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原创推理 > 原创小说   【版主】:wangjiajun,关枫 字体大小:
[1] [2]1页/共2页(总计15个回复) 下页
主 题: [夏季活动14]《白沙井》(人气:1257)
 xingcatsanova打开xing的博客
1 楼: [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08日22点15分




接触过这么多死人,荆非自然清楚:这世上没有比死更冰冷的东西。
但荆非此时只觉得燥热难当。
他几乎要后悔来这一遭。
毕竟他与那死者并非挚交。
死者高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迁湖广按察使,卒官。
病卒。
高叔嗣任山西左参政期间,荆非曾与他合力勘破无头和尚怪案,但二人的交往也止于此,究其原因,似是性情不合。
高叔嗣年十六即有文名。在荆非看来,他更适合做文人而非为官。高叔嗣的秉性,以文人论,可以说是“性情”;但以为官论,却未免过于偏执。
当然,饮食癖好不同也是个原因:高叔嗣嗜茶,荆非却是个酒徒。
但荆非还是来了。在八月最闷热的时候来长沙拜祭高叔嗣。
除非是自杀与被处决,人死是不能讲时辰的。
何况是一个在三十七岁突然病故的人。
也许荆非就是冲着这个年岁才来的,虽然这显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野寺天晴雪,他乡日暮春,相逢一樽酒,久别满衣尘。”
荆非在酒后卖弄时偶而也会背诵这首诗。
只是他最近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
作者正是高叔嗣。
荆非可以自我解嘲,说自己反正要去湖广一带重勘几桩陈年旧案;但他心里很清楚,那杯他从未喝到的“衣尘酒”毕竟有种奇怪的诱惑。
香烛。
诵经。
到底是湖广按察使,前来拜祭的各色人等络绎不绝。见此情景,荆非心中不免又多了几分烦躁。
灵堂侧面垂首坐着个麻衣妇人,身后还侍立几个丫鬟,想来是高叔嗣的未亡人。
荆非正欲四望一圈,身后却已有些人推搡而过。荆非自忖久立不宜,便也占了个次序,只报是“山西故人”,分了支香,依礼数上前。拜祭间,余光里却见那一直低着首的高夫人竟抬起头打量自己;偷眼看看自己寒碜的粗布衣衫,荆非料想那高夫人必是把自己认作了高叔嗣在山西偶有唱和的某个穷书生,心下并不在意,只循规施了礼,也不去与那高夫人寒暄,径自离去。
正欲出大门时,却有一丫鬟急急追来,只匆匆看眼侧目的众人,拦在荆非身前施礼道:“敢问大人可是姓荆,来自京城?”
荆非心头一凛,不由间已点了头。
那丫鬟复施礼道:“夫人略备清茶,请大人内室书房一叙。”
除房舍略大些,书房内的陈设与荆非当年在山西所见并无甚差异。满墙的经书外另设一具列,架上供些水方、茶碗。虽不甚知各件物事的用途,但这些器具和名称却是当年荆非在山西已熟知的。
落座不到一刻,见高夫人款步进来。几句客套完毕,宾主各自就座,自有丫鬟奉上茶来。荆非虽不辨茶味,但也尝得出这并非长沙街头常见的凉茶,另有一番花香气味。
待荆非放下茶碗,高夫人方道:“卑妾虽从未与大人谋面,但大人的名姓却经常听子业提起。自山西任后,子业时常感叹:以洞隙查究论,当朝少有出大人左右者。”
荆非只觉喉头一阵乱痒,挤出句“高大人过奖”便再吐不出一个字。
高夫人也不见怪,继续道:“子业生前还曾说过:如有疑惑之事,可寻荆大人商榷。”
荆非略一皱眉,道:“可是高夫人有何疑惑?”
高夫人微叹一声,道:“大人与子业知交甚短,或只知子业曾有断狱微名,然子业抱负实在诗文与茗茶之间。《苏门集》后,子业日夜致力撰写《煎茶七类》。子业殁后,有人问及此稿,欲刻板精印以纪念亡夫。然妾遍寻家中,惟不见《煎茶七类》文稿,故而……”
“高大人可曾将此文借与他人传阅?”
“先前也曾借出,但因有人伺机盗印,文稿此后再未外传。”
“曾借于何人?”
“本城顾显成。”
“顾显成?”
“顾显成于长沙城内颇有几分诗名,据言师从李梦阳。李梦阳于子业有知遇之恩,然子业于诗文上另辟蹊径;妾曾听闻顾显成不满子业之文,子业却不以为然,二人近年唱和颇多;《煎茶七类》一稿就曾借于顾显成。”
“以夫人言下之意,《煎茶七类》书稿仍在顾显成处?”
高夫人品一口茶,沉声道:“卑妾不过想替亡夫了成心愿。”
荆非微微一笑,道:“如此,在下代夫人查明此事就是。”
高夫人看眼荆非,复垂首道:“子业身故,说来也不突然。”
荆非一愣,试探道:“高大人身羸多病,在下与大人在山西共事时便已知晓。”
高夫人仍自顾自道:“自赴湖广任,或因不习此地溽热之气,子业咳喘旧疾复发,每每延绵数月。以旧方延治,虽不能根去,但也苟且无碍,却不想此次……”
见高夫人摸出方巾拭泪,荆非一时无措,只嘴里胡乱吞吐些“逝者已矣”。
高夫人收起方巾,再看眼荆非,竟兀自叹了口气,道:“荆大人博采多闻,不知识药理否?”
荆非慌道:“略知一二。”
高夫人闻声自怀中摸出张方子,交于荆非,道:“亡夫殁前一直依此方抓药,也不知是否对症……”
荆非接过方子,见上面所批无非陈皮、半夏、苍术、厚朴、茯苓、杏仁、甘草、贝母等,便随意依自己所知答道:“以泻火化痰论,自是贝母为主。”
高夫人一笑,道:“这贝母正是顾显成专程送来的川贝母。”
荆非咋舌道:“这顾显成倒也阔绰,上乘川贝母价格不菲。看来夫人所闻二人不合的传闻确实有误。”
高夫人终惨笑道:“卑妾不过照方煎药而已。”
荆非闻言心下忽是一沉,道:“难道夫人怀疑……”
高夫人慢慢端起茶,道:“卑妾指望大人的不过是还亡夫公道。”
荆非只觉空气益发燥闷,喃喃道:“高大人病殁前去过何处?”
“白沙井边井洗楼。与顾显成喝茶。”
“归来后几时病殁?”
“戌正时分。”
“当时可服药?”
“正是。”
荆非叹,耳边似有人在吟诵《苏门集》中的诗句。
“已矣复谁陈。”




