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
用户公告
读取中...
时间记忆
读取中...
登录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回复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加入小组
读取中...
我的好友
读取中...
我的相册
站点信息
读取中...
【4】【欧美】【思考机器之寒鸦女郎】【推理联合评测组】  

【推理联合评测组】
【联合评测计划编号:0004】
====================================================
【书名:思考机器探案集之寒鸦女郎】
【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314834/
【作者:(美)杰克·福翠尔】
【译者:游健治 张文广】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
《思考机器之寒鸦女郎》评测组成员名单(按报名先后排序):
  
晓寒
御手洗冲
junepig
紫木听雨
卡布其那
aenigma
朝花夕拾1
小米=qdmimi  

====================================================
已交评测汇总(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小米=qdmimi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18475/
朝花夕拾1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21331/
紫木听雨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32516/
晓寒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34757/
aenigma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36745/
卡布其那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68213/
junepig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970163/
  
====================================================
【本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说明:去掉每一项目中7个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5个分数取平均数即为本项得分,四项分数相加为该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出版社工作】+【文字内容】+【诡计布局】+【评测员感想】=【最终得分】

14+高+23+高=79分
高+20+高+低=72分
14+低+19+12=63分
15+22+21+16=74分
17+22+20+15=74分
低+23+20+15=72分
15+20+低+12=65分

--------------------------------------------
(15.0)+(21.4)+(20.6)+(14.0)=(71.0)分
====================================================
【联合评测整合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24552742/
====================================================
【评测员评测】(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
 【联合评测】《思考机器探案集之寒鸦女郎》——小米评
  
  
  评测员:小米
  
  
  
  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4/6)
  午夜文库作为一个精心打造的丛书,装帧是一出重头戏。“红皮硬精装”系列之后,这一系列的装帧一直带有着不确定性,这是种危险的作法,不过也算是好的尝试:毕竟在读者接受的范围内,更多的创意设计和更多的色彩是避免审美疲劳的必需。
  具体到思考机器系列,由于是短篇集,所以并没有“装帧泄底”的危险。“思考机器”是对凡杜森天才脑袋的一个比喻,而封面把这一比喻具象化,不算太醒目,但细观之很有趣味,字体和颜色也适中,腰封也摆脱了目前推荐加奖项吹嘘的惯例,显得很有趣味性。内页用纸厚实,字号虽然是一惯的偏小,但由于排版疏朗,不致发生阅读困难。
  唯一的问题在于封面的白边在书籍流转的过程中似乎极显弄脏弄伤,如果直接将书签满金色设计用到封面上也许更好一些。
  
  宣传(3/6)
  虽然一直听说思考机器系列要完整出版的消息,但宣传力度似乎不足以使一个对其完全陌生的读者急切地闯入。也许这样精悍的短篇集最好的宣传说是拿出完整的一篇给犹豫中的潜在读者试读?
  
  翻译(7/8)
  福翠尔的这一系列以极通俗极流畅的语言著称于世,而且情节直接,涉及的偏门知识不多,翻译难度应该不大。实际的阅读过程比较流畅,未有太多歧义与不解之处,只是有几处揭谜处的句子存疑,由于未与原文对照过,权且算作原作的瑕疵吧。《绿眼怪物》一篇的题目应当注释一下,大概是取其在英语中的妒忌或者猜疑之意吧。
  
  
  
  文字内容【24/30】
  
  人身有精血、经脉、骨头,推理小说亦然。
  社会派重精血延续,本格派重经脉运行,冷硬则隐藏着铮铮铁骨,不信你读对应的作品时自己摸摸相对应的部分,准在兴奋地突突鼓动。
  而短篇推理小说,尤其是福翠尔的思考机器系列为代表的这种注重逻辑解谜乐趣的类型也有对应之处。
  说的简单一点:直接上肉。
  无论大席小炒,总有腻时,可一串烤肉总让人百吃不厌,道理虽俗,可也能揭出短篇推理小说得以立足于推理殿堂并能闯出一个黄金时代的缘由。
  说来也怪,我向来讨厌长篇大论,可具体到读推理小说时,却惟恐其太短,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便霸道结束,所以一向对短篇推理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可是那一篇《越狱》的五辈祖宗《逃出十三号牢房》让我记住了这个大脑壳的好。纯粹的阅读快感很重要,能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大的乐子,还哪管它短长!
  福翠尔用他传奇般的死为自己小说的定位添加了粗黑体的注脚:人生三十七年也不过是伴着铁达尼号深海长眠,耗尽精血去错猜一部巨制的结局还不如随着天下最霸道的凡杜森教授享受一夜十几次解谜的高潮哪!
  不过就此册《寒鸦女郎》收录的十二篇作品来说,除《逃出十三号牢房》这种公认的经典之作和登场的小品之作,其他比较程式化,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但一口气读多了会对有雷同感,而且,水准并不很整齐。不过短篇推理这种全靠灵感支撑的作品想要篇篇珠玑本不可能,看过,记住或忘掉都没关系,反正被谋杀的无辜时间也不多。
  结论: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就能享受的佳品烤肉,虽偶有烤焦烤糊事件发生,但不损美味。若能适应此册,则绝不应错过其他。
  
