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主题版区 > 推理动漫   【版主】:奈美惠,溟濛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主 题: 动画名词解释(人气:623)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1 楼: 动画名词解释 05年10月23日11点10分


OVA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OVA?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映带
  OVA在日本动画历史里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动画资讯志让经常会看见她的踪影。能够作为OVA的作品在首次推出时必定是未曾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才能称作为OVA。当哪些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作品再推出的录映带/LD/VCD等等就不能称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带/LD/VCD/DVD媒体,并不是单单当作录映带。

原画
  原画是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画面或是静画等,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因此有人译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较少用)。

动画
  将原画中的每个动作,依照分镜表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中间连贯的每张画面画在纸上的工作。最後将这些线条稿影印到赛璐珞片上,就可以进行上色的作业。也有人译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作画监督
  作画监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么?
  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色指定
  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为Painting, Finishing。根据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料号码,在赛璐珞片的反面进行涂色的工作。

音响监督
  音响监督 (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么?
  负责插入配乐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备、配音录制、混音工程的监督等等。

制作人
  制作人(Producer)的工作
  制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规划制作进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制作进度,寻找制作群/制作公司,对外争取出资者,同时必须和执行制作共同作业,以确保企划的每个元件都能按时并正确无误地组合在一块儿。

剧场版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车库组件",因为西方人惯将车库作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这种地方诞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们自行创作的作品,造型细致度是因人而异,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个。制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没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属都可以拿来做,因此自制或自己少量生产的模型才叫GK。 之後因为某些特殊成品很讨人喜欢,也就有了把它当成商品来出售的念头。卖著卖著,突然有天有两个家伙,他们同时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开始动脑筋复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当时可能是使用石膏之类的材料来当作模版来复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个一两次之后就面目全非啦。现在则是使用矽胶 (SILICONE)来作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极佳的弹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强多了,不过还是有其翻制数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产的塑胶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实心树脂,空心软胶,white metal (低熔点,软软的铅锡合金)数种,题材则多为动漫画或电影人物,在 HGA陈列的GK以实心树脂(最早的来源竟然是工业废料)的动漫画人物为主。(HB、Bastet (蓟)、THEO)

监督
  "监督"其实是日文的写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见的导演。日本ANIME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气氛风格的关键,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气氛转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设定、相同的画风与制作群,也会因导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风格。

角色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後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後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少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
  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警察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同人志一词源于日本,原本指的是“一群有着相同兴趣的人,共同创作自己的文艺著作,称为同人志”。也就是说,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将各自发表的文艺著作集结成册,不由商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而自己掏腰包印刷,在同好间流通者,均可称为“同人志”。

  后来由于日本动漫画电玩文化盛行,各当红作品在同好间大受欢迎的结果,“将商业作品加以改编,编制外传形式的漫画同人志”便逐渐成为同人界的主流,这类作品多半沿用商业作品的角色设计以及时代背景等设定,再依同人作家的喜好,创作出不同的故事。举个例子来讲,当同人作家看了某部作品,觉得男女主角的结局实在太悲惨了,于是便沿用原作者的设定,自己画了一篇让男女主角可以幸福在一起的结局,或者是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将原作中本来严肃的情节略加修改,结果反而变成了一篇令人喷饭的爆笑漫画,像这些都是属于同人界内最常见的“改编派”的外传形式同人志。

  COSPLAY

  “COSPLAY”,为“COS- TUME PLAY”的缩写。台译“角色扮演”,指的是借由穿上商业作品里各种角色的服饰,以扮演成商业作品中的角色,范围包括有动画、漫画、电玩、视觉系乐团以及台湾独有的布袋戏等等。角色扮演的兴趣,也是始于日本同人志即售会中,刚开始时,各社团的成员打扮成动漫画或电玩中的人物以吸引同好前来参观摊位,称为“看版娘”,而在同好间迅速引起了一股爆炸性的风潮,加入角色扮演行列的人数急速成长,到后来其人气度甚至与同人志即售会不相上下。