次日,荆非换身自市集新置的夏布衣衫,略觉清爽了些,又随意找家茶馆用了早茶、汤包,胡乱听些茶客的鸹噪,方安步行至顾显成府邸门前,也不避讳,直送上自己正式的名帖。
那顾显成皓髯青衫,颇有几分一方文坛魁首的风范,言语间却仍不失当地人特有的直爽。茶座让毕,顾显成径直道:“老夫不过一介闲散文人,倒不知竟有何事能劳动大理寺上门?”
荆非微叹一声,道:“此番叨扰并非公干,只为追缅故友。”
顾显成动容道:“可是几日前病殁的高大人?”
荆非再叹道:“正是。当年在下于山西曾与高大人有所交往,此后却一直疏了音信。这番来湖广出些公差,本欲一叙故谊,倒不想已然物是人非。”
容顾显成唏嘘一番,荆非又道:“在下听闻高大人任湖广间与先生颇多唱和,引为知己。”
顾显成淡淡道:“老夫与高大人不过是品茗闲谈而已。”
荆非端起茶碗,小心品嘬一口,道:“在下素闻高大人于茗茶之道自有心得。”
顾显成似是不经意间打量番荆非,道:“恕老夫直言,荆大人却并非茶道中人。”
荆非微微一笑,道:“何以见得?”
顾显成道:“荆大人若对茶道稍有涉猎,岂能不知这三才杯合应将盖、杯、盘同持才称得上‘三才合一’?以大人当下的手法看,只怕大人平素好的是另一样杯中之物。”
荆非无奈放下茶碗,道声“见笑”。
顾显成继续道:“想来荆大人公事繁忙,一时不会有雅致玩味这等云鹤闲事,倒不如将来意讲明,免了这些套路。”
荆非自嘲道:“在下究竟是在官场上沾多了俗气,偶作风雅也成了笑话。此番前来,无非想请教先生七件事: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
顾显成略一挑眉,道:“《煎茶七类》?”
荆非道:“在下此前也曾拜读高大人撰写之《煎茶七类》,昨日方知那不过是坊间盗印、疏漏颇多,原文正本却在顾先生处,故特来请教。”
顾显成道:“若老夫明言看过此文然书稿不在此处,大人可信?”
“自然会信。”
“大人信得过老夫?”
“顾先生言语坦荡,在下为何不信?”
“如此大人又何必相信坊间传言?”
“传言?”
顾显成冷笑道:“大人不必故做不知,这长沙城内传闻老夫与高大人不和已并非一时的尘嚣。高大人殁后,益发有传言称老夫为湮没高大人文名而私藏书稿。若老夫与高大人不和,又如何能得高大人书稿?”
荆非道:“在下不过略有耳闻,却不知这传闻因何而起?”
顾显成道:“老夫师从空同子,诗风与高大人本非一脉。陈约之序高大人《苏门集》,谓有‘应物之冲澹,兼曲江之沉雄,体王、孟之清适,具高、岑之悲壮’,此言或也得体;然有好事者称高大人诗作‘本朝第一’,老夫实不能服,故曾撰文批驳。自此便有传闻老夫与高大人不和。”
荆非叹道:“在下虽与高大人交往甚浅,却也知晓高大人并非心胸狭窄之辈。”
顾显成正色道:“正是。高大人亦不认同‘本朝第一’之说,与老夫仍交往如故。”