  
  
  诡计布局【23/30】
  
  太纯粹的东西总是瑕疵难掩。
  凡杜森教授一出场便霸气十足,读者就像可怜的记者一样被他指挥着跑东跑西,在谜底揭穿后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感叹他推理的绝对正确性,就好像“二加二永远等于四”!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怒火中烧,因为这种霸道的揭露式解谜过程虽然也能带来乐趣和惊叹,但却没有一点“公平精神”可言:读者就像一头牛,被牵着鼻子走。所有的诡计在凡杜森面前都无所遁形,这让他自动拉远了与读者的距离,也让希望在猜测和犹豫中得到乐趣的读者无所适从。奎因的“国名系列”中挑战读者环节恰恰与其相对。
  这就是思考机器系列的最大问题:仿佛一出现成的大戏,布景提前做好,诡计直接上演,你只有鼓掌或拍砖的份儿,却摸不到剧本。
  聪明如福翠尔自然知道这点,而且争论的声音在他生前便已经震耳欲聋。他选择了“解谜至上”乐趣第一的道路并坚定的走了下去。这一选择最终也为他赢得了最广阔的支持群体。即使叫不上一位推理作家名字的人也会在某本杂志或某份报纸上看到过某篇思考机器探案的故事或者仿作,它们流传的实在太广太久了。
  “硬伤”这个词在思考机器系列里也处于一个奇怪的状态,它几乎在每个篇章中都存在,甚至某些推理过程只能看作是武断的推测,根本不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事实佐证。但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硬伤都被缝合在福翠尔笔下,他的教授大人就这么霸道的正确着。
  
  
  
  测评员感想【18/20】
  
  如果评测员的数目再多上几倍,大家都写出真实的主观感受的话,我敢肯定,在“测评员感想”这一项下会得到一个两极分化的结果:喜欢的向左,厌恶的向右,中间摇摆着的寥寥。
  具体到我,只说三句:
  我会热情的买下其他四本思考机器探案集。
  我对于铁达尼号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它带走的原来不只是露丝裸画和冰块杰克,还有包含着无限可能的真正思考机器——福翠尔的脑袋。
  我还是站在左边。
  
  
  
  总评:14(4+3+7)+24+23+18=79
  
  ============================
  
  第一次写评测文,心情大好啊,似乎写的太多了一点,哈哈。
  感谢样书和扑克的提供方,不过小米同志的一切评测都是绝对从主观出发进行客观评测(汗……),不会受众位大人影响的。
  似乎我是第一个完成对此书评测的,不知内容可有不合要求之处,哈哈哈哈。
---------------------------------------------
评测员:朝花夕拾1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5/6)
   虽然早先就在网上看到了思考机器的封面,但当我真正拿到的实体书时还是忍不住赞叹一下本书封面与装帧。一个人脑人剖面图竟然是一套组合的齿轮零件,最有趣的鼻子是一个烟斗,很好的展现了思想机器与侦探这两个主题。总体来说封面虽然没有《魍魉之匣》的绚丽夺目,但也不会像某某书籍的封面一样粗茶淡饭。总体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俗话说: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独特又有内涵的设计一定会撩起读者的兴趣。不过书的封顶有一点瑕疵:感觉封面顶部有一点发黑,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另外书中的字迹有点偏小,可以把旁边的空白的空间适当的缩小一下,给字体腾出一点空间。
  
