60年代的老相片,很是耐看。封面背景是大大的X,用斜斜线条素描的老电车,仿佛从风雨中开来,和书中的情节相吻合。纸张也厚实挺括,摸上去咔咔作响,读纸质书的喜悦油然而生。如果一定要挑什么不好,那就说腰封和书签吧,腰封的字稍微小了一些,书签也小了一点,我看书的时候,直接就把腰封取下当了书签。不过这个丝毫不影响读书的快感,所以我要给满分,因为我喜欢这样的色调。
    
   宣传(5/6)
    由于一直比较关注新星的动向,所以很早就知道今年XYZ会出版,再说,以埃勒里奎因的名头,以及X在侦探读者中的地位,只须振臂一呼即可,宣传对于这本书来说只是一个需要但不是必要的手段,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用在这本书上是最合适了。但是出版社还是为这本书做了应有的功课,黑色上光纸腰封,白色小字介绍(颜色不错,字稍微小了一些),推荐的作家也与埃勒里相配,个人认为希区柯克和阿婆的推荐更加无法抵挡。
  
    翻译(8/8)
    看封面的时候,除了注意到作者的姓名外,唐诺的名字也是不小的诱惑,他的翻译向来无可指摘。以前也读过唐诺翻译的侦探小说,如马修斯卡德系列中的几本,读的时候完全没有障碍,我想,这除了唐诺的功力以外,编辑的再加工也功不可没,毕竟我们和台湾还没完全和谐。由于我个人对于唐诺的偏爱,这一项我只能给出满分。
  
     文字内容【25/30】
   这是一本推理小说,作者显然也知道自己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揭示其他的,而是为了讲清楚这个故事,讲明白这个谜题,过于繁缛的文字只会喧宾夺主,减弱迷的震撼,于是,作者就以简单准确的文字讲述整个故事,而应该详细的各种细节描写,也没有忽略,值得赞赏,推理迷可以借此掩卷思考,这里是否是一个关键的线索?而对于莎翁台词的引用恰到好处,符合雷恩的身份。
   因此,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迷的布局以外,这简洁准确的文字也是一种大家的风范。
    
   诡计布局【30/30】
   本书成于1932年,距今已经70多年,所谓案情早已剧透,不想知道都不可能,即使没有完全知道过程,结局也大致了解,因此这时来评价本书的诡计布局,只能是无语。  
   那么真正翻开书,详细阅读下来,发现本书的诡计布局平易近人,可操作性如此之强,完全可以在现实中去体验一下。在许多侦探推理小说中,所谓的侦探都会以一种超人的姿态出现,他会知道一些你根本无法知道,作者也没有交待的情节,而正是这些情节,让整个案情得以发展,这样的书,每每读完之后,总有一种小沈阳式的发问,为什么呢?在那些书里,我没有觉得侦探有多高明,一切都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展开。本书却不一样,雷恩知道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他能推论出凶手是谁,为什么我们不能?答案是埃勒里比较牛,他的脑子比我好。崇敬之情油然而起。
   我想经典就是这样练成的。
    
    测评员感想【19/20】
   一直偏爱硬汉派的小说,对于真正的推理小说有一种敬畏感,我自己的解释是,我是一个文科生的脑子,逻辑推理实在比较差,如果遇到更鬼怪一些的推理小说,我觉得我可以昏过去,就像小米说的,有些书只适合供起来,实在没有勇气和智慧读完它。
   但是,读完这本书,却没有那种非常辛苦难以理解的感觉,只会叹息自己天资愚钝,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如果一个新人让我推荐一本可以读下去的推理小说,除了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我会推荐他们-埃勒里奎因。
    
   总评19+25+30+19=93
  
  P.S:
  十分对不起大家,这么晚才拿出评测,书是收晚了一些,自己前段时间又忙着参加一些活动,有点身心俱疲,每次拿着书没看几页就要睡觉,完全不在状态,又不想放弃这么好的一次评测机会,所以~ 不过,以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
  【联合评测】《X的悲剧》——奇想?僵尸道长 评
  书名:《X的悲剧》 新星出版社2009.1一版一印
      
    评测员:奇想?僵尸道长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6/6)
  
   这次的装帧让人非常满意。首先是触到封面的感觉就很舒服。个人不太喜欢那种磨砂纸封面,因为触感很差。而诸如大多数皇冠岛田系列书籍的封面则感觉太过滑手。说实话,《X的悲剧》这种纸质的封面则是我最理想的选择。而本书的色调也是让人感觉既不是华丽无比,也并非索然无味。平淡中带有一丝庄严。而相信《X的悲剧》一书在推理迷心目中的感觉也正是这样吧。
  