荆非只得一笑,道:“原来只难为了看热闹的闲人。”
顾显成长叹一声,道:“高大人诗品清逸,沉婉隽永,只恻惋悲凉之句过多,浑厚之气与古风甚远。想来亦是因高大人素来多病,心思难免比常人纤细几分。”
荆非接道:“在下也曾听闻先生送与高大人上等川贝母疗治旧疾。”
顾显成又是一叹,道:“人事已尽,奈何天命。”
荆非只恨自己气短,一时叹不出第二口气来,捧起茶碗咽了一口,道:“在下还听闻高先生殁前曾与先生于白沙井边井洗楼品茶?”
顾显成不由笑道:“大人听闻的倒是不少。”
荆非陪笑道:“在下学无所长,不过耳朵仔细一些。”
顾显成道:“不错。白沙井井水清冽,本是长沙一绝,无论烹茶酿酒,皆是上选。那井洗楼虽开张时日不长,所存茶叶倒多有难得的珍品,主管的白姑娘茶道技艺也颇精湛。”
荆非奇道:“这井洗楼的主人姓白?”
顾显成道:“正是。说来也是凑巧。荆大人耳朵仔细,不知可曾听说这白沙井的典故?”
“惭愧,还不曾耳闻。”
顾显成慢酌口茶,道:“长沙城南本既无山亦无井,唯一水塘。后有黑龙入塘,塘水皆混,民无聊生。一日有村民路经水塘,见一白鹤倒伏塘中,奄奄一息,遂带白鹤还家延治。白鹤康复飞去。复几日,村内忽至一少女,自唤白沙,开一面馆,招待四方。黑龙听闻,化作一黑面汉子前来。白沙应对如常,待黑龙吞下面后,但见白沙亮出拂尘,变黑龙腹内面条为铁链几道。黑龙被锁,正欲翻滚时,白沙化作白鹤腾空而起,唤来一山将黑龙压服,又数啄龙头,令清水汩汩而出。待村民蜂拥而至,白鹤及白沙皆往矣,唯山下现一清泉,终日流水不止,清冽甘醇,后世人名此泉曰:白沙井。”
见荆非若有所思,顾显成又道:“地方风物多有此类传说附和,大人不必认真。”
荆非凝视杯中残存一汪茶水,道:“依此传说,这白沙井本有劣根,倒不知由此烹制的茶水却是何种味道。”
顾显成闻言略有动容,思忖片刻方道:“大人过虑了。茗茶本重自然无为,善恶皆天地间常存常变之物,何处避之?”
荆非沉声道:“以高大人素来的洁癖,也不避讳此嫌?”
顾显成轻捋长髯,道:“茶道中本有洗茶一道,盖为摈除茶叶表层尘俗之气。高大人先前也奉行此例,渐后却弃除了。只怕高大人的洁癖也未若大人原先所见。”
荆非释然道:“在下多事了。”
顾显成忽又脸色凝重,道:“荆大人此说倒令老夫又想到一事。高大人殁前曾急于追回《煎茶七类》之盗印及原稿,私下之意似是不愿此书流传。”
荆非愕然道:“书稿中可有蹊跷之处?”
“不过性情空灵之类,有何蹊跷可言?”
荆非心中一片迷乱,强撑着又应了几句,却见言谈益发向汉魏诗文飘,自忖招架不住,便找个空草草告退。
此时日头正烈,荆非走在街市上,乱找家酒馆进去,喝了几壶土酒灌进肚方觉得把轻飘飘的茶意压实了些,心定后找到当地的义庄,问询昨日偷偷送来的川贝母的验毒结果,答复只是:上好川贝母,无毒。