  宣传(5/6)
   此书在网上的宣传真可谓迅雷不及掩耳,封面刚诞生立即就在网上的各论坛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短小精悍的腰封更是给是吸引了不少福尔摩斯的铁杆——福尔摩斯的竞争对手,对于一个完全不懂思考机器这号人物的福迷来说立即撩起购买的欲望。
  
  翻译(7/8)
   这本小说的语言主要以短句为主,所以翻译起来难度甚小,句子个个短小精悍,行云流水。只是气氛把握不到位,读起来没有悬疑小说特有的诡异的词藻,翻译的有点像是白开水。
  
  文字内容【20/30】
   如果说福尔摩斯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侦探,凡杜森则是一个彻底的冰雪怪男了。读完他的外貌描写,我立即想到的就是爱因斯坦,说不定作者就是以爱因斯坦为原型呢,和众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一样,凡杜森,冷漠,智慧,骄傲集于一身。他的冷漠,以至于我不觉得我在看一本侦探小说更像在看一道数学题的陈述与解答过程。波洛骄傲到他可以破解世界任何的案件,而我们的凡杜森可以骄傲到说他自己能造出外星飞船,而他的智慧可以在《逃出十三号牢房》得到完美的证明。
   在说一下作者的文笔。福翠尔擅长短句,所以写出来的句子非常简单明了。可能我刚刚读完阿加莎的推理小说,福翠尔这种快刀斩乱麻的写作风格更是深有体会。
   在作者的文风方面可以说相当没有激情,有点流水账的感觉,可能本小说专注于解谜的关系吧,总之就是看得没有感觉。就如前面说的,我在看一道数学题的陈述,另外有些数学题(比如《更衣室奇案》)的条件不足以至于我无法思考与作者一决高下。
  
  诡计布局【25/30】
   诡计当然是本书的一个压轴戏,但读了《逃出十三号牢房》后,对其他的案件就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可见案件之间的诡计水平差距很大。《逃出十三号牢房》的诡计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凡杜森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从一个完全密封的监牢里像烟雾一样逃了出来。这个诡计仿佛验证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平凡的东西蕴含这巨大力量,凡杜森就用了平凡的东西可以创造出华丽的逃脱魔术,不愧为“二加二永远等于四”!
   但这个诡计依然有些方面的漏洞没有解释清楚,所以扣5分。
  
  测评员感想【10/20】
   相对于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福翠尔对“凡杜森”这号人物的塑造远不及后者,从而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的激情,理所当然读者也不会对书中的主人公产生热爱之情。作者只关注于解谜本身,而解谜的公平性极差,甚至不给读者留下一点有价值的线索,阅读之时,读者总是处于被动的形势,我根本没有体会推理小说特有的解谜的感觉。如果说这书适合什么样的人阅读我会这么说:一个侦探小说迷,一个喜欢不可能犯罪的侦探小说迷,一个喜欢不可能犯罪的,但看了太多的长篇想来个中场休息的侦探小说迷适合阅读此书。
  
  【总分】17+20+25+10=72分
----------------------------------
评测员:紫木听雨

  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4/6)
  比红皮系列花了些脑筋,也比前段时间的大腿好点。但也不是那种独具匠心拿着特有面的范本。估计是考虑到受众年龄如果来点象征意义大多小白?但如果是我的学生作的这种没脑筋设计我肯定是不会让他及格的。思考机器就弄个齿轮脑上去,还不忘画蛇添足的加个烟斗,弄得我还仔细确认了一下。见过不思考的,但不费脑到作成这样我肯定要说不满意的。不过做出这样的封面也算是一种耳目一新了,本来就是小众市场,指不定还能发掘出一些不细看的当科幻书买的受众不是?
  
    
    宣传(5/6)
  新星的书虽然每次都能让人发现一些瑕疵,但也算近年来风头无量作实事的好出版社了。有魄力拿本系列出版读物来给陌生人评头论足,还是要说荣幸荣幸的。
  但我要说我收到的书是脏的,以后记得快递公司大多是没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要自己注意防水防污包装。而且没软包装书折了,跟上次新星淘宝店买书的时候红皮硬角被敲坯了一样不满意。举手之劳的细节问题上不注意受众意见是大忌,没见我现在都不再新星淘宝买书了?
  
