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读取中...光临
读取中...
读取中...
 
日历
读取中...
最新日志
读取中...
最新评论
读取中...
最新留言
读取中...
 
<虚线的恶意>主观真相的时代  

《虚线的恶意》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和人性反思意义的小说,对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小说有推理小说中最为常见的死亡案件,但只是导火索和背景事件;有警察和他们的调查工作,但只是衬托,小说的焦点集中在某私营电视台的招牌节目和一位无论作风还是做法都颇受争议的女新闻从业人员身上。

从一般的创作角度来看,作者往往对主人公抱持着某种同情,或至少是借探讨其所作所为所想来理解其处世逻辑,探讨人性的复杂幽深。不管是从自然本能的角度上,还是从社会道德的意义上,作者都尽量以客观(人类的本能和欲望)和发展(人文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态度诠释笔下的主人公,其意旨不仅在于对现实的重现,也是对人性和道德的一种拷问和前瞻性思考,以理解而又不失同情的基调来激发读者的思考。我想,大凡文学作品,都是脱离不了这种思想的。

因此,这部小说给我一种独特的观感。小说的中心事件是探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形式的“报道伦理”,在其向社会大众反映真实、传播资讯和提供娱乐休闲的主功能之外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主观的真相”所可能给社会及大众带来的伤害。在表现“主观的真相”这一点上,作者的立意是明确的,即使是正统的历史著作,也何尝就代表完全客观的真相呢?确切地说,完全的客观真相根本就无法存在,在很多的时候,个人意志或者群体意志凌驾于真相之上,即使亲身参与,对于真相,人类的神经结构也往往采取部分的吸收。所以,毋宁说减低主观的成分是促进真相之真实含量的最积极措施。但在《虚线的恶意》中,作者不尝试或刻意不在这方面付出努力,而以一种袒护的消极态度来对主人公——远藤瑶子这个人物进行积极的美化,作者的立意一度让我很反感,这种反感让这个阅读过程变成了纯粹批判的过程。

远藤瑶子是首都电视台事件检证节目的资深画面剪接师,事件检证节目是该电视台的招牌节目,拥有很高的收视率。该节目宗旨在于实时跟进社会当前热点事件的进展,给观众提供一个了解真相的窗口,从而借助社会舆论的强大作用,实现对某些事件的社会监督作用,促进正义之风的传播。节目的主旨是正面积极的。但在节目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所知的丑陋龌龊的一面。首先,节目的监制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小说一开头就叙述了这种缺陷:有时因为时间关系,节目素材由负责画面剪辑的远藤瑶子在播出前很短的时间内匆匆剪辑,未经审核直接在直播室里放送。其次,节目基本上都由远藤瑶子凭个人的意志独立制作,监制和讨论小组经常形同虚设,形成一个“圈内的旁观者”的畸形报道小组,节目所要反映的真相欠缺必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保障。这样富有广泛社会积极意义的节目,却产生于一个存在严重缺陷的报道制作机制,不论对于事件中的人,还是社会大众,都是极不负责任的。报道事件中的受害者麻生公彦谴责远藤瑶子的话揭露了电视台和远藤瑶子这种极不负责任、具有潜在公害性的报道作风:“那家电视台的那个节目,根本就没有负责人,全凭躲在地下室剪接影像的一个技术人员为所欲为,赶在节目播出前完成剪接,就这么播出来,根本就没有人事先检查过内容。你明白吗?一个没有受过记者基础教育的女剪接师,凭她当天的心情随意做出来的东西,就这么轻易的播出了。你说世界上有这么恐怖的事吗?那种女人的一根手指就能左右拍摄对象的生死,这种事你能相信吗?”

在关于“副教授父女惨死事件”的报道中,远藤瑶子受自我判断的左右,在画面剪辑时弄虚作假,不料歪打正着,利用舆论压力逼出了真凶。虽然具有冷幽默的味道,但这样偏激的做法不免让人隐隐担忧。