(注: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人。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所著有《空同集》。陈束,字约之,鄞县人,“嘉靖八才子”之一。)




通达白沙井的无非一径山道,道边却颇散布着些酒肆茶楼。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大多或拎或挑着盛水的物事,当是去白沙井汲水的。
仔细寻了一阵,荆非方见那井洗楼。众多茶楼中,井洗楼距离白沙井并不十分近,楼舍也显得有些简陋。高叔嗣当日对此地情有独钟,显是另有眼光。
荆非走进茶楼,见茶座中并无一个客人,出来招呼的也不过是一布衣小厮,遂上前扯过几句对白姑娘的景仰之类,那小厮似是也听惯了,一言不发,将荆非引至楼上静室。
荆非本以为那烹茶人必别有一番出尘之态,却不想揭帘入室只见一身着印花蓝布衣衫的平常女子坐于案边,眉宇间甚或隐着几分村野气息,不由心下益发好奇,行止间倒略放肆了些,刚入座便开始四处张望。但见案上一套紫砂茶具,距案略远处置一小巧风炉,炉上只一普通样式茶釜,炭挝、火夹之类齐整排列邻近地上;另一侧的具列虽比高叔嗣家的显粗拙些,但架上的器物却远为丰富,不少是荆非从未见过的。
正张望间,忽听一女子声音:“客官喜好何茶?”
荆非忙收回目光,做从容状,道:“却不知高叔嗣高大人喜好何茶?”
那白姑娘不动声色,起身用茶釜自水斗中盛了些水,置于炉上,细细引着了炭火,持把羽扇护着火,方转身与荆非寒暄:“听口音客官不是本地人氏。”
荆非道:“不是。听姑娘口音也不似在本地久居的。”
白姑娘微微一笑,道:“小女子祖籍诏安。”
荆非奉承道:“岭南自古亦有茶名,难怪姑娘习得一手烹茶的绝艺。”
白姑娘又是一笑,道:“小女子不过家中世代种茶,多见了些村野烹茶的手段而已。”
荆非道:“能得高大人赏识,姑娘的茶艺怕不只是村野之技。”
白姑娘手中羽扇略停一瞬,迎住荆非目光,道:“只可惜茶倒未凉,人却已去。”
荆非道:“在下也算高大人生前故交,听闻高大人生前常来此地喝茶。”
“白沙井井水为烹茶上选,慕名来此地品茗的客商颇多,高大人不过是凑巧来过小女子的茶楼而已。”
“更巧的是:高大人生前最后一杯茶好象也是在这里喝的。”
“客官看来也是个学问人,难道不知‘死生天命’?”
荆非讪笑道:“在下不过一肚子喝酒的学问。以前只知纵酒伤人,茗茶养生,却不想这嗜茶的高大人竟比我这酒徒先行一步。”
白姑娘端详釜中已微作声响的清水,道:“茶虽清贵,却也非至善之物。”
荆非正有不解,见那白姑娘已起身行至内室,片刻捧个茶罐回来,入座打开茶罐,将茶叶抖入茶荷,略做整理,送至荆非面前,道:“此为本地特产银峰茶,因明净清淡,素为高大人所好。”
荆非胡乱看了两眼,虽辨不出那紧卷的茶叶有何稀奇处,但也若有所得地点点头。
白姑娘似是看穿了荆非的做态,却并不点破,只放下茶荷,回身又去看那炉火。
荆非捏起撮茶叶,揉搓两下,道:“姑娘为何说这茶叶并非至善之物?”