  
  宣传(4/6)
  
  
   其实宣传的到位与否,本人也不太好判定。因为这本就是一本几乎每个进入推理世界的大门就一定会得知的“圣经”。不过看到腰封上所书的各名家的评价来看,估计处入推理的人士在选书时应该会特别注意。
  
  
  翻译(7/8)
  
  
   这次是唐诺的翻译。他的名字在国内来说就是文字质量的保证。全文语句通顺,让人读起来毫无阻碍,畅快淋漓。只是个人因为初读网络上电子版的《X的悲剧》,对于“哈利?隆斯催”这个名字已经深入脑海,所以看着应该说译得更好一点的“哈利?朗斯特里”总觉得有些别扭。所以也就私下扣掉一分了。不过这仅仅是个人喜好问题。
  
  
  文字内容【27/30】
  
  
   奎因的书,特别是前期作品绝对是属于那种“为了最后几十页不得不熬着前面三百多页”的书。他文字方面最大的特别是你不能说他用词平庸,也不能说他只是随意地交代登场人物。反而你会发现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细细描写一些景物、一些人物的外貌以及小动作,即使这些事情与案件没有丝毫联系。但是他对于人物的塑造在前期来说可是不太成功的。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每个人物的外貌,可是究竟这个人的性格怎样,会不会作出什么事情来我们不得而知。也就是说人物上与观众的带动性相当小。而这也是众人觉得他的书枯燥无味的原因之一。不过本次虽然在配角人物上较奎因前期作品并无太大的区别。可是主角却大大不同。这是个身有残疾但是却从不怨天尤人反而无比享受生活,享受自我的潇洒的侦探。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作者并未言明的东西。而这也使得他仅仅依靠四部作品就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侦探之一。所以本书的文字内容在奎因的前期看来还是相当成功的。
  
  
  诡计布局【30/30】
  
  
   奎因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出了名的没什么惊天诡计(甚至没有诡计)但是却总能以那匪夷所思的推理桥段震撼人心的作家。这本《X的悲剧》正是奎因这种特点的代表作。如果你以为本书是以“密室杀人”,“不在场证明”,“瞬间消失”等华丽的谜团而垂名青史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纵观全书,虽然谋杀案很多,但是每一起谋杀案都给人一种很是平常的感觉。没有任何一起会吸引人们的眼球。殊不知越是平常的事物则越考验功底。如果发生一个密室事件,则作者不需要太大的全局驾奴能力,只需尽力描写那不可能的密室就能吸引读者往下读。可是如果是平常事件呢?那么要将读者带入到解答章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了。少了不可能,又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呢?我不说奎因在此做得绝对的成功,但是至少我认为他做得很好了。他分别以警探的调查和雷恩时不时的提醒让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往往在我们觉得枯燥而不动脑子的时候,雷恩又会提醒我们在哪里他又看出了什么。可是又不说完。以此保留悬念。待到解答章时,前面我们完全没有注意的细节,甚至我们认为完全没有用的垃圾信息一股脑地全部涌现。并在雷恩丝丝入扣的推理下而绘成了一幕悲剧。使得你不得不佩服奎因在此书上所下的功夫。就布局和推理两方面来讲,《X的悲剧》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堪称完美!
  
  
  测评员感想【20/20】
  
  
  其实我个人是完完全全的偏好日系推理。欧美的作品我大多不太喜欢。因为我觉得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所以他们的文风隐隐约约地都会有一种亲切感。不像欧美作品,撇开文风、言语不谈,光是那一个个又长又拗口的名字就令我阿弥陀佛了。而且就我所看过的阿加莎、卡尔的欧美作品来看,如果说日系推理大多数属于只重诡计而不重推理过程的话,那么欧美黄金时期的作品就属于既重推理也重诡计,但是两者又都不深入,给人一种不痛不痒的感觉。可是艾勒里?奎因却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想法。可以说,如果真的要区分侦探小说和推理小说的话,那么我大可说句不严谨的话——古今中外只有艾勒里?奎因的小说才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推理小说!
  
