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中国侦探   【版主】:推理之露,迷案纪实,吴谁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9个回复)
主 题: 《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人气:554)
 漂飘的族漂飘的族
1 楼: 《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7年12月22日12点33分




【作 者】颜剑飞著
【形态项】 144 ; 19厘米
【出版项】 海峡文艺出版社 , 1991
【ISBN号】 7-80534-339-X / I054
【原书定价】 $1.90
【主题词】推理小说 创作方法 创作方法 推理小说
【参考文献格式】颜剑飞著. 推理小说技巧散论.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1.



连接:http://elleys.ys168.com/ 自己下吧

《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前言:

  根在何方?

  人们普遍认为,侦探小说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并盛行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美,美国作家爱伦·坡(1809—1848)是侦探小说的鼻祖。一八四一年四月,爱伦·坡在他任编辑的《葛雷姆杂志》上,发表了《毛格街血案》。这篇小说的问世,标志了侦探推理小说的诞生。此后几年,他又陆续发表了四五篇侦探小说,主要的有《玛丽·罗热》、《金甲虫》、《窃信案》等。爱伦·坡的侦探小说虽然只有那么几篇,但却被世人誉为这类小说的嚆矢,并成为后世竟相仿效的范本,足见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跟爱伦·坡同时代的几位大作家的名著里发现侦探小说的踪迹。法国大仲马的畅销小说《基度山伯爵》,写的是复仇报恩的故事,主人公邓蒂斯的一系列机智、冒险、诡秘的行动,就明显地涂上一层侦探的色彩。英国小说大师狄更斯的《凄凉院》的主要情节,则是由一起凶杀案引出来的,从题材到结构,都不难寻觅到这类小说的萌芽。一八六八年,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发表了《月亮宝石》,被奉为英国侦探小说的创始之作。其故事情节之复杂,表现手法之多样,人物形象之丰满,堪称侦探小说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世人尊崇威尔基柯林斯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不是没有根据的。

  稍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短篇巨匠契诃夫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他写过一篇侦探小说《瑞典火柴》,有趣的是,小说一反常规,不是赞颂侦探机敏善断,而是嘲讽、挖苦那些主观、武断、任意推测的办案官员。这篇独一无二的侦探小说,虽然未能引起评论界的瞩目,但其艺术构思之巧妙,人物性格之鲜明,文笔之幽默,称得上是侦探小说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再往后,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英国文坛先后出现两位潜心于侦探小说创作的大师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前者以塑造福尔摩斯侦探形象而闻名于世,后者因描写了大侦探波洛而风靡全球。毫无疑问,他们是迄今为止世界文坛上最有影响的侦探小说作家。

  上述事例,均可证明,侦探小说的渊源出自欧美,根在西方。

  如此看来,东方似乎没有它的根,也找不到它的祖,中国的侦探小说自然是不折不扣的泊来货罗?然而,我却从东方的一部杰作里发现了侦探推理小说的雏形。

  这部杰作成书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比起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处女作《毛格街血案》,早问世整整一百五十年;而比起英国的侦探创始之作《月亮宝石》,至少先诞生一百八十个春秋。它就是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体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叙述贤官断案的故事就有六七篇,而《诗谳》、《胭脂》、《折狱》、《于中丞》等,乃是这类作品的上乘之作。

  《诗谳》写的是地方官周元亮英明断案的故事。周在审查一起移交来的杀人积案时,发现郡县给吴某定杀人罪,根据的只是某妇女被害现场拾到的一把标有赠吴某字样的诗扇。周认为证据不足,命令脱去吴某的死械。后经深入细致的调查,合乎情理的推想,周元亮终于逮住真正的凶手。民众惊佩其神断,有位乡绅向他请教破案之要领,周大人洋洋得意地说:“这是很容易明白的。贺氏被杀,是在四月上旬,那天夜晚,阴雨寒冷,扇不是急用之物,岂有紧要时携带扇子,反添累赘!可见罪犯有意嫁祸于人。以前,我曾在城南避雨,看到壁有题诗,其笔调与扇头诗很相似,所以推测是李生所作。真幸运,果然被我猜中了!”这是一则符合逻辑的推理。结案后,再由破案人从容地解析案情,以释众疑,这种结构安排,跟爱伦·坡的侦探小说的结构模式何其相似!再如《于中丞》,叙述于公路过城郊,遇见五六条汉子用一张小床轮流抬着一个病妇,送往夫家。于公从抬床人的神态、言谈和动作中,推测这伙人可能是盗贼。派人前往细访,果真是贼。人们无不叹服,于公解释说:“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大家都不留心。少妇躺在床上,怎能容许汉子把手伸到被子底下呢?看他们行走时换肩,样子沉重、吃力,还用手围护着,可见床里必有物品。再说病妇昏迷回家,该有女人在门口接应;但只有男人,见病妇也不惊问一声,必是盗贼无疑。”于公眼光之敏锐,联想之丰富,推测之准确,不是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那位从一根手杖推测出手杖主人的年龄、履历、性情以及他有一只心爱的狗的福尔摩斯大侦探吗?