白姑娘轻摇羽扇,道:“但凡山野产物,禀性多有乖戾处。采药人熟知药草毒性,种茶人自然也晓得茶有几分烈。”
“烈在何处?”
白姑娘看眼荆非,道:“寻常茶客求的是茶中清净,客官倒是与众不同。”话毕取过茶壶,置于茶船上,拈开壶盖,将茶釜里已沫尽水平的沸水注了半壶,略停,将水倒出,拨茶荷中茶叶入壶内,再拎起茶釜注水,满壶后盖紧壶盖,尽数将茶水倒入一侧的公道杯内。
荆非新奇道:“如此即为‘洗茶’?”
白姑娘将公道杯内茶水再分倒入茶杯内,仍是略停后将水倒出,道:“不错。一为洗去茶上不洁之气,再为温壶温杯。”
荆非道:“似乎高大人曾惯于略去此例。”
白姑娘倒水的手仿佛抖了一下,须臾又复常如故,道:“茶客各有所好,高大人奉行自然无为自有高大人的道理,小女子做的这生意,固是与客人方便为上。”
荆非打个哈哈,道:“不错不错。”
白姑娘将重新注满的茶壶于茶船上略转一圈,刮去壶底水滴,正欲斟茶,却见荆非抓起那公道杯把玩,口内喃喃道:“这杯中倒有茶渣。”
白姑娘放下茶壶,道:“茶叶难免大小不匀,初斟时有些许茶渣掉出也是常事。”
荆非虽兴犹未尽,看看白姑娘眼光却也只得放下公道杯。白姑娘再度斟满公道杯,复以公道杯将茶汤分入各杯,向荆非做个“请”的手势。
荆非踌躇片刻,确信轮到自己喝茶方捏起那蛋壳般轻薄的茶杯抿了口,偷眼见白姑娘已是一杯尽了,连忙也补上两口,小心放下茶杯,心里寻思该说番陶醉的句子,无奈一时想不出词,只得干咳两声,道:“今日来访,果然长了不少见识。只是还有一事盼姑娘赐教。”
“何事?”
“姑娘所云茶之烈性究竟为何?”
白姑娘看看荆非,终是一笑,起身进内室,擎个小瓶出来,还坐案边,自瓶中挑出些褐色粉末于掌间,示与荆非。
“此为何物?”
“茶之精髓。自茶中蒸制炼取之物。”
“此物有烈性?”
白姑娘小心收起粉末,道:“世人皆知晓茶有提神之效,却不知这提神过了也是祸事。”
“依姑娘所言推测,这茶之精髓提神之效更胜一筹?”
“不错。”
“姑娘出身种茶世家,必也精通茶叶炮制之法。若以茶之精髓炮制茶叶,这神仙茶岂非有化作升仙茶之嫌?”
白姑娘似有所料,笑道:“客官多虑了。这茶之精髓至多只可多生烦躁,害不了性命。否则小女子怎会如此轻易告诉客官?”
“对常人而言或许无碍,却不知对一素来病弱之人将如何。”
“客官不妨直说。”
“在下不过是想起一位故人。”
白姑娘慢慢收拾起茶具,道:“客官是在暗示小女子与高大人亡故一事有关?”
荆非嘻嘻一笑,道:“在下只是揣测这一手段也不失巧妙。”
白姑娘回笑道:“且不论小女子与高大人并无过节,即便小女子有心也做不到什么。茶道手法客官今日已尽见。茶艺贵在人我同一,公道杯作用无非均衡茶汤,若有心做些手脚,岂非害了在座诸人?若说高大人病弱,小女子年少体健,当日同来的顾显成顾先生年已半百,难道会无所察觉?”
“此处乃姑娘经营茶楼,一应器具又由姑娘准备,烹茶也由姑娘主理,若想做些什么,岂非全在姑娘指尖之下?”
白姑娘笑容不改,道:“客官又错了。因高大人是常客,且高大人本精于茶道,当日是高大人本人掌壶烹茶的。”
荆非语塞,想摸杯茶来润喉,却见茶具已尽收了。




