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欧美名家   【版主】:ellry,dsky,东风无影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1个回复)
主 题: 赫尔克里·波洛小传(人气:372)
 兰迪斯兰迪斯
1 楼: 赫尔克里·波洛小传 03年05月18日19点29分


赫尔克里·波洛小传     转自Flora的克里斯蒂新手导航

  "真正的工作,总在这里头进行(指脑袋)。小小的灰色脑细胞,切记切记,都是靠小小的灰色脑细胞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

  赫尔克里·波洛是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之一,性格十分独特,鲜明易认。他挑剔成性,毫不谦虚,足蹬名牌皮鞋,脸蓄神气胡子,十分特立独行。拜以他为主角的大量作品之赐:总共有三十四本长篇小说,五十五篇短篇故事,他成为最出名的侦探之一。

  由于赫尔克里·波洛破的案子很多,他也乐于提及往事,加上临终前调查的案件《帷幕》(1975)中,对他的死亡原因的记载,他的生平,比许多其它的侦探更广为人知。

  赫尔克里·波洛,就如他自已常说的,是个爱国的比利时人。十九世纪时生于斯帕附近,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成长的过程虽不清楚,但可以猜得出他上过大学,古典文学造诣颇佳。这点可由他多次的引经据典上看出。从他在《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1947)的表现可知,他对同名希腊神话人物赫拉克勒斯的相关事迹,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一点好象存在疑虑,据我的记忆,他是因为某某博士提到Hercules的伟大成就以后才请秘书费莉西·李蒙小姐搜集相关资料给他恶补Hercules的故事的---Flora注)

  成年后,他搬到布鲁塞尔,为警方工作。他聪明勤奋,成效卓著,迅速擢升为警方最受敬重的成员。苏格兰场的贾普警官就是这时结识的。当时两人同在布鲁塞尔调查亚伯克兰毕伪造案。

  1904年左右,波洛不明原因的辞了比利时警方的工作,展开了私家侦探生涯。不久即赞誉交加,声名大震,远达欧洲之外。他与贾普警官在安特卫普办亚特拉案时再次相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还结识了亚瑟·黑斯廷斯上尉。当时两人同时涉入在黑斯廷斯工作的伦敦洛德公司发生的案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入侵比利时,波洛被迫避难于英国。由于富有的埃米丽·英格沙普的好意,波洛同其它的比利时人才得以栖身于圣玛莉斯泰尔斯村的李斯卫庄。这时波洛和黑斯廷斯又碰面了--黑斯廷斯在西战线受了伤,正在此休养--两人很快结成好友,这段故事在《斯泰尔斯庄谋杀案》中有详细叙述。

  波洛和黑斯廷斯既是好友又合作愉快,两人遂同住于伦敦的华尔威街十四号,由黑斯廷斯担任波洛的助理兼司记。过了几年,办完《高尔夫球场的疑云》中所描述的案件后,黑斯廷斯与露西·都文结婚,去了阿根廷。此后,黑斯廷斯只是偶尔回来,帮他的朋友办些重大案件,例如对付人号称四魔头的国际犯罪组织那件案子。

  波洛案子办得烦了后,退休去乡下种菜。他定居于金亚伯(King's Abbot)的拉其区,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特别是詹姆士·谢泼德医生,他的姐妹卡洛琳,和罗杰·艾克洛伊。波洛虽自称退休,免不了的还是要用到他的侦探才能。后来罗杰·艾克洛伊被谋害,便是由他破了这件极骇人的案件,将凶手绳之于法。

  之后,这比利时人认清了自己并不喜欢退休生活,于是搬回伦敦,重操旧业。新住所位于怀海芬大厦--因为建物格局方正,比例对称。(正确的住址有点疑问,因为在有些案件里--像是《校园疑云》以及《ABC谋杀案》中,说是白马大厦二十八号。)还雇用了曾为帕克·派恩先生工作过、同样削瘦的秘书费莉西·李蒙小姐管文书,还有冷静忠心的贴身仆人乔治照顾其生活起居。乔治一直照顾他到逝世为止。波洛的电话号码是催法加区8137号,他是用欧克诺先生的化名租房子。