  又如《胭脂》,我认为,它是蒲松龄老先生写得最好的一篇侦探推理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复杂多变,跌宕起伏;结构严密精致,奇巧不凡;叙述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而后面写闻学使施公从四五名嫌疑犯中辨别出一名杀人真犯那一节,尤其精采动人。施公事先在一间暗室的墙壁上涂上烟灰,然后把光着脊背、手沾煤烟的嫌疑犯们领入暗室令他们面壁而立,警告说:杀人者,”“不准乱动,神灵将在他背上写字。”

  后来,果真抓出杀人犯毛大。据施公说:“杀人者怕神灵写字,把背紧贴墙壁;往外走时,又用手遮护脊背,故杀人者背上必有烟灰。”这是运用犯罪心理学进行断案的一个典型例子。日本当代著名推理小说家森村诚一,写过一篇颇具特色的小说《残酷的视野》,其中有个情节:警长在被害人房间的窗帘后面安置一部摄影机,对着电车站站台,拍摄上下班乘车的人群。他说:“凶手心里有鬼,他一看,死者的房间一如往常,没有变样,一定要奇怪。在人群中时隐时现往这里瞧的人,肯定就是凶手。”真叫人惊讶,古代的中国闻学使施公和现代的日本警长,在辨别罪犯时所运用的心理分析法,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百年前,中国没有公安局或警视厅,自然也不会有警长、探长、警察之类的人物,把《胭脂》、《诗谳》、《于中丞》、《折狱》等作品称为侦探小说,似乎有点牵强附会。但从实质上看,施公、于公、周公、费公(《折狱》等郡县大人,本身就是警长、探长,也是法院院长,从听人报案,受理状文,录取证言,直至暗查私访,分析推断,量刑判决,不都是由他们个人承包了吗?他们是公、检、法的全权代表!因此,如果说爱伦·坡塑造的杜宾侦探这一形象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的前辈,那么,薄松龄描写的施公、于中丞等断案的贤官能人,便是杜宾侦探的东方先祖。

  然而,后来虽也出现记叙清康熙年间施仕纶断案遇险的《施公案》,颂扬宋仁宗时代包拯英明断案的《三侠五义》,讲述清光绪时期彭朋查断要案的《彭公案》,再往后,又有《刘公案》、《李公案》等等,但除了《三侠五义》中“包公审木匠”一节有点推理色彩,大都难于寻觅到侦探小说的踪迹。

  蒲松龄创造的英明善断的“古代探长”施公、于公,其子孙没能在东方传宗接代,繁衍生息,这不能不使东方人感到莫大遗憾!



……………



 后记

  就写作题材而言,推理小说描写的是刑事案件的发生和侦破过程。就写作目的来说,推理小说颂扬法制,抑恶扬善,帮助广大群众理解法律,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从这两方面看,推理小说无疑属于“法制文学”之列。关于“法制文学”,著名记者梁厚甫先生有言道:“文艺作家把法律的原理,注入群众的心中,使群众明白法制的重要性,因而产生社会上的制裁力量,令把法律拿在自己手中的人,不敢肆意妄为,这才是‘法制文学’的真义。”这话颇有见地,一语道破“法制文学”的性质和严肃的宗旨。