再上井洗楼已是两日以后,此次荆非显然胸有成竹了许多,也不和楼下的小厮多做絮叨,径直上了二楼。
白姑娘见荆非再度来访,也不意外,依例陈列茶具,道:“仍是高桥银峰?”
荆非摆开架势入座,摇头道:“不。诏安功夫茶。”
见白姑娘闻言微微一怔,荆非又道:“高大人生前所喝最后一杯茶,岂非正是姑娘这里的诏安功夫茶?”
白姑娘拨开风炉炉门,也不回首,道:“客官倒打听得仔细。只那诏安茶叶皆是小女子自家乡带来的陈茶,恐一般茶客难以习惯,故只留在私下里招待熟客。”
荆非咧嘴笑道:“在下虽愚钝些,但也毕竟来过两次,勉强算得熟客了。”
白姑娘抬头审视荆非,终未多说,只从炉侧寻出几团废纸引火。
荆非拿起那紫砂茶壶把玩,道:“姑娘前番却没有说实话。”
白姑娘仍不紧不慢地护着火,道:“此话怎讲?”
“姑娘前番说已将茶道手法尽示于在下,此话却有出入。这两日在下特地又请教了顾显成顾先生,方知这茶道也因茶而易,各地自成一派。”
白姑娘浅浅一笑,道:“小女子不敢一次卖弄过多,怕的是有繁琐之嫌,反败了客官的雅兴。”
荆非点点头,道:“也是,似在下这般愚笨的学生,一次还是少见识些为好。那高大人却是别具慧根,当日他能亲自掌壶烹制诏安茶,想来也是得自姑娘真传。”
白姑娘并不回话。但见此时水已成鱼眼,白姑娘便将茶船上所置茶壶壶盖略斜,提水将茶壶并杯皆烫了一圈,又将茶釜还置炉上,倒去壶杯内积水,任其自行干着,起身再进内室,耽搁了些功夫,方捧着个似已有些年代的茶罐回来,将茶叶往案上铺好的白色方巾中倒出一些,道:“这便是客官想见识的诏安陈茶了。”
荆非见白姑娘正细细摆弄那茶叶,顿挫道:“陈茶碎渣较多,故必先整形,分别大小。”
白姑娘不禁一笑,道:“客官这几日确实长进了。”
荆非自是得意地谦虚一番。待那茶叶细分完毕,茶壶上水分已干,炉上之水亦近二沸。白姑娘取过茶壶,将茶叶依粗细粗之序分层铺了近七成壶。荆非按捺不住,又插嘴道:“细末置中,盖因细末茶味最浓;粗枝宜置壶底及近流口处,以防细末漏出乃至阻塞壶嘴。”
白姑娘只能再笑,见炉上水已二沸,拎起茶釜,将沸水沿壶缘高冲入壶,水沫齐缘后盖紧壶盖,正待擎起,却只听荆非慢道了句:“不必洗茶。”
白姑娘手略一抖,将茶壶放下,也不动声色,又提釜将壶淋冲一遍,并于茶杯中分别注入三成沸水,自水斗重盛些冷水在釜中,仍放在炉上烧着。
荆非道:“听闻诏安茶道以洗杯一道最见功力,今日在下倒要开眼界了。”
白姑娘道声“献丑”,便以中指托杯底、食指稳杯缘、拇指探入杯中,飞速旋洗起茶杯,余水尽泻于下方茶杯内,既而同样托起下一茶杯,依次洗去;待最后一杯时,水已溢杯,便以中指抹去些水,食指并拇指捏拿起杯子,将水尽倒了,而此时茶壶外水分也已尽干。
荆非拊掌道:“果然手法精到,丝毫不爽。”
白姑娘正欲谦虚,又听荆非道:“不知洗杯的次序可有讲究?”
白姑娘随意道:“客官已学了这许多,难道不知主人自用的茶杯总得留至最后方洗?”话毕忽自己变了些脸色。
荆非似是未曾发觉,继续道:“诏安茶道不用公道杯。这斟茶是否也有个次序之分?”
“首杯斟主人杯,其余巡弋分斟。”
“为何定要先斟主人杯?”
“因首杯茶汤常带出茶渣。”
“原来如此。姑娘请。”
白姑娘看眼荆非,向自己杯中缓缓斟了七分,果有一片残茶翻入杯中;再巡过几杯,杯中却唯见茶汤。
荆非一笑,道:“姑娘说的不错。只难为姑娘还整理这半天茶叶,终是有细末遗漏。”
白姑娘冷冷道:“水激茶散,皆自然而成,人力固然有限。”
荆非道声“有理”,端起茶杯,又道:“诏安茶讲究个‘热’字,姑娘若再客套,茶便要凉了。”
白姑娘又是声冷笑,道:“客官学到的东西着实不少。”遂举杯饮下,欲放杯时,眉间却微蹙起来。
荆非静静喝下自己一杯茶,看眼白姑娘脸色,淡淡道:“怎么?味道不对?在下这杯可是香浓得很。”
白姑娘愠道:“你在杯中放了什么?”
荆非仍平心静气道:“水是姑娘煮的,茶叶是姑娘放的,杯是姑娘洗的,茶汤也是姑娘分的,在下又能做什么?”
白姑娘怔了片刻,惨笑道:“原来是小女子咎由自取。”