  接下来的十年,波洛以世界级首席名探的身份,在欧洲各地及中东地区办案,备受皇族及顶级社交圈的关爱。由于他来自比利时,再怎么说还是个外国人,因此能摆脱英国社交界交相牵扯的传统包袱,观察得不偏不倚。他与亚瑟·黑斯廷斯队长和亚瑞妮·奥利弗夫人的交情,更有利于伸展他的社交触角。就如吉利安·吉在《阿嘉莎·克莉丝蒂:她与她的侦探小说》中所说的,"单看黑斯廷斯上尉的姓氏和官阶,也知道他的家世良好;而亚瑞妮·奥莉薇虽然害羞,但总认识一些该认识的人。藉助于这两位友人,波洛得以登堂入室,进出如斯泰尔斯豪宅区之类的场所,在闲谈中让那些上流社会的嫌犯自露马脚。"

  波洛后来有些案子是亚瑞妮·奥利弗女士协办的。她既是益友又是良伴,还与他一个鼻孔出气的瞧不起现代社会生活(19世纪60年代)。有关波洛对现代文化的严重感冒,在《公寓女郎》中,写得很清楚。波洛越办案越觉得与现实世界脱节,孤立感日重,这在办最后一案《帷幕》时候,达到最高潮。这位一向虚荣的老侦探,坚持染他日渐稀少的头发,并穿他最爱的过时老式服装。黑斯廷斯在《帷幕》中,最后一次到两人首次合作破案的斯泰尔斯庄园拜访老友的时候,沮丧的发现患了关节炎的波洛,凄惨兮兮的只能靠轮椅代步?quot;我还可以自已吃东西,但是其它的方面就得被当成婴孩来照顾。"然而,纵使是快死了,波洛还是侦破了最后一案,推开救命的药丸,与老友道别:

  "再见了,亲爱的朋友。我已把强心注射剂从床边移开了。我宁可把自已交到全能的上帝手中。但愿他的惩罚,或怜悯,迅速来到!"

  "我们不能再一同追捕逃犯了,我的朋友。那第一次……和这最后一次,都是在这里办的。

  "真是美好的时光。"

  "是的,确是美好的时光。"

  赫尔克里·波洛的死讯发布在一九七五年八月六日的《纽约时报》上。标题报导道:
  
  赫尔克里·波洛,比利时籍名探,逝世了。

  赫尔克里·波洛广为人知的形像是当初黑斯廷斯上尉在《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所树立的:"波洛的外貌十分特殊,身高不及五呎四寸,但是拥有极高贵的情操。他的头形仿若鸡蛋,总是倾向一侧。上唇留着笔直工整的八字胡。全身上下保持得一尘不染。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他宁可让身子挨颗子弹,也不愿衣服沾到脏灰。"

  不但过分讲究整洁,波洛还坚持要穿名牌皮鞋,甚至在应该穿上别种鞋类的乡间也一样。因此有几次当他被迫长途跋涉的时候,他的皮鞋为他带来很大的痛苦(比如《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里---Flora注)。他还总是穿套剪裁绝佳的条纹西装加背心,带着个祖传的"芜菁面的大盖表"。由于他从不运动--甚至连查案方法也尽量避免劳动尊体--所以体力不佳,宁可保留所有的精力给"小小的灰色脑细胞"。

  波洛似乎蛮以他奇特的外表为乐的。对所有的讽刺嘲笑、横眉相对、他都暗笑于心,还说这些笑话"提供了未来许多冬季的娱乐"。他对自己的外表倒也实话实说。在《校园疑云》中,他"准备推翻女校长(在这里是可敬可畏的布思德小姐)对穿老式尖鞋、蓄大胡子的老外可能怀有的狭隘偏见?quot;他可是赫尔克里·波洛,世人接受他,必须照单全收,包括他一切的堂皇外表。

  "秩序"对波洛来说就是一切。他的世界和专业,就是依秩序和方法而建立的。因此,他对他日常的工作和活动都有周全的组织和计划。他选择住在怀海芬(或白马)大厦,完全是因为喜欢它对称的格局。他的衣服一定得打理得整洁美观。还有,他雇用李蒙小姐,因为她效率佳,而且削瘦合度。

  当诸事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波洛就极为不快。在《阿卡迪亚牝鹿》这篇短篇小说中,波洛可恼了,因为他的美沙罗格拉兹牌名贵轿车?quot;机械表现不如预期完美。年轻的高薪司机未能修好它。"当有人建议他租辆车继续前进时,他吓坏了。"他的拉丁人式的节俭被冒犯了。租车?他已经有车了,而且还是名贵的车呢。"

