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4个回复)
主 题: 请教有关法医学内容(遭受电击后的表现)——我身边的案例(人气:761)
 Tomcat匿名
1 楼: 请教有关法医学内容(遭受电击后的表现... 03年09月17日17点44分


各位高手,大家好!我最近听人谈起了一个案子,挺感兴趣的,希望大家能解答一下:
附近有一所学校,有一名学生一天凌晨从校舍楼顶上(2层)摔下,脑浆迸裂,当场死亡。当时下着雨,楼顶有一根高压线(1万伏)经过。该学生死的时候好象打着伞。据验尸官讲,死因是摔死的,尸体的右手虎口处有一道横向的水疱。现场没有放电的痕迹。怀疑死因是电击后从楼上掉下摔死。目前知道的情况就这么多。
请问大家以下几个问题:
1、一般情况下,如果遭受电击,会不会留下水疱?
2、如果电击后身体失去平衡,从楼上摔下死亡,从电击到死亡只经历了顶多几十秒钟,电击的部分组织会不会形成水疱?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Tomcat匿名
2 楼: Re:请教有关法医学内容(遭受电击后... 03年09月19日09点24分


各位高手,给小弟指点一下。
贴了几天了都没人回复,只好自己顶一下了。
那位出什么“法医101问”的大侠,您应该知道吧,请不啬赐教好吗?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林禄mimi
3 楼: Re:请教有关法医学内容(遭受电击后... 03年09月19日09点46分


(一)全身表现 电流弱,电压低,接触时间短的,仅有头晕、心悸、恶心、精神紧张,短暂脸色苍白、呆滞,但很快恢复,多不遗留后遗症状。

  严重的电击即刻使病人呈昏迷状态,早期死亡多因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尔后呼吸停止。电击后也可因持续抽搐导致心肌缺氧或呼吸肌麻痹而发生心脏骤停。如在短暂的心脏停搏后仍能存活者,常有抽搐发作,历数小时或更久,也可呈间歇性发作。强烈的肌肉收缩,可引起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甚至骨折。当意识清醒后,可有一定时间的耳鸣、眼花、听觉或视觉障碍,并有头晕、心悸、多汗和精神不安。

  电击伤也可引起内脏损伤、脊髓损伤、广泛深部肌肉坏死、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局部表现 主要表现为灼伤,有三种致病原因:

  1.电接触烧伤 由于电流通过人体直接所引起,有入口和出口,一般入口处烧伤比出口处严重。入口处呈边缘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灰黄色区域,其大小与接触导体的面积相应,伴有炎性反应。烧伤深度有时可达肌肉、骨骼 或内脏。电流沿着血管行进,出现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触电后一周左右有广泛组织坏死,以致发生成群肌肉坏死、骨骼破坏,甚至肢体坏死。易并发感染。与一般热烧伤不同,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线出现缓慢,也不清晰可见。坏死组织脱落后,遗留的肉芽组织苍白和水肿,不能接受早期植皮,创面愈合缓慢。

  2.电弧或火花损伤 由高压电击在导体与皮肤之间产生电弧所致。接触时间虽极短暂,但可产生2.500℃以上的高热,致使皮肤炭化及深部组织烧伤。有时由肢体触电时,肌肉强烈收缩,故在关节的屈面,形成短路,发生火花而引起多处深度烧伤。

  3.火焰烧伤 电弧可使衣服燃烧而引起烧伤,深度不一,并非由触电直接所致。

  【病理生理】

  由于电击而发生室颤或呼吸麻痹致死者,可以无明显灼伤病灶,或仅在接触电源的体表有不同程度的灼伤。高压电击伤的体表有一个或多个进口和出口创面,这些创面的大小和深度决定于局部组织的电阻大小。深部组织的损害远较体表为重,由于电流进入组织产生高热所致,严重的可造成肌肉坏死和骨毁损。血管可发生进行性病变,如血管痉挛、栓塞和血管壁坏死可向受损区近端延伸,组织由于缺血而呈进行性坏死。若无血栓形成,血管壁坏死破裂更可引起大出血。

  电流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如室颤、心律不齐和传导阻滞,也可致呼吸麻痹、暂时性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胸部电击伤可造成气胸,腹部电击伤可造成肠坏死、穿孔以及其它空腔脏器的坏死。由于缺血和缺氧,全身组织有广泛出血点、水肿、变性和区域性坏死等病理变化,在广泛的组织破坏的基础上,还可发生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lin lu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leo-wesley鸠野林一
4 楼: Re:Re:请教有关法医学内容(遭受... 03年09月20日20点17分


高压电击应该会留下电流斑,这期《惊奇档案》有相关内容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Tomcat匿名
5 楼: Re:请教有关法医学内容(遭受电击后... 03年09月26日14点31分


多谢各位指点!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4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