荆非叹道:“当日高大人也是自己斟出了这杯致命的茶。因姑娘素知高大人不循洗茶的旧例,便事先于壶嘴内藏觅一片略经润湿的茶叶。上品紫砂壶讲究壶嘴、壶口、提柄‘三山齐’,冲泡时但凡手法纯熟,必不会有水溢出。壶内注水后,壶嘴暗藏茶叶只会上浮贴近壶嘴内缘,即便有些显现也会被视为自然。依诏安茶道,首杯必主人自斟,这茶叶便也顺理成章由高大人自己斟入杯中。今日在下所为只是借姑娘取茶叶时如法操作一番。在下暗藏茶叶,不过委托茶家以酒药重新浸制过;姑娘当日所藏茶叶,只怕是倒以那茶之精髓精心炮制过。因在下不过旨在一试,那茶叶制得也匆忙些,故而一杯便现了形;姑娘所制茶叶,怕是要茶过三杯才会尽效发挥。诏安功夫茶原本味厚浓郁,又及那茶之精髓本出于茶,想必连高大人这般茶道中人也是难于分辨。”
白姑娘沉声道:“即便如此,难道客官忘记前日小女子曾经说过:这茶之精髓并非致命之物。”
荆非道:“姑娘端的是心思缜密。高大人常来此地,想必姑娘对高大人所患痼疾乃至日常用药也了解几分。难为在下这平素好闲的酒徒这两日却奔波茶馆药铺之间,也算学了不少东西。高大人常用药中有贝母一味,贝母反乌头、亦即贝母与乌头同用将激化药中原有毒素,此乃药家常识。贝母本身与茶并不相反,但若使用姑娘所炼茶之精髓,茶之辛热毒性将无逊乌头。当日高大人在姑娘处喝下这杯特别炮制的茶汤,晚间再服下内含贝母的汤药,两相交攻,加之高大人素来嬴弱,后事也自可想而知了。”
话至此间,炉上釜中水已大沸。白姑娘看眼茶釜,叹道:“水已大沸,不合烹茶。只可惜了这釜井水。”
荆非道:“白沙井水久有盛名,无论生沸,当是同样甘醇,无关茶事。”
白姑娘一笑,另取了两个杯子,斟入沸水,呈至荆非面前。
荆非谢过,又道:“仍有一事在下难明究竟。”
“何事?”
“姑娘与高大人有何冤怨,竟至如此?”
白姑娘起身移步窗边,眼望窗外一片葱郁,道:“客官可曾听过这白沙井的传说?”
“曾经耳闻:一黑龙搅混潭水,有白鹤锁之,方现白沙井。”
“此井有此劣根,客官品茗时也不在意?”
“在下日前也曾就此有所思忖,幸得顾先生指点,知这善恶原本共存天地,无所谓避与不避。”
“倘若高大人数年前能有此见解,或世上烹茶人都有此见解,小女子或许也不必有今日之举。”
“此话怎讲?”
“客官博闻广见,可知《泉评茶辨》一书?”
“在下孤陋,不曾耳闻。”
“书中品评各地泉水茶园,其中诏安一处茶园所产茶叶,书中评定为下下品。”
“那茶园……”
“正是小女子家中世代经营的。”
“因何有此评定?”
“也是家中不幸,有一远方表亲于山西犯了偷盗之罪,被当时在任的高叔嗣高大人缉捕在案。”
荆非一怔,听那白姑娘又道:“高大人当时正撰写《泉评茶辨》一书,因有此案,便将小女子家中茶园以‘人品不足论’之故评为下下品。此后茶园所产无人问津,家中父母皆死于贫窘。”
荆非猛然想到《煎茶七类》中“人品”一则,不由心头一紧,又听白姑娘继续道:“小女子流落此地,或也是孽缘,恰逢高大人在此任职,且于坊间又见高大人新著《煎茶七类》,见书中仍喋喋不休人品之类,难免心生怨恨。”
荆非道:“姑娘可知坊间流传不过《煎茶七类》盗印本。”
白姑娘回身厉笑道:“盗印与正本又何区分?何况如今书稿已不复存在!”
荆非奇道:“姑娘如何知道那书稿已佚?”
白姑娘道:“小女子自己烧的,客官也不是没有看到。”
荆非一凛,抢至风炉边,炭火中那还有半片纸张的影子。
荆非黯然道:“书稿可是高大人借于姑娘?”
“不错。”
“高大人生前极少将此书稿出借外人,姑娘可知?”
“……”
“且高大人曾急于追回此书盗印及书稿,姑娘又曾否听说?”
“……”
“究竟姑娘是否确实读过书稿?”
白姑娘怒道:“读又如何?不读又如何?书中所述,无非诸般清灵套话!”
荆非踉跄两步,跌坐案边,道:“以高大人殁前不循洗茶旧例看,全书宗旨必已有所更改,故而高大人急于追回盗印《煎茶七类》。姑娘曾以家产茶叶招待,以高大人于茶道所知,岂会不辨出处?将向来不轻借于人的书稿授与姑娘,想来也是望姑娘见书后有所谅解。却不想……”
白姑娘无声良久,终道:“话已至此,客官为何不带小女子见官?”
荆非道:“姑娘从未问询在下在哪条路上混迹,何以断定在下会带姑娘见官?”
白姑娘又望向窗外,道:“客官又何曾问过小女子是否真的姓白?黑龙搅潭,白鹤锁之。无所谓来自何方,善恶轮回而已。”
荆非无语,空自听闻窗外若有井水汩汩依旧,见手边水杯已凉,强吞下一口,却只觉索然无味。