    
    翻译(5/8)
  Jacques Futrelle的原版书难弄,从我有限的Thinking Machine小故事看来,一字一句的译这种老文字,实在无甚出彩处。布朗神父也是言语简练,但我见过的老译家译本在不卖弄词藻的同时至少按照中文的习惯调整了语序。考虑到现在的译者大多不能做到思果的那些要求,所以也不好苟责。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开篇第一个故事就译错了,国际象棋里边没城堡的,这是常识。又不是超时空要塞,你见过移动的城堡吗?围棋才是手谈,一般象棋我听说的是多少步以后怎样怎样。讲多少手以后怎么怎么的那是吴清源,不是谢军。
  
  
    
    文字内容【18/30】
  
  有人诧异的问我怎么会对思考机器感兴趣,我回答是打算重新给古典解密一次机会。现在我还是要很遗憾地说自己不是那种持“老东西就是比新东西好”论者。可能那帮老东西就没几个是认真受过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的,老是把逻辑推理和细节分析弄混。我没见过哪个作科研的在自己不涉猎的领域,还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时候就在那里大放厥词的。当然那些不靠谱的砖家叫兽和自以为靠谱的科普作者除外。
  当然,我承认自己没下狠心把书看完,要是后面有可以反驳我的论调的好故事不妨告我。反正我很好奇看到是田鼠的时候有几个读者不心里窃笑的。看到他无关紧要的问电工还猜不出结果的同学请举手!(我就是万恶的透来透去,气死好奇的人们,嗷嗷叫去吧)。
  在差不多一百年前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也许算得上是好书,但现如今福尔摩斯烂大街的原因我主观臆测是因为版权过期的书出版社的成本风险较低?
  古典解密类书常见的小伎俩我在这本书上又见识了一遍。福尔摩斯的初次见面就如算命半仙般举出种种其实难以自圆其说的配角细节;阿加莎的人为的设置种种障碍其实最终揭秘也往往破绽丛丛;卡尔的繁复细枝末节的误导读者……这种老把戏现在但凡略有涉猎的人都该耳熟能详了吧?明明3,4句话总结完毕的5分钟脑筋急转弯拉长的小故事还是让我难以看得有滋有味。而古典推家的通病——人物设计扁平,来去都是可调换的路人甲;在自以为大众不熟悉的领域卖弄……等等案例也比比皆是。
  当然,我不赞成那种道听途说《玫瑰之名》是侦探小说就一脸鄙夷的小白做法。但其实我们的眼界真的应该开阔点一直是我跟3,5好友交流时的主要话题。口口声声说自己写的东西就是用来消遣的地摊货的卜洛克也还是一再对毛姆推崇备至的不是?
  福翠尔设计故事时估计也没意料到真有胡适这种拿学位拿到手软的变态人物出现。15步以后对手死棋这种判断那不是深蓝吗?被 越狱,超感警探 等美剧养叼了胃口的读者回头看老福的成名作《逃出十三号牢房》也是处处皆破绽。我总以为一个Detective故事如果出现太多不可重复的因素就很难再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如今看来思考机器的好多亮点都已经暗淡无光了。同样是冷冰冰,小胡子house医生多可爱啊?
  不过,我承认虽然没看完但我绝不讨厌这本书。小时候没得选择被福尔摩斯倒了胃口又不喜欢阿老太的啰嗦的读者坐马桶时径可以拿思考机器这种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来消遣。
  虽然休闲娱乐从来不分三六九等(其实还是分的,你喜好吃喝嫖赌肯定会有一小撮人类鄙视你的),我说的马桶文学绝对不是在贬低什么,拿阅读作消遣其实也蛮好的,我只不过自认为有更好的选择而放弃了这本书而已。
  
  
    
    诡计布局【19/30】
  
  作为开拓者之一,我就不学某些人拿这帮老鬼的短板来说事了。排除国内引介不足等因素,综合考虑其历史地位和实际故事诡计设置的参差不齐。我按自己的阅历印象给出了我自认为不算低的分数。特别是他的所谓诡计设计得实在没高潮得讨厌,更不要说那些个实际破绽和漏洞了。古时候的人固然知识不如今人全面,但他们也不傻,世人对他的评价从那些介绍侦探作家的百科全书看来还算比较公允的。
  
    
    测评员感想【12/20】
  
  福翠尔设计的思考机器实在难以激起我的阅读兴趣,哪怕是在对人生无体验的古典解密(那些动不动把本格挂嘴边的一句话归纳一下什么叫本格?)门类里边论资排辈也只能算中规中矩。好比一个南方乡下土包子虽然有一米七八,但在北方混还是该有点危机感的。反正我以为如果光靠思考机器那点伎俩,肯定会有很多优秀的人类是跟我老死不相往来的。
    
