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bt8274(玉藻)
|
|
7 楼:
Re:SOS 悬赏2000推币 寻求...
|
08年08月06日22点30分 |
【D Count在大作中谈到:】 > >我们学校的推理社正在预谋一个推理取证技术普及活动,准备向社员介绍一些比较普通的取证方法,在此寻求技术支持,所提供的技术最好简便易行,能在实验室进行的也可以,不过成本不能太高。 >这是首期寻求支持的三个课题: > >课题一:指纹检测。 >课题二:字迹比较。 >课题三:证物还原(烧毁的信件)。 > >如果大家有其他好的课题,也请提出来。 >每个课题给出最好方案的推友奖励2000推币(不除税)。 >在此表示感谢。
课题一 建议参考文泽尔的指纹鉴定杂谈,里面论述的非常全面。 截取了一段: >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种能够增强指纹显影的方法。在日常刑务中最常用到的,则是粉末显影法、碘(烟)熏显影法、502显影法和硝酸银显影法这四种。 >粉末显影法是由英格兰警方在1905年所研制出来的,它利用了手指分泌物同微小粉末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根据这种机理我们可以得知,此方法对新鲜指纹的显影作用要强于陈旧指纹:手指分泌物经过挥发扩散,其接触面残余量会变得越来越少,到达一个极限值之后,粉末显影法将不再生效。 >同理可推知,如果接触面本身易于吸收手指分泌物(如某些特殊的有机质表面),粉末显影法将会更快失效。 >常有的粉末显影物质如石墨细粉、磁性粉末、染色粉末、有机粉末、荧光粉末及热塑性粉末等,其最佳颗粒显影直径范围不尽相同,适用的环境也随之不同。 >我们经常在CSI剧集中看到的显影方法,很大一部分就是粉末显影法——也因此,蔡勒才经常在证物面前拿着一只小型的掸子(笑)。 >当然,碘(烟)熏显影法也在剧集中大量地被采用——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很多时候证物都被放进一只封闭的有机玻璃箱(并不是我知道这个箱子是有机玻璃箱,而是根据剧集里的玻璃表观特征给出的判断:如果这箱子是石英玻璃甚至刚玉玻璃,当然就更好些)里,然后通入一种白色的烟雾,指纹就随之慢慢显现出来。 >碘熏法是实际应用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利用碘单质易低温升华的特点,制造出颗粒气氛,而手指分泌物中的有机油脂成分和汗垢等会与碘蒸气中的微小颗粒产生粘附作用。此方法最常用于纸张、浅色较光滑墙壁、木制或竹制家具等接触面材质上的指纹显影。 >在碘熏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烟熏法,所用的显影物质不再是单质碘,而是使用诸如松香、樟脑、硝化纤维、特种蜡烛、煤油、金属镁、四氯化钛等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来显影。 >粉末显影法和碘(烟)熏显影法所用的原理相同,是利用了细小颗粒和手指分泌物之间的吸附作用。这两种方法不改变指纹物质的化学性质,故称之为物理显影法。 >与物理显影法相对应的,自然是化学显影法。 >硝酸银显影法几乎和指纹鉴定法同时产生(1891):一个常识,汗液中含有盐分——这意味着手指分泌物中含有氯离子,其可在水溶液中和一价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这些沉淀在阳光或紫外线等强光的照射之下很快分解为氯气和棕黑色的银粉,并借此显现指纹。在显影过程中,纹线之间的区域也因溶液作用而逐渐变深,对比效果渐渐丧失。因此,必须控制好光照强度和显影时间,以避免过度反应。古德和莫里斯尝试用甲醇来代替水作为溶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硝酸银显影法的致命缺点是:在潮湿接触面上,氯离子极易发生扩散,从而导致显影过程失效。 >另外,由于此法的操作繁琐,光分解反应过于敏感以致不易控制,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502显影法是化学显影法中的后起之秀,此法在1978年由日本警方首次采纳,八二年后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目前流行的熏显法为加湿、加湿加温及真空熏显(加温及加湿的缺点在于,在液态情况下(即使是小液滴),由于扩散等原因,手指分泌物易与接触面分离;加温同样导致扩散速度加快——这就间接降低了鉴定灵敏度)等。“502”即我们通常所用的502胶,其主要成分是阿尔法氰基丙烯酸乙酯,并有少量苯二酚及二氧化硫等阻聚剂。502胶中的有机单体能够在水及弱碱的作用下发生阴离子型聚合并生成固体聚合物,从而实现指纹显影。其优点为反应易于控制,基本不发生扩散干扰,检验成本低,灵敏度较高;缺点是502胶的挥发物具有毒性,长期在此气氛中进行鉴定工作对警务人员的健康影响很大。 除了以上两种化学显影法之外,尚有茚三酮显影法、PD显影液法、DFO显影液法等特种显影法。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物理显影法和化学显影法的共通点在于,这两种方法都在手指分泌物的显示上着手,力图对分泌物中已有成分进行强化并使之可视:因此,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如果指纹过于陈旧,接触面上残留的手指分泌物太少,则很难实现显影过程。对于陈旧指纹的显现而言,化学显影法普遍优于物理显影法(因其通过化学反应对手指分泌物进行了加强),但灵敏度最高的DFO显影液法,其极限显影范围也仅是10ng左右(化学显影法所需的手指分泌物量一般在100到200ng的范围内)。 >当手指分泌物无法直接和显影物质相接触时,以上两种显影法就毫无用武之地了——比如被密封粘入两块玻璃之间的指纹。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到光学显影法。 >光学显影法主要分为三种:普通光线法、紫外线法以及新兴的激光法。 >普通光线法,主要是利用日光、镁光灯、蓝光灯甚至可调波长光源来照射可能存在潜在指纹的证物。由于手指分泌物的附着,接触物表面会形成凹凸不平的区域,通过适当调整入射光的属性(光强、波长、入射角等),便可由反射光的回馈情况来确定潜在指纹,并拍照留存以便深入分析。 >紫外线法,是利用了手指分泌物经过荧光试剂处理(一般是荧光喷雾:其主要成分可以是蒽粉、硫化锌、曙红、8-羟基喹啉、邻氨基苯甲酸等;若非陈旧指纹,甚至直接使用紫外线(或激光)照射即可产生荧光现象)之后,能在紫外线的激发之下发出荧光的特性。该方法应用极为普遍,在各类影视作品或小说中也常被提及——大家所熟悉的一幕:警务人员在对现场的某面墙壁进行喷雾处理之后,光上灯,再拉上房间里的窗帘;然后,打开一盏紫外线灯,原本看不到的指纹,就以荧光的形式显现出来了。 >激光法,是利用了激光光能强的特点:即使残余的手指分泌物的量十分少,也能够被激光激发并发出荧光。因此,激光法常常被用在针对陈旧指纹的显影上: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利用此法成功对一枚残留了四十余年的潜在指纹进行了显影。激光法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实际应用之后,取得了大量惊人的成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激光法与化学显影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让显影所需的手指分泌物下限大大降低,从而提高现场指纹的采集成功率,针对特殊疑难指纹(过于陈旧的指纹、被“污染”过的指纹、重叠指纹等)的分析也成为了可能。 >其它的指纹分析法,还有高灵敏度的真空金属镀膜显影法(利用金属镉)以及SPR法(利用灰色二硫化钼在磺基丁二酸盐水溶液中形成的悬浊液)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如果只是普通实验室,可以实践紫外法(有条件的可以选用各种荧光剂),碘熏法,固体粉末法(建议碳粉,有磁性粉末当然最好),502法,这些都是用生活中的材料就可以实现的,而且代价不贵,效果也不错。 碘熏法其实是非常便利和有效的,尤其对于新鲜指纹,效果非常明显,可以用手抓抓头发,然后再按压指纹,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试验效果。碘粒可以吸附在硅胶表面,这样增大表面积,可以加快熏染时间。必要时可以用电吹风加热。这种方法适用于被检样品能够放入碘缸内的;较大样品可以自制碘熏吹管,使碘蒸汽熏染待检物,碘熏管可以用大号试管,玻璃棉,氯化钙等干燥剂自己临时制备,使用时将口靠近待检物,加热底部,使蒸汽溢出。效果会略微逊色于碘缸。 其它应该没有太多难度,按照资料书籍可以很容易复制。
课题二 笔迹鉴定,这是一个很麻烦的实验,牵涉到的东西很多,很多方面牵涉到经验,而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东西。 我能提醒的就是,作为笔迹比较,需要良好的字迹样本,包括正式样本和非正式样本,也就是特意要求书写的字迹和生活中非特意的字迹样品。 一般而言,尽量选用同一条件的样本,即相似的书写工具和纸张。被检人听写可疑文书中的用词,而不可以让被检人再次看到目标文档。为了避免被检人伪造笔迹,可以通过谈话,中止书写,并随时更换纸张,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增加其连续伪装的难度。 当可疑文书和字迹样品变化差异较大时,注意非惯手的字迹样品鉴定。精神障碍或者毒品成瘾者的笔迹鉴定会由于其精神状态造成偏差,故必须获取不同时间段的样品,使鉴定,尽可能准确。 至于怎么样辨认笔迹同一性,这个相对比较难以用文字表达,可以在大量文档对比下,摸索。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再详细讨论。
课题三 痕量证物,被焚毁纸张的识别。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啊,如果都能识别出来,警察的工作就容易多了。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课题啊。要尽可能的保证证物完整,应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使样品档案熄灭或焚尽。尽可能地不触及文件纸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用化学法,照相还原法(计算机技术),以及最常用的光学显影法。 光学显影法比较适合实验室操作,尤其是红外法,只要保持文件完整,往往可以辨读出字迹。不过说的容易,实际操作还是比较困难的。希望你们能成功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经验的。
希望你们试验成功啦,记得下次附上你们试验的照片阿
|
|

|
如果不能打开黑箱的话,真相未必只有一个
当推理不再有效的时候,科学将替代神探的位置
QQ:272599813

妖狐玉藻,技术型推理迷,喜欢植物,欢迎骚扰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