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1个回复)
主 题: 关于“多重解答”的分类研究(人气:556)
 怿陀使史怿陀
1 楼: 关于“多重解答”的分类研究 09年05月12日20点37分


注意:本文涉及某些作品的真相(专业术语似乎叫泄底?),不管全部或部分,故如果你没有看过它们又很想看它们甚至正在计划看它们,那这篇文章就还是别看了吧。- -!“它们”指的是——《希腊棺材之谜》、《歪曲的枢纽》、《雾越邸杀人事件》、《魔镜》。


“多重解答”指的是在一部推理作品中,依据作品给出的线索,对同一案情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推理,进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而每个推理或解答的过程必须严谨、不存在大的漏洞。对于崇尚理性、热爱演绎思考的人们来说,“多重解答”无疑是一道盛宴,甚至比“密室”来得更为吸引人。

在涉及“多重解答”的作品中,EQ的《希腊棺材之谜》可称的上是将这一推理元素运用得近乎完美的巅峰之作。在惊叹其鬼斧神工之际,我们是否也该细细思量,如何才能将这一元素恰到好处地安置到我们将创作的作品中,让它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呢?

在此,凭有限之所学,我竭尽所能以图将“多重解答”进行粗略分类,从而产生更为系统的认识,以利运用。

大概有人会笑话,说你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装大是怎么的?卡尔写密室讲义你也写多重解答讲义?你当你是谁?我当然无法与卡尔大师相比,事实上,我只是个FRESHMAN,活脱脱菜鸟一只。但我认为,目前推理文学领域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无论是日本推理或本土原创,总不乏一些充斥着推理术语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满口一个本格,满口一个密室,登场的人物不是推理小说家就是某推理社团成员,文章里的人个个饱读推理经书,个个都能把推理专业名词挂嘴边,有事没事逮着个东西就来推理一番,仿佛小说描写的是一群推理研究员在开会,叫人听得丈二摸不着头脑,设计了一个密室杀人,到头却让人想不明白故事里为什么要出现这个密室,凶手制造密室干嘛?在故事背景下我们完全看不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好吧,最后告诉你,这个凶手是个推理狂,是个“密室卿”。我们总是在抱怨推理文化不被大众接受,可自己却把自己围进一个圈子里,让别人进不来,写的东西只能给自己看。我们该向霍金学习,他是物理学家,却能把专业高深的研究成果寄于通俗的《时间简史》中;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对医学一窍不通的病人,找大夫了解病情,大夫满口的医学术语,还很拽的样子,不讨厌么?推理无疑是专门的学问,问题是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它,而不是只顾炫耀自己的学问,自己的功底。这是本土原创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本土推理的前途问题。推理小说首先是小说,它不是展示推理元素的万花筒,小说要有情节,这是第一重要的,密室也好,多重解答也好,可以写,但要让它溶于故事情节中,让它变得自然亲切,让即使没看过推理小说的人一看,也能看懂,也能接受,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却是过度追求诡计设计的复杂和华丽,追求尽可能多得把各种“噱头”塞进篇幅有限的文字里,结果舍本逐末,让诡计和故事脱节,小说不像小说,故事情节变成了可怜的柜台,我们把“密室”把“多重解”把“死后留言”把“杀人预告”摆在里头,展示给人看,“你看,我这什么都有哦!”

作者也好,读者也好,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高端的位置,生怕别人觉得自己不懂,写了一篇密室小说就骄傲,看到一部小说里有不可能犯罪,有暴风雪山庄,有多重解答就尖叫,说写的好,无非是想让人知道你识货。结果却是真的不懂,真的不识货。也许我们知道“密室”,知道“多重解答”,也能自己设计密室,自己做出多重解答,但真的理解吗?真的会运用吗?运用得好吗?小说里的各种推理元素安排得恰不恰当,是否自然还是生硬看上去别扭,我们不知道也不在乎,我们不思考。一部推理小说写的好不好,不是给资深的推理爱好者看,他说写的好,而是给一个从没看过推理小说的人看,他说写的好,那才是真的好。

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摆在一个肤浅的位置,用最表层的眼光来看,来思考。推理文学中的任何一个元素,任何一个桥段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琢磨,这个东西有什么价值?用在文章里能起到什么效果?有多少种不同的作用?如何把它和故事整体有效契合?有哪些途径?分成几类?这些我们都应该探讨。而不是丢给那么一两个专业写手专业评论手去做。什么是真正的推理爱好者?这才是真正的推理爱好者,而不是看过一两部岛田庄司埃勒里奎因小说的人,而不是能款款指出这是密室这是暴风雪山庄这是叙述性诡计的人。

所以,废话了那么多,回到正题吧。如前所述,我们将对“多重解答”进行分类探讨,而这里选择的分类标准是“为什么会出现多重解答”。也就是说,在一部只存在唯一真相、并以此为探索目的的推理小说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解答?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做出解答的是人,因此我们讨论时,亦需围绕“人”来展开。而这个“人”,包括两层概念——一是作者,二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