    【总分】14+18+19+12=63分
----------------------------------
    评测员:晓寒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5/6)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拿到书,问了以后答复是最后的封面没有确定,看来新星在书的装饰上准备花功夫了。这本书的封面,线条清晰,大脑+机器=思考机器,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些趣味性(按小孩子的想法:有部玩具在封面上,这是我的实地调查,我儿子说的)。色彩采用旧色,让我联想到小时候看过的一些50年代的笔记本中间的插页画,复古的味道很浓,个人比较喜欢。腰封的设计质朴,没有太多花哨,直白的如产品介绍,为本书服务,没看过其他的思考机器系列,但可以想见都是一样的书腰设计,这种小范围的统一,塑造小范围的IC设计,是一个好的尝试,但是似乎书腰的印刷有点重影,稍微让人遗憾。书签小巧精致,全彩,和封面相呼应,个人觉得比封面更耐看。内页用纸不错,满厚实的,字号小了一些,比新星其他的书字号都要小,看久了有点累,建议改进。
   因此,装帧方面整体来说让人满意,看得出是用心设计的,是否可以封面用加塑光面会更有效果也更耐脏一点呢?  
  
    
    宣传(4/6)
  
   不好意思的说,我并非一个彻底的推理迷,我看推理小说多数还是喜欢硬汉派的,对这种纯粹推理的小说比较陌生,能够加入这次测评一是冲着新星的名头,另外就是看了一些豆瓣小组的宣传。个人觉得自己对于侦探小说也算是有心人了,所以才会去主动找资料来看,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目前的宣传还不够。碍于推理小说不剧透的原则,要宣传得当还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话题。
   新星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于推理小说而言,树立品牌比推广单本更加重要。新星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尝试,值得褒扬。 
    
    翻译(6/8)
  
   但整本书的翻译通畅易懂,通篇阅读下来,除《绿眼怪物》一篇以外,尚未见不解之处。如果有些适当的注解,或者会更加清晰。另外,翻译的文字中,比较平实,不够诡异,不太吊胃口,(或者原著就是如此?那时的人好骗一点?哈哈)  
  
    
    文字内容【22/30】
    
   本人比较偏爱硬汉派的小说,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犹如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看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和故事中的人物共同进退一样。
   而本书中也塑造了一个怪异的老头,放在哪个年代都是一个不招人待见的人物,智商非常高,情商却不好说了,反正我比较腻味那种动不动就2+2=4的思维,照这样来说,就不存在哥德巴赫猜想了。这是个人的腹诽,可能福翠尔要的就是这样霸道、不通情理的人物形象,如果是这样,他显然是非常成功了。
   整本书收录的12篇作品,福翠尔似乎惜字如金,真可谓针针见血,多余的铺陈都没有,直接就开始讲故事,破案,紧紧牵制读者,在读者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的时候就非常决然的结束了。让人有点不爽,好像吵架吵到一半的时候,挑起争端的人说,我不和你玩了,心里堵的慌。特别是看大家非常推崇的《逃出13号牢房》的时候,我也向书中兰塞姆博士一样想说:“假设呢......”,可是凡杜森似乎只说了一句:至少还有两种做法。哦,哪有这样不让人把话说完的呢,我想加一句,参看《越狱》。
   其他的小说就不一一点评,看的时候类似上面的腹诽很多,比如《绿眼怪物》那篇,每次都想和那个倒霉的丈夫说,你自己跟踪一下就好了啊,需要用思考机器吗?简单的婚姻问题居然要用到爱因斯坦的脑袋,呵呵,太大材小用了吧,看完后觉得自己盛装出行只在街边吃了个大排档。
   另外就是文字非常的平实,也可以说没有激情,不知是翻译的缘故还是原著就是如此,有把整本小说做成数学推理题的冲动,当然,这也是本书的特点。
  
    结论:对于热衷于且只热衷于推理的读者来说,这真是一道精品菜,而对于一些除了推理还热衷于其他的读者来说,内容显得干瘪,这也没有办法,思考机器已经沉没了,大家就此作为怀念吧。
          
