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谜(月之谜)
|
|
1 楼:
代数推理题怎么解 原作:陕西永...
|
04年09月25日14点43分 |
代数推理题怎么解 陕西永寿县中学 特级教师安振平
数学是“教会年轻人思考”的科学, 针对代数推理型问题, 我们不但要寻求它的解法是什么, 还要思考有没有其它的解法, 更要反思为什么要这样解, 不这样解行吗?我们通过典型的问题, 解析代数推理题的解题思路, 方法和技巧. 在解题思维的过程中, 既重视通性通法的演练, 又注意特殊技巧的作用, 同时将函数与方程, 数形结合, 分类与讨论, 等价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的解题训练过程当中. 例1设函数 ,已知 ,时恒有 ,求a的取值范围. 讲解: 由 , 从而只要求直线L不在半圆C下方时, 直线L 的y截距的最小值. 当直线与半圆相切时,易求得 舍去). 故 . 本例的求解在于 关键在于构造新的函数, 进而通过解几模型进行推理解题, 当中, 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显示了解题思维转换的灵活性和流畅性. 还须指出的是: 数形结合未必一定要画出图形, 但图形早已在你的心中了, 这也许是解题能力的提升, 还请三思而后行. 例2 已知不等式 对于大于1的正整数n恒成立,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 讲解: 构造函数 ,易证(请思考:用什么方法证明呢?) 为增函数. ∵n是大于1的 正整数, 对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恒成立,必须 , 即 这里的构造函数和例1属于同类型, 学习解题就应当在解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逐类旁通, 举一反三, 总结一些解题的小结论. 针对恒成立的问题, 函数最值解法似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同法, 请提炼你的小结论. 例3 已知函数 在区间[-b,1-b]上的最大值为25,求b的值. 讲解: 由已知二次函数配方, 得 时, 的最大值为4b2+3=25. 上递增, 上递增, . 关于二次函数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门话题, 值得读者在复课时重点强化训练. 针对抛物线顶点横坐标 在不在区间[-b,1-b], 自然引出解题形态的三种情况, 这显示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解题当中的充分运用. 该分就分, 该合就合, 这种辨证的统一完全依具体的数学问题而定, 需要在解题时灵活把握. 例4已知 的单调区间; (2)若 讲解: (1) 对 已 知 函 数 进 行 降 次 分 项 变 形 , 得 , (2)首先证明任意 事实上, 而 . 函 数 与 不 等 式 证 明 的 综 合 题 在 高 考 中 常 考 常 新 , 是 既 考 知 识 又 考 能 力 的 好 题 型 , 在 高 考 备 考 中 有 较 高 的 训 练 价 值.. 针对本例的求解, 你能够想到证明任意 采用逆向分析法, 给出你的想法! 例5 已知函数f(x)= (a>0,a≠1). (1) 证明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P( )对称. (2) 令an= ,对一切自然数n,先猜想使an>n2成立的最小自然数a,并证明之. (3) 求证: ∈N). 讲解: (1)关于函数的图象关于定点P对称, 可采用解几中的坐标证法. 设M(x,y)是f(x)图象上任一点,则M关于P( )的对称点为M’(1-x,1-y), ∴M′(1-x,1-y)亦在f(x)的图象上, 故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P( )对称. (2)将f(n)、f(1-n)的表达式代入an的表达式,化简可得an=an猜a=3, 即3n>n2.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设n=k(k≥2)时,3k>k2. 那么n=k+1,3k+1>3·3k>3k2 又3k2-(k+1)2=2(k- )2- ≥0(k≥2,k∈N) ∴3n>n2. (3)∵3k>k2 ∴klg3>2lgk 令k=1,2,…,n,得n个同向不等式,并相加得: 函数与数列综合型问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针对本例,你能够猜想出最小自然数a=3吗? 试试你的数学猜想能力. 例6 已知二次函数 ,设方程 的两个实根为x1和x2. (1)如果 ,若函数 的对称轴为x=x0,求证:x0>-1; (2)如果 ,求b的取值范围. 讲解:(1)设 ,由 得 , 即 , 故 ; (2)由 同号. ①若 . 又 ,负根舍去)代入上式得 ,解得 ; ②若 即4a-2b+3<0. 同理可求得 . 故当 对你而言, 本例解题思维的障碍点在哪里, 找找看, 如何排除? 下一次遇到同类问题, 你会很顺利的克服吗? 我们力求做到学一题会一类, 不断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例7 对于函数 ,若存在 成立,则称 的不动点。如果函数 有且只有两个不动点0,2,且 (1)求函数 的解析式; (2)已知各项不为零的数列 ,求数列通项 ; (3)如果数列 满足 ,求证:当 时,恒有 成立. 讲解: 依题意有 ,化简为 由违达定理, 得 解得 代入表达式 ,由 得 不止有两个不动点, (2)由题设得 (*) 且 (**) 由(*)与(**)两式相减得: 解得 (舍去)或 ,由 ,若 这与 矛盾, ,即{ 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3)采用反证法,假设 则由(1)知 ,有 ,而当 这与假设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 关于本例的第(3)题,我们还可给出直接证法,事实上: 由 得 <0或 结论成立; 若 ,此时 从而 即数列{ }在 时单调递减,由 ,可知 上成立. 比较上述两种证法,你能找出其中的异同吗? 数学解题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 学会反思才能长进. 例8 设a,b为常数, :把平面上任意一点 (a,b)映射为函数 (1)证明:不存在两个不同点对应于同一个函数; (2)证明:当 ,这里t为常数; (3)对于属于M的一个固定值 ,得 ,在映射F的作用下,M1作为象,求其原象,并说明它是什么图象. 讲解: (1)假设有两个不同的点(a,b),(c,d)对应同一函数,即 与 相同, 即 对一切实数x均成立. 特别令x=0,得a=c;令 ,得b=d这与(a,b),(c,d)是两个不同点矛盾,假设不成立. 故不存在两个不同点对应同函数. (2)当 时,可得常数a0,b0,使 = 由于 为常数,设 是常数. 从而 . (3)设 ,由此得 在映射F之下, 的原象是(m,n),则M1的原象是 . 消去t得 ,即在映射F之下,M1的原象 是以原点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本题将集合, 映射, 函数综合为一体, 其典型性和新颖性兼顾, 是一道用“活题考死知识”的好题目, 具有很强的训练价值. 例9 已知函数f(t)满足对任意实数x、y都有f(x+y)=f(x)+f(y)+xy+1,且f(-2)=-2. (1)求f(1)的值; (2)证明:对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t,恒有f(t)>t; (3)试求满足f(t)=t的整数t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讲解 (1)为求f(1)的值,需令 令 . 令 . (2)令 (※) . 由 , , 于是对于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t,恒有f(t)>t. (3)由※及(1)可知 . 下面证明当整数 . (※)得 即 ……, 将诸不等式相加得 . 综上,满足条件的整数只有t=1, . 本题的求解显示了对函数方程f(x+y)=f(x)+f(y)+xy+1中的x、y取特殊值的技巧,这种赋值法在2002年全国高考第(21)题中得到了很好的考查. 例10 已知函数f(x)在(-1,1)上有定义, 且满足x、y∈(-1,1) 有 . (1)证明:f(x)在(-1,1)上为奇函数; (2)对数列 求 ; (3)求证 讲解 (1)令 则 令 则 为奇函数. (2) ,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 而 本例将函数、方程、数列、不等式等代数知识集于一题,是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范例. 在求解当中,化归出等比(等差)数列是数列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