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 [2] [3] [4] [5] [6]3页/共6页(总计58个回复) 上页 下页
主 题: Re:Re:Re:Re:Re:Re:Re:毒药和化学高手来下……(人气:1)
 左丘明疯一样的男纸
21 楼: Re:Re:Re:Re:Re:Re:... 05年08月27日21点40分


【shbt8274在大作中谈到:】

>【左丘明在大作中谈到:】
>>
>>【shbt8274在大作中谈到:】
>>>
>>>【左丘明在大作中谈到:】
>>>>
>>>>那么皮肤的过敏呢?又是什么原理?
>>>这个免疫学问题,一时半刻还真讲不完。如果有兴趣还是自己看书吧,有具体问题或者看不懂我们再讨论吧。
>>呵呵,其实我觉得楼主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用免疫学来解释呢?因为三层免疫的原理不同.所以有亩窘哟テし羰敲挥泄叵档?..关键还是看毒理和免疫原理~我是这样觉得的啦~

>这个是另一个角度了,没有必要搞那么复杂吧。致敏反应只不过是毒理反应的一种,怎么说也是吸收后的反应,可以归类处理。否则我就要在这里把各种毒理反应都举例罗列了,是吧。
>我们讨论的是之前的吸收部分,之后的就不在这个话题。另题处理
哦...可能是我想得太深了...呵呵....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河狸长老非著名推理写手打开河狸长老的博客
22 楼: Re:Re:Re:Re:Re:Re:... 05年08月27日21点51分


谢谢玉澡大人……您回帖里的部分文字我直接引用到我的小说里了……您不介意吧……






我的blog
http://www.tuili.com/blog/u/65/index.html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shbt8274玉藻打开shbt8274的博客
23 楼: Re:Re:Re:Re:Re:Re:... 05年08月27日21点56分


【河狸长老在大作中谈到:】

>谢谢玉藻……您回帖里的部分文字我直接引用到我的小说里了……您不介意吧……

当然不介意了,能帮到你我很高兴






如果不能打开黑箱的话,真相未必只有一个
当推理不再有效的时候,科学将替代神探的位置
QQ:272599813


妖狐玉藻,技术型推理迷,喜欢植物,欢迎骚扰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左丘明疯一样的男纸
24 楼: Re:Re:Re:Re:Re:Re:... 05年08月27日22点07分


【河狸长老在大作中谈到:】

>谢谢玉澡大人……您回帖里的部分文字我直接引用到我的小说里了……您不介意吧……
哦?还有小说?什么时候发表?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河狸长老非著名推理写手打开河狸长老的博客
25 楼: Re:Re:Re:Re:Re:Re:... 05年08月28日06点25分


是西门的投稿,大概要1个月以后可以贴出来吧……就是关于为什么有的毒药接触皮肤就会发作,有的毒药接触皮肤则没有事必须进入消化系统才能发做的小常识……

我自己组织了下语言:

今天的西门训练营来为大家介绍下有关毒药的常识。

毒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我们就成为吸收(Absorption)。一种毒物有没有起到它预期的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吸收。

相对来说毒物通过肠胃消化系统进入人体使人中毒比较容易,因为口腔粘膜也是同样的环境,部分毒物也能通过这样方式进入毛细血管,使人中毒。

至于通过皮肤使人中毒,根据毒药的特性不同,如脂溶性、离解度、溶解度等。他们穿透人体脂质皮肤使人中毒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很多毒药不直接作用于皮肤。

至于一些其他作用部位,如眼、唇、腋下、性器官等皮肤薄弱或者含丰富粘膜、毛细血管的地方相对容易被毒物侵入。

一般情况下,进入人体的毒物的量越大,毒性就越大,作用也就越快。但也不是绝对的,著名的三氧化二砷,当服入量过大时可引起反射性的强烈呕吐,将胃中的毒物大部分排出,反而中毒症状不深,因此除了腐蚀性毒物,我们一般决定毒物对机体的作用的不是吞服量,而是吸收后的血液中的毒物的含量。

好了,今天的西门训练营就到这里了。

这样写可以吗,没虾米错误吧






我的blog
http://www.tuili.com/blog/u/65/index.html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shbt8274玉藻打开shbt8274的博客
26 楼: Re:Re:Re:Re:毒药和化学高... 05年08月28日09点14分


【河狸长老在大作中谈到:】

>是西门的投稿,大概要1个月以后可以贴出来吧……就是关于为什么有的毒药接触皮肤就会发作,有的毒药接触皮肤则没有事必须进入消化系统才能发做的小常识……

>我自己组织了下语言:


>相对来说毒物通过肠胃消化系统进入人体使人中毒比较容易,因为口腔粘膜也是同样的环境,部分毒物也能通过这样方式进入毛细血管,使人中毒。

怪我没有说清楚,口腔粘膜指的同样环境是对其他粘膜而言的,也是同样的粘膜环境。我的意思是口腔也是消化道的一个吸收环节,著名的麝香甘油片不就是放在舌下吸收的吗?
进入消化系统并不容易,我说的绝大部分是因为大部分的中毒是口服的。容易是相对于皮肤而言的。在摄入速度和反应而言是排靠后的。


>至于通过皮肤使人中毒,根据毒药的特性不同,如脂溶性、离解度、溶解度等。他们穿透人体脂质皮肤使人中毒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很多毒药不直接作用于皮肤。


这里的理化性质,汗,自白说物理性质,应该添上分子量,这个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至于一些其他作用部位,如眼、唇、腋下、性器官等皮肤薄弱或者含丰富粘膜、毛细血管的地方相对容易被毒物侵入。


这个倒不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相对于这个,前一个更值得一提,独立开容易让不了解的人产生误会。我列的三条还是按照主次来列的。这个只能算是其他

>一般情况下,进入人体的毒物的量越大,毒性就越大,作用也就越快。但也不是绝对的,著名的三氧化二砷,当服入量过大时可引起反射性的强烈呕吐,将胃中的毒物大部分排出,反而中毒症状不深,因此除了腐蚀性毒物,我们一般决定毒物对机体的作用的不是吞服量,而是吸收后的血液中的毒物的含量。

>好了,今天的西门训练营就到这里了。

>这样写可以吗,没虾米错误吧
我想知识的介绍应该更慎重些吧,我手头的资料借掉了,凭印象写的希望没有大错吧






如果不能打开黑箱的话,真相未必只有一个
当推理不再有效的时候,科学将替代神探的位置
QQ:272599813


妖狐玉藻,技术型推理迷,喜欢植物,欢迎骚扰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河狸长老非著名推理写手打开河狸长老的博客
27 楼: Re:Re:Re:Re:Re:毒药和... 05年08月28日09点26分


OK……我在修改下……简浅的讲下道理就好了……反正读者年龄群不是很大,呵呵(骗小孩)……






我的blog
http://www.tuili.com/blog/u/65/index.html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shbt8274玉藻打开shbt8274的博客
28 楼: Re:Re:Re:Re:Re:毒药和... 05年08月28日09点26分


可以添上:完整的健康的皮肤可以替我们抵挡大部分的毒物。

果然我前面的内容语无伦次啊,组织能力太差了呢,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误会。呵呵……摇头苦笑中







如果不能打开黑箱的话,真相未必只有一个
当推理不再有效的时候,科学将替代神探的位置
QQ:272599813


妖狐玉藻,技术型推理迷,喜欢植物,欢迎骚扰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河狸长老非著名推理写手打开河狸长老的博客
29 楼: Re:Re:Re:Re:Re:Re:... 05年08月28日09点33分


不是你语言组织能力差导致的误会……而是我的生物和化学知识太贫乏了造成的……原来写小说还需要了解这么多的东西啊……路漫漫,我将上下而求索……

再次感谢楼上,以后有问题在请教。

今天的西门训练营来为大家介绍下有关毒药的常识。

毒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我们就成为吸收(Absorption)。一种毒物有没有起到它预期的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吸收。

一般来说通过口腔让毒物进入人体使人中毒比较容易,通过口腔粘膜毒物进入毛细血管,使人中毒。

至于通过皮肤使人中毒,根据毒药的特性不同,如脂溶性、离解度、溶解度、分子量等。他们穿透人体脂质皮肤使人中毒的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完整的健康的皮肤可以替我们抵挡大部分的毒物,所以很多毒药不直接作用于皮肤。

至于一些其他作用部位,如眼、唇、腋下、性器官等皮肤薄弱或者含丰富粘膜、毛细血管的地方相对容易被毒物侵入。

一般情况下,进入人体的毒物的量越大,毒性就越大,作用也就越快。但也不是绝对的,著名的三氧化二砷,当服入量过大时可引起反射性的强烈呕吐,将胃中的毒物大部分排出,反而中毒症状不深,因此除了腐蚀性毒物,我们一般决定毒物对机体的作用的不是吞服量,而是吸收后的血液中的毒物的含量。

好了,今天的西门训练营就到这里了。

这么写大概可以了吧。






我的blog
http://www.tuili.com/blog/u/65/index.html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左丘明疯一样的男纸
30 楼: Re:Re:Re:Re:Re:Re:... 05年08月28日09点58分


一般讲很多毒药是强酸和强碱,本身就有级强的腐蚀性,所以对皮肤是有伤害的.另外还有可以和人体内部的某些组成成分发生反映的.像一氧化碳中毒就是很好的例子.
关键是看每种毒的毒理,感觉上玉藻说的很完整,楼主从毒理和人体每个部位吸收原理的角度看,可能可以看出更多东西哦~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 [3] [4] [5] [6]3页/共6页(总计58个回复) 上页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