  不可否认的,波洛的过分注重外表和整洁是一种可笑的虚荣心。他亲口对《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中的史宾司探长承认,他年纪虽大却没有灰头发,是因为"我用染发水细心照顾"。他在《艳阳下的谋杀案》中,下榻于迪逢海岸的乔利罗杰旅馆时,坚持头戴巴拿马帽,身穿一尘不染的白西装,只担心天气热得胡子垂下来,或染发剂流到领子上。

  波洛滥用英语的恶习也令人印象深刻。他把法文混在日常英语中用,《斯泰尔斯神秘案件》中,他就大声的说?quot;这儿有,一张桌子!(法文)---啊,我的朋友,住大房子不见得舒服。"他的句法也怪,而且常以父执身份对人说话。例如他一定要某些人,通常是年轻女姓,叫他"波洛老爹"(Papa Poirot),并常称呼他的工作伙伴为"mon ami"(我的朋友,法文)。更过分的是,他毫不谦虚,恶名远播,他不仅不以为意,还拿来与朋友开玩笑。

  波洛受到许多阶层及职业人士的爱戴。几十年办案下来,他与苏格兰场及当地警官的交情十分深厚。他自己曾是警察,又认识像詹姆斯·贾普警官及贝特探长等警官,警方乐于配合他,让他实时出入犯罪现场。他们对马普尔小姐可就没那么热诚了。波洛当然也有敌人,例如《ABC谋杀案》里的克罗探长,和《高尔夫球场的疑云》里的巴黎保安局的吉赫。然而,他的绩效不言自明,这些敌人也在他一长串的成功之下一一消失了。

  波洛既与权贵交往,因此经常出入最高级的餐厅旅馆(他的东方快车之旅可以证明),周旋于皇族巨富之间。由于他为上流社会办案无数,而且守口如瓶,所以他们连最敏感的问题也敢托负他,例如在《首相绑架案》中拯救麦克亚当首相,或在《蓝色特快上的秘密》中侦办露丝·凯特林谋杀案及找回火心红宝等等。他还与超级富豪沙他那先生,亨利·安卡特爵士,艾吉威勋爵,及赛门·李往来密切,并侦破了他们罪有应得的谋杀案。

  波洛朋友不多。他与乔治(他与他绝不是泛泛之交),李蒙小姐(她只把他看成老板而已),和侦探哥比先生(波洛有时用他当转包商)都熟,但他们都不能算是朋友。他与强尼.来思上校,贝特探长和贾普探长认识很久,也相处愉快,但他们也不算挚友。称得上是真正的朋友的只有三个人。

  亚瑞妮·奥利弗夫人算是其中一个。波洛很喜欢她,是他破了不少案的好搭档,两人无论是年纪或看法都十分接近。黑斯廷斯上尉与他更为要好。终波洛一生,他都对他忠心耿耿,热心记录他的生平要事。最后一个是薇拉·罗莎可芙女伯爵,是他唯一倾心的女性。 赫尔克里·波洛的故事改编为电影、舞台剧、电视剧后,变得更受欢迎了。他是克莉丝蒂笔下人物第一个搬上舞台剧演出的,那是一九二八年的"不在场证明"。此剧改编自《罗杰·艾克洛伊谋杀案》,由查理·拉夫顿领衔主演。三年后,"不在场证明"改编为电影,由奥斯丁·崔佛(没有胡子)主演,从此波洛又开了先例,成了克莉丝蒂笔下第一个跃上银幕的人物。四十三年后,改编克莉丝蒂小说最成功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得六项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1975,其中英格丽·褒曼获得最佳女配角)、英国影艺学院的十项提名(获得电影配乐奖及最佳男、女配角奖),以及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的"最佳改编电影奖",大为叫座。观众对饰演波洛的亚伯特·费尼的精彩表演,尤其念念不忘。"东方快车谋杀案"上映之后,掀起了一阵波洛怀旧热潮,此后不断有新编的波洛电影上映,直至今日波洛仍然活跃在荧屏和荧幕上。

看·克里斯蒂整理,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But...
  是丰富多采的!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找不着匿名
2 楼: Re:赫尔克里·波洛小传 03年08月21日14点40分


厉害!真的是研究透彻!由此可见,所有关于波洛的书你都读过,而且读的很有心得体会。佩服,佩服!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1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