  作为“反映着社会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侦探推理小说,内容严肃,形式深受群众喜爱,理应受到尊重和提倡。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有些作者由于受到某些“严肃文学”家的歧视,做起此类小说,却理不直,气不壮,甚至不好意思署上自己的真名。有些读者读起封面标有“案”、“谜”之类的书,也未免有点羞羞答答,躲躲闪闪,怕人嗤笑情趣低下。在这种反常的社会心态的作用下,中国的推理小说长期在岩石缝中冒芽,在瓦砾地上生长,难怪老长不成大树。不过,有时我也会想起十年前通俗歌曲和歌手的命运。因为“通俗”老被某些人曲解为“庸俗”,一字之差,使得他们难于登上大雅之堂,当然也挤不进音乐家之林。如今,雨过天晴,状况大大改观。不是吗?有哪个大舞台、电视台没有通俗歌手的足迹和歌声?一九八六年全国举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青年歌手大奖赛,乃是通俗歌曲和通俗唱法得到群众,尤其专家承认的标志。于是我又想,何时在我国文坛上,出现一两位姓中国姓的“森村诚一”,高擎侦探推理小说的大旗,走上全国性的小说评奖会的领奖台上,那也许就是推理小说春天来临的信息。那时,说不定柯南道尔或阿加莎会漂洋过海,返回东方,在中国某个有福的人家投胎转世哩!

  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颜剑飞一九八八年四月于厦门大学


[此贴被漂飘的族于2007-12-22 12:36:53修改过]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如果你得知一个月后经销商那里会有一批新的柯维特跑车到货,你可以立即付给他1万元,给你自己预订一辆,并约定到货后以固定价格购买——比如说40万元。这样当车运到后你就有了一个买入期权。你有权利——而不是义务——以40万购入一辆车。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买入期权,你自然希望新到跑车的价格上升:如果车价上涨到45万元,以40万元买车的权利就值差不多5万元。而且,有了这样的期权,你的损失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车价只有35万元,你可以不要那1万元(专业上称为期权费),直接花35万元买车。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鹰眼案件终结者
2 楼: 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7年12月22日15点57分


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很值得一看。感谢楼主分享。呵呵。
好像中国的七八十年代曾经流行过这类的侦探作品。不管是小说或是电影,也常有这种公安题材的。要么是间谍。要么是侦破。不过之后的二十年。反而沉寂了下来。下海经商或经济特区类的题材开始盛行。这也是一种必然的变化吧。不过。确实还没到推理小说的地步。就像很多人说的。中国还没有推理文学。只有公案文学。中国的推理文学。还得靠大家慢慢建立吧。






 
 ___________你所犯下的案件.由我来终结!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幻画曦奥打开幻画的博客
3 楼: 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7年12月22日20点39分


顶一个,感谢楼主的分享。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我爱阿加莎打开我爱阿加莎的博客
4 楼: 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7年12月22日20点43分


太帮了,好帖啊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幻画曦奥打开幻画的博客
5 楼: 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7年12月22日22点27分


刚看了一下,发现作者实在泄了很多名著的底,从情节到诡计,无所不泄,慎看。这里提下我目前看到的(挑重要的说,因为作者实在泄了太多,长篇短篇,称得上不计其数了,大汗)——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海滨古宅险情(悬崖山庄奇案),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毛格街血案,希腊棺材之谜,奇特的被告,杀人双曲线,破戒裁判,五个钟表,巴叶的老太太(这篇梅格雷的案子,不知道是不是很有名,但如果看了却很可能对以后阅读阿加莎《藏书室女尸之谜》及东野圭吾《嫌疑犯X的献身》造成恶劣的影响),好些福尔摩斯的,一些亚森罗宾的。这家伙,不仅泄,还泄得异常严重,拿这些案子来反反复复地说,有凑字数的嫌疑。想想这是88年中国本土的研究,看之前实在期待太高了,郁闷。这个对初学者来说不错,可惜泄底太多,而且还都是些巨著,泄也就算了,还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泄,实在是对他无话可说。而对于已经中毒N年的推理小说迷来说又太浅显,基本都是废话,汗一个。:g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漂飘的族漂飘的族
6 楼: Re: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7年12月23日18点35分


【幻画在大作中谈到:】

>刚看了一下,发现作者实在泄了很多名著的底,从情节到诡计,无所不泄,慎看。这里提下我目前看到的(挑重要的说,因为作者实在泄了太多,长篇短篇,称得上不计其数了,大汗)——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海滨古宅险情(悬崖山庄奇案),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毛格街血案,希腊棺材之谜,奇特的被告,杀人双曲线,破戒裁判,五个钟表,巴叶的老太太(这篇梅格雷的案子,不知道是不是很有名,但如果看了却很可能对以后阅读阿加莎《藏书室女尸之谜》及东野圭吾《嫌疑犯X的献身》造成恶劣的影响),好些福尔摩斯的,一些亚森罗宾的。这家伙,不仅泄,还泄得异常严重,拿这些案子来反反复复地说,有凑字数的嫌疑。想想这是88年中国本土的研究,看之前实在期待太高了,郁闷。这个对初学者来说不错,可惜泄底太多,而且还都是些巨著,泄也就算了,还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泄,实在是对他无话可说。而对于已经中毒N年的推理小说迷来说又太浅显,基本都是废话,汗一个。:g

你果然是中毒太深啊!:d
泄密就泄密呗,这本书好不好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幻画是从看推理小说的角度来看啊?






