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
|
|
6 楼:
Re:第六感请进,给你一个灌水的机会...
|
09年01月10日08点56分 |
【米田共和国国王在大作中谈到:】 > >知道你颇为沉迷笔迹学,所以特地点你的名了。 > >最近看《心理学导论》(就是入门必读那本),在简述里有这么一段 > >笔迹学 >笔迹学(GRAPHOLOGY)也是一种伪心理学。笔迹学家说,笔迹能反映人的个性特质。这似乎颇有道理。一些公司甚至还聘用笔迹学家进行特定岗位的人员选拔。但其中有很大的问题。检验结果证明,笔迹学家们所做的个性评价非常不准确,与标准个性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几乎为零。事实上,他们所做出的个性和工作绩效的评价与从未受过评价训练的大学生没有差别。 >在此需要说明,笔迹学的个性测试是失败的,但在真假笔迹的鉴定是成功的。 > >这个结论让我很惊讶。在我印象中,笔迹作为人们书写行为的结果,是能够投射出人们部分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的。能够因为这些“笔迹专家”的不科学的测试,就断定笔迹学是伪科学吗。 > > 科学家与伪科学家之间的重要区别 > >是否承认自己的无知,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心理学 伪心理学 >是方否通过提出和解决新的问题的方法进行知识创新? 是 否 >是否欢迎新的假说和方法? 是 否 >是否认为理论或假说需要进行验证? 是 有时是 >是否通过收集数据有系统地对概念进行验证? 是 否 >是否与自己的信念相左的论点寻找证据? 是 否 >是否采取客观的检验方法? 是 否 >是否在争论中使用实验的或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对 >观点进行论证? 是 否 >是否隐瞒或曲解对自己不利的数据? 否 是 >是否欢迎别人的批评? 是 否 >
汗~~~~~~~不算是沉迷吧,你用词感情色彩太重了……
这里说的笔迹学应该指笔迹心理学吧,历史上也有称之为笔相学的。它在欧洲大约有二百到三百年的历史,但实际上真正有科学(心理学)的介入的研究,是从19世纪才开始的,——这一点很好理解,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时间其实也并不长,我们津津乐道的老弗(弗洛伊德)的所谓理论基础,也只是一种假说而已。
我曾经说过,笔迹心理学在美国、在中国,是处于亚文化地位,就我的了解,这其中江湖骗子实在是太多了。即使在该学科受到一定承认的欧洲,笔迹心理学也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实验色彩。笔迹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基础上的衍生物,它的存在受到很多争论,还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这也是事实。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很多研究者工作性质比较独立,其研究结果受个人经验影响颇重,也不大可能得到足够理想的数据反馈。 但是以此来完全否定研究它的意义,第六感以为未免有些目光短浅,它时至今日,不要说笔迹心理学,就算是经济学都有人质疑其科学性,但是呢,该研究的还是会去研究。
导论中所说的“与标准个性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几乎为零”云云,我认为则是倾向性过于明显了,今时今日,恐怕只有报界的人才会有这种叙述技巧。
|
|

|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