    诡计布局【21/30】
  
   也许是小说的缘故,凡杜森总是让人不容置疑,所谓的诡计也就无从谈起,因为没有故事的铺陈,没有所谓必要的场景描写,我所知道的也是凡杜森或者福翠尔告诉我的,那么顺理成章的我们能推断出的绝不可能逃出凡杜森的范围,我们就和那无限可怜的记者一样,只能跑腿打杂,嗯,就是其他同学们说的缺乏公平精神。因此,看完的时候,真想把福翠尔从大西洋底拉出来,喝问一句:谁说这是唯一呢?还有一句:其他的条件呢?
   当然,这又是腹诽,凡杜森的年代或许是一个人性单纯的年代,大家乐意被他牵制着看故事,而现在这个时候,思维无限扩张,让我们单纯的同意他老人家的论点,还真是有点难度。所以我只能说我的思维跳出了福翠尔老人家可以控制的范围,有时真想看见有哪位高人写一本关于思考机器的悖论啊。那么,分数也高不起了,就21分吧。  
    
    
    测评员感想【16/20】
    
   如果福尔摩斯和凡杜森站在我面前PK,我会毫不犹豫把手里的玫瑰献给福尔摩斯,人家虽然也咄咄逼人,但总算风度良好,有血有肉,事后给你一个好的交代,即使心里还有诸多腹诽,也还可以细细道来,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同?
   如果现实中有这么一位凡杜森教授,我可能会敬而远之,的确是高人,可是也不见得我非得和你交往吧,惹不起可以躲的吧?一定不会如那哈奇记者一样任他摆布。
   而对于这一系列的思考机器,我还是会很客观的阅读完,即使不太喜欢,毕竟是大家,即使腹诽不断,崇敬之心尚有。  
    
    
    总评:15+22+21+16=74
  
  --------------------------------------------
  
  测评后记:从知道书发送出来到拿到书,只用了2天,新星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我到现在还没有收到《南方的海》呢~ 第一次按照格式来写测评,实在有点难度,毕竟我不是专业书评写手,表达的都是普通读者对本书的看法,也就是普罗大众的看法(不要拍砖,我自己假设我代表了普罗大众哈),希望中间所提到的一些想法,可以促进出版社的工作,起到一点点互相沟通的作用。
---------------------------------------------------------------
 《思考机器探案集之寒鸦女郎》新星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测评员:aenigma
  
  【出版社工作】17/20
  
  装帧(5/6):
  应该说这套书的装帧设计还算中规中矩,总体颜色的VI显得有一丝复古的意味,可能是考虑到本书在推理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的缘故吧。本书的排版比较考虑阅读习惯,书的整体用纸也比较轻,适合坐着看,躺着看,蹲着看等多种姿势,书内还配有书签一枚,比较精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护封,设计得比较有新意,在“思考机器”这四个字上下了些功夫,完全避免了某些出版社“某某排行榜第一”,“某某国某某销售榜冠军”“某某外国网友推荐”的俗套,在国内推理出版界来说,这个细微之处确实值得称赞。
  
  宣传及营销(5/6):
  
  其实我觉得广大推友们的满足点还是不高的,只要出版社早早地放出相关介绍,在网上贴出封面来,就会瞬间引来垂涎的口水一片。本书也是,早早地便在相关网络做了宣传,聚集了一定的人气。加之,新星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态度很赞地在线解答读者们的问题,也间接地给本作增色不少。
  
  翻译(7/8):
  
  由于手头没有原版的思考机器,就原文的翻译难度来说,我无法做出准确评价。不过就阅读时候,从情节以及所用中文词汇的难度反推来说,本书的翻译难度应该不是太大,不过也确是没有太多出彩之处。唯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在“舔犊情怀”这个词的翻译上,翻译难得地“有所发挥”,算是个让我眼前一亮的亮点。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原文的文字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翻译者要硬加“润色”的话,也是不合适的。
  
  总的来说,本书的翻译没有什么硬伤,还是很流畅的。
  
  【文字内容】22/30
  
  思考机器的语言符合美国19世纪城市小说的部分风格,没什么太多亮点,但是多少有那么点幽默。从本书的几个短篇来看,你可以看到福翠尔在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写,尝试着用上不同的手法来创作。不过在当时那个侦探耍帅+逻辑至上的时代,树立一个其貌不扬臭脾气老头子的形象的勇气和创新,还是值得称道的。
  