从作者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作者为什么要将“多重解答”运用到他的作品里,也即作者写作意图的问题。在我看过的有限的推理小说中,凡涉及到“多重解答”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以制造意外效果、逆转结局为目的,例如《歪曲的枢纽》。又或者像《希腊棺材》那般以“多重解答”为骨架协助布局。当然也存在单纯以卖弄推理元素为目的的低俗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将“多重解答”和其它的元素——密室、暴风雪山庄、替换等等等等——堆砌到一起,妄图营造一种自认为华丽的“本格气氛”,这种作品的代表莫过于荣获日本梅菲斯特奖的《二重身宫》了。但不论如何,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变化无穷难以把握,我们不可规范,无从分类。这实在是太过主观的东西。

因此,我们将着重从第二个角度——作品中的人物——来进行分析。这时,我们抛开现实,而考虑在小说故事背景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了不同的解答。也就是考虑元素与故事情节契合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将作者的意图想法一并探讨。

在这里我们可以再细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多重解答”由作品中同一人给出;第一,由不同人给出。

对于第一种情况,做出多重解答的“同一人”必定是侦探,或者扮演侦探角色的那个人。那么就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出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凶手的误导,或者关键线索被隐藏——侦探在故事中途做出了错误的推理,之后再做出正确解答,得出真相。EQ的《希腊棺材之谜》中的第一次解答,就是这种情况。EQ安排这次解答,有好几方面的用途:首先当然是作为梳理案情理清第一部分线索用;然后也是作为侦探和凶手博弈的第一个回合,是整体布局的一部分;最后,是为了刻画“埃勒里”这个侦探的完整形象用,《希腊棺材》中的埃勒里年轻气盛,自以为是,EQ让他在这里吃一次亏,让他变得谨慎不轻易下结论,从而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在其他作品中埃勒里总是闭口不言不漏口风让他当警长的父亲倍受煎熬直到最后才把真相告知(所以你看,古典推理家们连这样的细节都力求布置得自然合理,再看看我们这些现代人是多么的神叨叨吧)。

二,侦探设置陷阱,故意给出一次错误解答,逮捕一个无辜的疑凶(当然是事先安排好的),从而让真凶漏出狐狸尾巴。《希腊棺材》的第三次解答正是如此。这样的布置,既能秀“多重解答”,同时又合情合理,更有助于增加情节的曲折度和故事的精彩性。这也是本人认为的“多重解答”的最佳使用方式。

三,在一个存在共犯的案件中,主犯和从犯的身份未明确,谁杀的人?谁帮凶或者作伪证?不清楚。侦探于是分别从各人的角度出发,做出不同的推理解答。关于这种情况,卡尔的《歪曲的枢纽》似乎正是这样?有些记不清了。也不明白为何做这种布置。

四,侦探在推理过程中,为了使其解答更加严谨全面和具说服力,分别做出各个嫌疑人是凶手的假设,然后进行推理解答,并找出其中破绽和不合逻辑处,进行自我颠覆,达到排除的作用,“假设A是凶手,那么......但这不合理,再假设B......所以,A和B都不可能是凶手,那么只能是C了,因为考虑C的话,就......”,就是这样。这方面的例子嘛,霍克《不可能犯罪诊断书》中的《乡村旅舍谜案》算是一个吧。

接下来考虑第二种情况,“多重解答”由小说不同的人物分别给出。那么,是由什么人给出?他们又为什么要跑来凑热闹越俎代庖抢侦探的饭碗呢?首先我们要确定一点,正确的那个解答还是必须由侦探给出的,那么,除了侦探外,推理小说中常规还有哪些重要角色呢?——侦探助手,警方代表,非一号侦探,证人,嫌疑人,凶手。

一,侦探助手做出推理。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方式。福尔摩斯的华生常常对案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这里面没有系统严谨的推理过程,但可看做是“多重解答”的雏形。几乎所有名侦探的助手都不安分,他们总喜欢抢在身边主角的前面做出自认为正确的解答,然后等着被纠正甚至嘲笑。大多数情况下助手的解答都是漏洞百出,即使是不聪明的读者也不会考虑相信它们,作者也不指望利用这些嘴巴来制造除利用助手的视角帮助整理案情之外的别的效果。当然,也有些好的作品,里面的助手能给出精彩的解答,好比有栖川有栖的《第四十六号密室》(是四十六吗?- -),尽管我们都知道有栖川的推理不是正确的,但它看起来又是多么像正确的啊!于是我们都期待,火村英生该怎么来推翻它?真相又到底是什么呢?当我们都产生这种期待时,作者利用“多重解答”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二,警方做出的推理。这一点我不想花时间去讨论,在一部以业余侦探为主角的推理小说中,警方是比侦探助手更蠢的角色,他们做出推理(甚至不能叫推理,只能叫结论,但气人的是,这所谓的结论从表面看又是那么一种铁的事实),作用只在于给侦探正确的侦察道路添障碍,而侦探不得不抽时间来推翻警方的结论,让身陷牢笼的无辜者得以解放。这种情况下的看点,就是侦探如何抓住最微小的那个破绽,在法律和证据的严格约束下将官方的定论整个掀翻,当作者在此处理好的话,他们便能得到赞美和荣誉,而产生的效果决不比真相揭露来得差。不相信,那就去看卡尔的《犹大之窗》里逆转颠覆的好戏吧。