而在另一件时下大众关心的热点事件——吉村律师坠楼事件发生后,远藤瑶子接受某个神秘人物的私人委托,针对他提供的影像资料私自剪辑了画面报道在节目中播出,以暗喻的表现手法在电视受众心中形成先入为主的观点,将麻生公彦描述成杀害吉村律师的凶嫌。这件事中,作为指证证据的视频,其指证逻辑和真实性尚有待商榷,即使视频没有造假,也不能形成“麻生公彦即是杀害吉村律师的凶手”的直接证据,然而,节目的播出完全出自于远藤瑶子的主观判定,并在不经过审核的情况下在电视上向大众放送,这样导致的结果对麻生公彦来说是灾难性的。麻生公彦因此在公司遭到放逐、妻子也携子离开,事业与家庭顷刻间支离破碎。处在这样悲剧中的麻生公彦到电视台抗议,却遭到重重非难和推卸责任的狡辩,尤其是作为始作俑者的远藤瑶子对他非但没有丝毫愧疚,态度还非常倨傲,她为此事的辩解之词充分体现了一种无赖哲学:“我只是以现有的材料,将你描述成一个在吉村律师坠楼事件中,失态的露出笑容的诡异官员。对我来说,这就是真相。我根本不在乎什么需要佐证的客观真相。……真相由我来创造就行了。”并且,她不就事论事、不惜在同事面前以主观的臆想攻击麻生公彦,强调麻生是个“职场上不得志的职员……他妻子的离开、工作上被放逐是他自己的原因。”她甚至极为卑鄙地试图通过后来发生的另一起事件(即将造假的录像带委托给瑶子的春名死亡事件),单方面给麻生公彦安上莫须有的杀人动机,想以证实麻生公彦杀害了春名来证实之前不实报道的真实性,逃避对自己职业职责和道义职责的拷问,以维护自己在电视台的地位和工作。尽管这里面存在着一些误会因素,远藤瑶子不加调研单方面认为***她私人生活的影像是麻生公彦为了泄愤所为,因此她以牙还牙潜入麻生公彦家里***他并以在他面前展示***结果的报复为乐。不管怎样,远藤瑶子的作风和做法都展示了这个人内心里的鄙陋不堪,其作为一名大众媒体工作人员(而且还是关键岗位的职员)的无视真实佐证、不在乎报导伦理,是远远不合格的,作为一个人,更是存在着非常恶劣的偏激思想。

事实上,麻生公彦只是“一个善良老实,被人吃定的男人;在吉村的花言巧语下,被局内的***利用的男人;一个……被上司疏远的男人;被诱骗到偏僻且公休的餐厅,以致无法提出不在场证明的男人。在警局前忍不住对小女孩微笑的男人。失去工作与家庭的男人。在家庭坟场中痛苦挣扎,睡在久未洗涤的床铺上的男人。打算用电视讨回被电视伤害的名誉的男人。向那个将自己的笑容播映在电视上的女人,宣称那是爱的男人。把家庭相簿锯成四半,大概是在向家人告别的男人……麻生公彦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是这样的一个人而已。”这样的一个无辜的普通男人,因为一起“恶意误解”电视报导,从此在事业上一落千丈、妻离子散,还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偏激的女人***自己私底下痛苦的表情为乐,在讨还公道时还遭其错手杀害……小说对麻生公彦的同情只有在他死后才有短短的宣泄。而对于远藤瑶子这个人物的处理,对于她在不管是职业上的失职还是道义上的失德这样明显的缺陷,却仍抱持着一种近乎同情的态度,以最后瑶子自己制作的最后一期事件检证节目“我如何成为一个凶手?”将对这个人物的拷问留给书中的电视观众和书外的读者。作者这种叙述基调的阴暗不同于道尾秀介和乙一给我的那种印象——后两者是带有极端臆想和个例色彩的超现实描绘——方式是隐晦的,所反映的却又极为现实,其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这种对远藤瑶子所抱持的同情并借用文字的感性力量来诱导读者同情心的处理方式,一度让我很反感。至于***远藤瑶子私生活并将影像寄给她的人,原来是瑶子离异后跟着前夫的儿子,这件事给本书带来的悬念和在麻生公彦事件中的地位,真让人哭笑不得。

《虚线的恶意》是第43届(1997年)江户川乱步奖获奖作品,关于这部书的写作动机和主题,野泽尚说过:“我选定了主题:影像对大众心理的操作。在电视前的我,经常受到影像制造者的牵引,走向别的方向。于是我恍然发现,操作电视机前观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联系到小说叙述的悲剧,后来想想,其实作者或许是用这种特殊的笔法和情感蓄势所写出来的这部小说,来作为诠释书中所述悲剧的思想根源——所谓的“主观的真相”的一个实例吧。作为书中的大众,感受到电视传媒不负责任制造“主观的真相”给某些人带来的伤害,而作为读者,能够同样地感受到这本书一以贯之的“主观的真相”所带来的阅读不适。如若作者立意目的真是在此,那么至少对于我来说,是成功的。

Nanfy 发表于 2010-9-22 15:43:00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读取中...
 
     
Powered by 推理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