  但是到了后来,角色扮演已不再只是为了帮社团促销,反而转向以角色扮演的人为主流,打扮的出发点,则变成由于同好热爱各作品中的角色,借由角色扮演,让原本只存在虚幻世界的人物,能够出现在真实世界里,同时也使得自己能有置身于漫画世界中的错觉,过一过当漫画主角的瘾。 (编辑:一辉)



熟悉日本同人用语是接近此文化的不二法门,有些如“王道”、“萌え”可能已经广为人知,不过像是“腐女子”、“801”、“逸般人”到底所指为何,介绍后大家可能会惊叹,东洋同人文化的用语还真是包罗万象。


  逸般人——同人文化狂热者

  虽然发音相同,不过“一般人”指的是在同人文化当中,相对于御宅族(Otaku)属于不那么热衷的普通人;至于“逸般人”则是比御宅族还要狂热的一群人。也就是说,按照着迷的程度,逸般人大于御宅族大于一般人。另外,有些同人志上会载明“一般禁”,意思就是不适合非喜欢同人文化的人们欣赏。

  萌えVS.萎え——喜爱VS.厌恶

  “萌え”(发音moe)先前介绍过很多次,若是说明ACG的角色特征,指的就是属于发色鲜艳、大眼睛、无口的人物;若是口语化的用法,就是带有狂爱的意思,例如,“最终兵器少女萌え”就是形容非常喜欢“最终兵器少女”这部漫画。

  “萌え”在辞典上有植物发芽的解释、也有说是“燃え”(音同moe),即燃烧的意思,相反词为“萎え”(发音ie),指的是植物枯萎,带有讨厌、反感的味道,例如大小S当年曾说过她们不喜欢布袋戏,换成日文就是“布袋戏萎え”。

  约束——芭乐

  结局陈腔烂调,剧情千篇一律,用日文讲就是“约束”,换成台湾通俗的用法就是“芭乐”,“约束”与“王道”其实有一点关连,例如《游戏王》的惯有公式,就是主角游戏遇到敌人,过程可能有点居于弱势,但最后还是能用纸牌胜过对手。

  有冲突再以一惯的“伎俩”化解冲突,如此走向的故事可说是少年漫画的“王道”,像在《麻辣教师GTO》中,鬼冢英吉辅导学生的方式、最有名的如《七龙珠》的超级赛亚人变身等;看久了大家应该都知道结局,讲得好听些是王道,讲难听点就是“约束”、“芭乐”。

  腐女子——偏好BL动漫的女性

  “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子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漫画(即Boy Love,BL系)情有独钟的女性御宅族,通常是喜欢男同性恋动漫者的女性之间彼此自嘲的讲法。由于腐女子单从字面来看,总是带有污蔑的暗讽,所以若与对方不熟,中立一点的用法,多数人会用“同人女”来形容,听起来才不会觉得刺耳。

  801——男男爱漫画

  之前有说明过“やい”,是日文“山(やま∶yama)なし(na shi)、落ち(ち∶o chi)なし、意味(いみ∶imi)なし”各句第1个字母,即“男男爱”漫画语中(如“万有引力”),“没有高潮、没有结局、没有意义”的一惯公式,起因于日本新闻主播久米宏在一次节目中的谈话内容。

  在日本铁路西武线的电车中,有些车辆被编号为“801系”,一度还成为御宅族的朝圣地,并且登上铁道介绍的网页,非常有趣。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星辰之泪星辰之泪
2 楼: Re:动画名词解释 05年10月26日18点14分


我喜欢






   QQ:545360023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3 楼: Re:Re:动画名词解释 05年10月30日17点08分


【星辰之泪在大作中谈到:】

> 我喜欢
谢谢,很荣幸。如果还有什么遗落的内容,希望帮我加上。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站在推理的门口亦然
4 楼: Re:Re:Re:动画名词解释 05年12月13日05点25分


不错。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3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