(完)


(注1:《泉评茶辨》,作者佚名,全书已佚,唯见于《天一阁藏书目录》。《煎茶七类》,高叔嗣著,已佚。)
(注2:咖啡因(Caffeinum)又称咖啡碱、茶素。黃嘌呤类中枢兴奋药。纯品为白色结晶,味苦,有风化性,易溶于热水或氯仿。小剂量使用可增强大脑皮质兴奋,大剂量使用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文中所谓“茶之精髓”合为咖啡因与茶碱混合物,故为褐色粉末。茶碱类药物为现代治疗哮喘常见药,忌与中药贝母合用。)


[本文纯系依部分史实杜撰。]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Ruhest du auch.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lonelyboy孤独的陌生人
2 楼: 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09日05点44分


好好,难道在这里见到这类写给成年人看的文章。

Gao Shusi
高叔嗣
(1501~1537)

明代诗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今河南开
封)人。少年即有才华,16岁所作《申情赋》数万言,见
者无不惊叹。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
  高叔嗣的诗歌较少描写外界客观事物,偏重于抒发
主观情思,即使有一些景物描写,也是为了渲染、烘托他
的感情活动。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为自己高材遭忌、身羸
多病、客居他乡和友朋贬谪而嗟叹悲歌。他20岁后写的
《被言后作》就有“守官郎署”、“若临高坠”的伤心
之辞,以后的作品中更是多有“憔悴宛笃,令人心折”,
“我生岂断梗,逐处任飘沦”一类凄凉之语。他也常常
以己度人,对一些朋友被贬谪深表同情,叹息“怜君方
迁戍”、“已矣复谁陈”(《送别永之》)等。
  高叔嗣诗歌写得淡雅清旷。他年轻时虽受知于李梦
阳,但他却并不效学李梦阳诗风。有人称其诗为“本朝
第一”,显然是过誉。不过他的诗曾受到当时的广泛注
意,所表达的情绪及表达的方式,在封建时代也都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著作有《苏门集》8卷。






    孤独的陌生人。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liuliniao琉璃鸟最爱楚公子
3 楼: 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09日15点21分


荆非
又见荆非
作者在古文方面的造诣
实在让人佩服

还有
那个高夫人好厉害啊
四两拨千斤






给你,我的朋友们!音乐是梦想,也可以是信仰!

陈楚生首张个人唱片《原来我一直都不孤单》,全面上市!    



    琴师用时凄怨时沉吟的日语,随着三味线的乐韵,轻唱着古老的故事。不知道什么故事,一定是历史。一定是千百年的前尘:
    三千世界,
    众生黩武。
    花魂成灰,
    白骨化雾。
    河水自流,
    红叶乱舞。
    
                                                                                                推门八卦右使——琉璃鸟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傻瓜哈希创品牌拍马打开傻瓜哈希的博客
4 楼: 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09日17点18分


不仅看了这篇文章
而且还看了很久以前写的《锦瑟》
非常喜欢~~~
而且故事写得也很曲折和可信
佩服得很:)






[img src="http://www.tuili.com/bbsshowimg.asp?userid=傻瓜哈希"]

Blog:  [url]hash.yculblog.com[/url]
Email: [email]wangwang1982ren@163.com[/email]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邢育杰JET
5 楼: 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10日10点39分


好一篇文章,文笔流畅,文法老道,文章底蕴深厚;对于茶道的描写更让我大开眼界!文章将史实与虚构融于一炉,让现实中的名家与虚构中的人物汇聚一堂,自然真实,以假乱真。文章功力深厚,笔者的造诣可见一斑啊!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上游于无穷,是谓逍遥!
                                             ——庄子《逍遥游》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武《孙子兵法》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xingcatsanova打开xing的博客
6 楼: Re: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10日16点02分


谢先。
原本只打算借用高叔嗣一人,也没想到扯出如此之多史实,尤其是考据《煎茶七类》一书渊源,着实自己也上了回古代文献课。
:)






Ruhest du auch.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gilbert金田一コナン
7 楼: 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17日18点14分


白沙井?请问你是湖南的吗?






Present makes future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楚魂楚魂
8 楼: Re: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17日20点57分


【gilbert在大作中谈到:】

>白沙井?请问你是湖南的吗?

应该是长株潭一带的吧!湖南人开始多起来了!呵呵

顺便说一下,很佩服老兄的古文底子。:)






推理之门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xingcatsanova打开xing的博客
9 楼: Re: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18日00点13分


惭愧。不仅不是湖南人,至今连湖南都没去过。文中与湖南有关的东西都是靠查资料和打听搞来的……:f






Ruhest du auch.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firstlove小易安居士
10 楼: Re:[夏季活动14]《白沙井》 03年05月19日04点07分


天一阁的书现在外人还能借去看么?






I am on my way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 [2]1页/共2页(总计15个回复) 下页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