  限于福翠尔同志的生活年代,限于同时期美国优秀文学作品代表的水平也就限于一些乡土和豪放的题材,我们如果要在文字和布局上对福翠尔过于苛刻也是不公平的,22分的分数应该是合理的。
  
  【诡计布局】20/30
  
  阅读《思考机器》的时候,让我不得不调整自己被日系各种诡异诡计所侵害的头脑——福翠尔的诡计设计十分古典和清新,让我有时产生了“这个也能叫诡计?”的念头。(不厚道地笑…)不过公平地说,推理小说发展了这么多年,用百年后的诡计来衡量当初的经典是不公平的。
  
  诚实地讲,本书几个短篇之间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如何去看待这种问题,我认为还是取决于读者的心态问题。在几个短篇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之后名作的影子,或许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体会推理小说的发展,也是一种乐事吧。
  
  【测评员感想】15/20
  
  与隐约处在一战阴云的笼罩之下的日不落帝国相比,20世纪初的美国是一个充满活力与能量的国度,这时候的美国国力稳步上升,几大硬性商品生产产量(如钢铁 小麦等)均已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大量移民的涌入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无比的动力。这时候的美国社会可以说在沐浴着大萧条前繁荣的余晖,而社会上的风气确是有点像二战后涌现出来的DIOR服饰——奢华,繁腐。那时候还远没有壮大的中产阶级们(他们可能是本书当时的最大阅读群体)心理本能地崇拜着现实中全能超人似的人物(比如JP摩根),而思考机器的诞生也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感觉凡杜森教授有点华尔街上那种“我拍板,我存在”、“这事我说了算,照我说的去做”的劲头哈...)
  
  什么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风气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锻造了什么样的侦探形象。在一个科学发达,各种技术不断进步,同时宗教保守思想还依然牢固到偶尔会闹出宗教悲剧的时代里,对新兴科学的宗教式的崇拜的思想也在潮起云涌地影响着美国社会,因此这种对新科学家狂人式人物的塑造仿佛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内在必然吧。我在自圆其说式地想通了凡杜森教授所诞生的年代后,在阅读的时候就会对教授那种不招人喜欢的性格,稍微有所理解了。
  
  思考机器确实无论从诡计还是从文笔上看,都只能享受到上个世纪初的赞誉,但是它的历史地位还是促使我给了一个相对较高的分数。凡杜森教授是不是专门出来跟福尔摩斯先生叫板的我不得而知,但是凡杜森教授的形象在推理小说,特别是在美国推理小说的发展史上毋庸置疑地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讨人厌的小老头的形象,在借鉴大西洋另一侧福尔摩斯的同时也在慢慢地开发自我的特点,想必这也给后来的美国推理小说家们的青年时代提供了不错的养料吧。
  
  可能美国推理小说就像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一样吧,也是经过了19世纪的蓄力,在20世纪终于迎来爆发。如果没有福翠尔等人的先前耕耘,可能后来也就没有奎因们的盛开怒放了吧。
  
  【总分】17+22+20+15=74分
-------------------------------------
 《思考机器探案集之寒鸦女郎》新星出版社 2009年1月第一版
    
    测评员:卡布其那
    
    【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4/6):
  封皮的色调我很喜欢,古典,淡雅。齿轮的设计,贴合了主人公思考机器的美誉。美中不足的是背后为全白设计,比较不禁脏。另外正文字体略微偏小,行近距较大,整书稍显空旷。
    
    
    宣传及营销(4/6):
    
  这本书在正式销售后,应该会有更多的推广活动吧。目前除了在豆瓣上看到此书以外,还没有注意到与之相关的推介。
    
    翻译(6/8):
  
  翻译还算流畅通顺,鲜有读不通之处。但是仅此而已,读来好像是饮白开水,平平淡淡。译者的文学功底欠佳,使人体会不到作者文字的美感,使人不假思索,轻松的一目十行。
  
    
    【文字内容】23/30
  文字简洁,易懂,限于篇幅较短,文中人物性格突出不够充分,没有读过之后深深印入脑海中的感觉。作者试图借案件描绘当时社会的剪影,但人性的描写稍有不足,常使人产生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的荒芜感。
  
    
    【诡计布局】20/30
  几个短篇故事,或者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理的答案,或者是压根没有什么诡计,一目了然。其结果就是要么结局匪夷所思,非正常人能想到,要么是根本不需要任何推理过程就能明了。不知不觉中,读者丧失了推理的乐趣和与作者斗智的快感。
    