三,非一号侦探的推理。非一号侦探是指作品中除主角侦探外别的侦探角色。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名侦探柯南》里的服部平次(但奇怪的是为什么我印象中他和柯南的推理完全一致?难道是心有灵犀的同志?)有意思的是,这种多名侦探出场的安排,往往多出现于青春卡通类的作品里,作者这样设置,也许是为了利用类似电影中的众明星效应,吸引崇尚华丽阵容的年轻读者群的眼球?好吧,我承认我不喜欢这个,因为这让我想起了那部叫人作呕的《二重身宫》。

四,证人。推理小说中往往不存在单纯的证人,他们往往同时是嫌疑人。而单纯的证人不属于重要角色的范畴,他们也不会有机会做出解答。那么,我们讨论的,就是同时是证人也是嫌疑人行列的那些角色。他们为什么要跑上舞台做推理?“因为这些人是推理爱好者。”愚蠢的作者会这么安排的,在他们的笔下,所有人都是推理爱好者,都是推理俱乐部的成员,他们都要当侦探。他们写的是“超推理小说”,他们是为了纯粹为秀多重解答而做出这种布置的,可惜他们看不出这有多蠢。在一部值的称赞的作品里,一定会有复杂的关系网,其中交织着利益关系感情关系仇恨关系等等,各种心理隐藏着,暗流涌动,即使不是凶手的那个人,也可以利用他的解答来做出误导,达到他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当一名作者能设计出这样的舞台时,那么他的“多重解答梦”处处可圆。

五,凶手。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情况。凶手本人做出推理,目的当然是把罪责推给别人,让自己摆脱嫌疑。问题是如何安排,让凶手能自然地做出推理,又不被怀疑(出头鸟总是引人注目,而作者又是发了疯般的要将这宝贝家伙隐藏好),同时还能达到某种奇特的效果呢?也许我们该看看绫十行人的《雾越邸杀人事件》,这是一部角色种类被模糊化的作品。没有明确的侦探角色,没有可以真正相信的那个人(也许我们自认为有)。在这种角色安排下,那个我们以为是侦探的人,在最后站了出来,细细推理一番,说,“是的,凶手就是XXX!”啊,原来是XXX,我还以为是OOO呢!震惊之余,又跳出来一个人,这是谁呢?看了半天,原来真正的侦探!真正的侦探于是做了真正的第二重解答,于是我们知道,原来真正的凶手,既不是XXX,也不是OOO,而是我们以为的“侦探”!意料之外的意料之外,“多重解答”溶进了故事情节,制造了逆转。这也是本人认为第二好的使用方式。

在“凶手推理”的这个部分,还存在着一种特殊情况——角色种类的变动,也即随着故事的发展,原本是案件A中侦探的人变成了案件B中的凶手。举个例子,案件A中凶手X杀死了Y的爱人,Y以侦探的角色进行侦察推理,发现了X是凶手,于是他为了报仇,杀死了X,于是制造了案件B,Y也由侦探变成了凶手,而在整个案件中还有一个Z,他是另一个侦探,稳定的侦探角色,Z没有Y老到,在调查案件A时,他做出了一次解答,但是错的,被Y纠正,但到案件B时,Y不能说出真相,于是轮到他做错误的解答,当然最后被Z识破,Z作出最终的解答。很头晕不是吗?那就去看看有栖川有栖的《魔镜》吧!

好了,只能写这么多了。~~


[此贴被怿陀使于2009-5-12 20:48:18修改过]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这个世界就是一坨硕大的屎,我们则是寄生其中的悲哀的蛆,即便化作苍蝇对我们也是一种升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83772风之圣痕打开83772的博客
2 楼: Re:关于“多重解答”的分类研究 09年05月12日20点59分


写得很好,受教了。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
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 
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就在漆黑之中,给予一直期盼着我归去的您,奉上最后的,深深的一吻,别了,今生啊~不会再见了吧.
就像世世予您在奈河桥分别一样.心都被绞碎了,又要踏上永远也看不到尽头的轮回里。
泪水啊,泪水若能有用的话,若能止住我漟血的心。请哭瞎我这双眼眸!又何况?感受过太多的悲伤,
太多的绝望.到底还要付出些什么啊,还要哭多少次啊.才能祢补我这残缺的心。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1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