  如果你得知一个月后经销商那里会有一批新的柯维特跑车到货,你可以立即付给他1万元,给你自己预订一辆,并约定到货后以固定价格购买——比如说40万元。这样当车运到后你就有了一个买入期权。你有权利——而不是义务——以40万购入一辆车。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买入期权,你自然希望新到跑车的价格上升:如果车价上涨到45万元,以40万元买车的权利就值差不多5万元。而且,有了这样的期权,你的损失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车价只有35万元,你可以不要那1万元(专业上称为期权费),直接花35万元买车。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无花果的klmy
7 楼: 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8年01月02日02点03分


看很多推理小说,实在没有时间。
一直希望能有人推荐一些好的。甚至是有人能把长篇缩成短篇更好,呵。
这本书比较对胃口。只是写的时间太早。
推门中人讲究不要泄密,哈哈,其实,文章有两种写法呀,前面写不泄密介绍、评论,后面把与泄密有关的内容写上。中间写上大字“后面揭底,请慎读”。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老蔡老蔡打开老蔡的博客
8 楼: Re: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文本... 08年01月02日10点06分


泄密是中国学者的传统风格,似乎他们不泄密就没有东西可写一样,前有曹正文,后有王安忆,改不了的臭毛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http://www.tuili.com
   |         .&______~^@^~______&.      @ 
  -- @ --      "w/YYYYYYYYYYYYYYYYYYY\w"    @@@ 
   |          Y--Y--Y-----Y--Y--Y      @@@@@ 
           p-p_|__|__|_____|__|__|_q-q   @@Y@@ 
 __________________[EEEEM==M==MM===MM==M==MEEEE]-______|_____  
             
推理之门 老蔡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kenshin宁微君打开kenshin的博客
9 楼: Re:Re: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 08年01月02日12点37分


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对于学者来说,他们研究的和我们想要收获的不是同一种东西

不过既然是在论技巧,就应该在看这个之前有所准备吧






梦醒人间看微雨,江山还似旧温柔
缪斯的花园:http://blog.sina.com.cn/freekenshin

新浪微博:http://www.weibo/freekenshin

宁微君
QQ:176261449
E-mail: cutthink@163.com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HiStory成天打打杀杀的烦不烦打开HiStory的博客
10 楼: Re:Re:Re:《推理小说技巧散论... 08年01月02日15点37分


谁说不泄密就没有东西可写

除开推理部分,谈谈小说的时代背景,一些零敲碎打的小插花、小知识

写评论就得这么写,不然有什么看头






他设的圈套都是人们一眼就能看破的圈套,他们总是这样说:“也太明显了,这圈套,不可能是真的。”所以他们也落入了圈套。 
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愿意讲真话的,因为这样容易些,没有编制谎言的压力。可以撒一两次谎,或者三四次谎,但不可能总是撒谎。这样,真相就会慢慢露出来了 。
“您到过里维埃拉么,乔治?”波洛问他的仆人。  “是的,先生,两年前,那时我在爱德华.弗兰普顿勋爵家做事。”    “可是现在,您是在赫尔克里.波洛这里做事了,多么快的进步啊!”
 不管怎么说,大海里总还是能捞到一根针的;在一大群沉睡的狗中,我总能够抬脚踩上一条的;如果向天上放箭,总会有一支箭掉下来,射中一所玻璃房子的。


    推    ,_  _  _,      
    门      \o-o/         ╲     │   │   │ ┬-┐  ─┬─┬─
    四     ,(.-.),       ┌───┐  │╲ ╱│  ─┼ │ /   ╲│ │╱
    大   _/ |) (| \_     ╱  │ ╲  │ ╳ │   ╱ │ ̄|   │ │ 
         /\=-=/\        ─┼─┐  │╱ ╲│  ╱│ˋ│       ─┴─┴─
    人    ,| \=/ |,        ╱  │  │   │   │  / ╳   ˊ│ˋ│ˋ
        _/ \  |  / \_     ╯  ┘  └───┘   │ / ╯╰   ╰─┘ 
    之      \_!_/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9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