  
     【测评员感想】15/20
  如本书被冠以短篇推理的巅峰之作,个人感觉还是十分不够格的。阅读文章时,知道结局后的质疑感常常大于对推理过程的心悦诚服,在很多地方存有小漏洞和疑点,不自觉的怀疑这样也能行?很多事情仅仅用“逻辑”与“2+2=4"这样的解释是十分不够的。作者尝试了用不同的角度来创作,但是思考机器的个性还是没那么突出,离引人入胜还有一段距离。本书作为消遣娱乐来阅读是不错的选择,但并没有那么经典和珍藏的必要。
    
  
    
    【总分】14+23+20+15=72分
----------------------------------------------
 评测:思考机器探案集之寒鸦女郎
  评测员:junepig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5/6)工业化初期的精密机械总是激起人们的狂热,思考机器此次的封面设计肯定会得到不少蒸汽文明粉丝们的欢迎。整体效果不错。腰封略显无厘头,跟“午夜文库·大师系列”的名号有点不大相符。
  
   宣传(4/6)很早就知道新星要出这一套思考机器系列。寒鸦女郎这一册原名更衣室奇案,不知道后来为何改为现在的样子。其实我个人比较喜欢更衣室奇案的名字的,觉得和“思考机器”更搭调的样子,呵呵。可见在宣传上新星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
    翻译(6/8)文字基本上做到了流畅。只有一处小瑕疵,在第一页介绍凡杜森的一大堆头衔时,将M.D翻成了理学博士。  
  
    文字内容【20/30】本册收录的12个故事在风格上基本上各具特色。福翠尔的文字在聚焦在案件上时,有一种新闻记者的简约和准确,善于描写场面。但毕竟短篇的篇幅不大,凡杜森又是个逻辑至上、生性傲慢的家伙,断起案子特别迅疾,每个故事都有一种急就章的感觉,除了解谜,涉及情感、人性的部分少之又少。至于凡杜森这个角色,实在是背上了太多的累赘的矫饰。比较好笑的是为了突出其对逻辑的偏执,居然有“花了35年时间去证明2+2=4”这样的形容。。。很雷。。。
  
    
    诡计布局【18/30】这是评测的核心部分。思考机器之所以能够在推理史上留名,关键就在于其诡计和布局。从本辑来说,密室、毒杀、暗号等诡计纷纷登场,但以目前人的常识水平和阅读涉猎,都难免显得不够缜密和富有创意。大名鼎鼎的逃离13号囚室毫无悬念而言;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苦杏仁的味道意味着氰化物;而打了结的绳子更是让人觉得大山临盆最终却产下了小耗子。。。不客气地说,这是一本充满了诡计和推理游戏的作品,但因其落后和自我沉浸,对于读者而言很多是无效的诡计和布局。思考机器系列在推理史上的地位固然不可动摇,但今天的大多数读者毕竟不是推理小说史的研究者。他们需要悬疑、需要新鲜、需要刺激,需要参与的乐趣,而不是在一个缺乏遮蔽的小房间里玩捉迷藏游戏。
    
    
    测评员感想【12/20】短篇集子难免有良莠不齐的问题。思考机器系列最早是在《Boston American》上刊发的,一来,报刊都是有发行周期限制的,这种周期比起出版社的编辑催稿要严格得多,可能会对文章的质量有所影响;二来报刊也是有版面限制的,作品的篇幅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如果把思考系列更多地看作是某专栏的集结出版物,读起来也许会轻松一些。福翠尔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国新闻史上的“黄色新闻”时代,夸张和煽情主义是当时的潮流,福翠尔本人还写西部小说和爱情小说,真是一位通俗文学杂家。也许这些都决定了“思考机器”的写作风格是如此夸张、缺乏足够的可印证的细节,显得急切而生硬。
    
    
    总分:15+20+18+12=65
--------------------------------------
【推理联合评测组:http://www.douban.com/group/141256/
【该评测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保留评测原始出处,谢谢!】
【欢迎关注本id,推理联合评测组的全部新书评测均将使用此id发布】

 

Re:【4】【欧美】【思考机器之寒鸦女郎】【推理联合评测组】
匚用编晓寒说的装帧问题,我也支持加光面,我这里有一本上帝的微笑,借出去在换回来已经脏的不行了。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