  
  总评:17+27+30+20=94
  
  
  PS:非常非常抱歉。其实本人很早就收到样书,不过由于那一段时间真的忙于其他事物所以一直没在意。而时隔几月,我是真的真的把写评论这事给忘了。幸亏老埃前辈提醒了我,我才想起这件事。望大家海涵。这是我第一次按联合测评组的要求与格式来写评论,难免有些生疏。还望各位见谅。
----------------------------
  【联合评测】《X的悲剧》——hd612评
  书名:《X的悲剧》 新星出版社2009.1一版一印
  评测员:hd612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5/6)
   装帧方面此书采用的色调有些古朴,十分符合经典这一概念。封面上也绘有电车这个与案件有关的事物,虽说我无法得知是不是当时之物,但从中也能透出一丝古老沧桑的气息。但感觉触感没想象中的好,或许有些古书那种摩挲之感会更能切合其经典,古朴的特点。
  宣传(4/6)
    从宣传上来看,新星今年首当其冲的即是EQ的悲剧系列。相信肯定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本人所在城市的书店的销售情况来看,X还是卖得不错的。其实也不用什么宣传,因为光悲剧系列这个名头恐怕推理迷都会趋之若骛的。
  翻译(8/8)
    唐诺的翻译读下来很流畅,丝毫没有什么语言障碍。大段大段的逻辑演绎翻译得十分得体,尽显了原作的本色。个人十分欣赏第三幕第一场中的雷恩发表的那段演说,十分完美的论述,当然这和唐诺的翻译水平是分不开的。相信如果看了那一段,翻译的好坏就应该心知肚明了。
  文字内容【27/30】:
   EQ的文风比较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总是用平常的语调来描述一件事、一个人、有时也会描写一些风景及与案情无关之事,读来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甚至有时会有些亲切感。其对雷恩的形象刻画还算较饱满,当我看到最后他在太阳下的古铜色的光滑的皮肤等等,不禁有些真正爱上了这个古怪的老头。但个人不太喜欢他满口的莎士比亚,引经据典。毕竟处于当时那个年龄的作者要描写六十岁的而且又是如此古怪的老头,对于其形象的真实度或者说是操控性总是有些欠缺的。另外,书前的人物列表给了我很大帮助,因为本人记性不太好,对于人名总是记不住。全书按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和幕后来分,并且每一幕都有第一场...完全是戏剧的形式,这点既符合了雷恩这个”戏剧皇帝”的形象,也切合了悲剧这个主题。全书读下来了虽说语言很平淡,但情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雷恩为这幕悲剧最后完美的谢幕了。
  诡计布局【29/30】:
  没有惊天的诡计、没有不可思议的密室,只是三件看似稀松平常的谋杀案,但EQ却真真切切地将我玩弄于股掌之中,或者说是把我彻底耍了。在读解答之前,自己也试着分析了一番,但总是逻辑上有些不顺。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败了,当然败给这么一本书我也心甘情愿。无奈地翻开解答,呈现在眼前的不是什么超常的解答,依旧是雷恩娓娓道来。当看完最后一句话,心中豁然开朗,X的悬念也彻底揭开了。雷恩那段完美的逻辑推理实在是经典中的经典,没有丝毫的破绽,分析得十分出色。读到这些时,我不禁感觉犹如当时坐在雷恩身旁,听着这位昔日的”戏剧皇帝”用他那爽朗而浑厚的声音,像他扮演过的角色一般发表这段话,抑扬顿挫,他将他那杰出的戏剧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所有的人都为他那段逻辑演绎而倾倒。如果将这三件谋杀案分开来说,其实每一件都很平凡,甚至可以说是”凡人小事”。但EQ的最不平凡之处就是将这三件平常之事连接在一起,揭示出其中的联系和共性。这种强大的驾驭能力实在是令人惊叹!或许正是这些平凡的东西才能促成一种超乎想象的力量,或是说塑造出一个神迹。X的悲剧就是如此,完美的逻辑演绎、极富个性的雷恩、三个堪称杰作的谋杀案、精彩的犯罪心理的诠释、令人大呼过瘾的法庭辩论......这种种都包含在X的悲剧中。引用一句话“翻开第一页,你我各取所需”。
  测评员感想【19/20】:
   步入不惑之年的雷恩在X的悲剧中完美的表现了一番,最终大幕拉上,雷恩完美地谢幕了。留下的是什么?是鲜花和掌声?还是掩卷的常思?或许都不是。或许只是心中留下的那份阅读时的美好记忆,或许是对EQ那份益发加重的迷恋之情和崇高的敬意。无需多说,我只想高呼一声“哲瑞.雷恩万岁!”王者永存!
  总评:17(5+4+8)+27+29+19=92
  
  
  附:实在抱歉,评测工作拖了这么久才完成。若不是老埃提醒,恐怕会持续遗忘下去。耽搁了评测的整合,在此致歉。文中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
【推理联合评测组:http://www.douban.com/group/141256/
【该评测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保留评测原始出处,谢谢!】
【欢迎关注本id,推理联合评测组的全部新书评测均将使用此id发布】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