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8个回复)
主 题: 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关专业的网友赐教!(人气:856)
 心碎地绝情昵称的限制打开心碎地绝情的博客
1 楼: 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关专业的网友... 04年08月13日01点48分


1.有关慢性中毒,有传闻说某些物质只要控制了量,骗人吃下了,就能让服毒的人的死亡时间精确到分,那可行吗?另外如果真的有这样子的物质,能不能介绍一下,外观,形态,味道等。
2.关于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如果同时吃下了A物质和B物质,就没事,但是单独服用A物质,就会在一定时间内死亡,这现实中可行吗,(这时候B物质称为俗称解药)
3.关于胶囊下毒,就是罪犯把剧毒放在胶囊里,然后制造不在场证明……这种可行性又多大,解剖能发现这种手法么?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古畑任三郎鲁宾虚
2 楼: Re: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关专业... 04年08月13日09点35分


【心碎地绝情在大作中谈到:】

>1.有关慢性中毒,有传闻说某些物质只要控制了量,骗人吃下了,就能让服毒的人的死亡时间精确到分,那可行吗?另外如果真的有这样子的物质,能不能介绍一下,外观,形态,味道等。
可以,因为人体中有些物质的含量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只要知道了反应速度,并且控制其含量,精确到分是可以的。但这时间不能很长,比如说十几分钟,如果是你所说的慢性中毒,半年以上那种,精确到分是不可能的。

>2.关于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如果同时吃下了A物质和B物质,就没事,但是单独服用A物质,就会在一定时间内死亡,这现实中可行吗,(这时候B物质称为俗称解药)
可以啊,阁下化学里面的中和反应学过吗?


>3.关于胶囊下毒,就是罪犯把剧毒放在胶囊里,然后制造不在场证明……这种可行性又多大,解剖能发现这种手法么?
可行性很大,解剖时发现不了,因为胶囊的成分是淀粉,人体本来就有。但是可以通过推理发现。






最为复杂和神奇的乃是人性。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shbt8274玉藻打开shbt8274的博客
3 楼: Re:Re: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 04年08月14日11点10分


【古畑任三郎在大作中谈到:】

>【心碎地绝情在大作中谈到:】
>>
>>1.有关慢性中毒,有传闻说某些物质只要控制了量,骗人吃下了,就能让服毒的人的死亡时间精确到分,那可行吗?另外如果真的有这样子的物质,能不能介绍一下,外观,形态,味道等。
>可以,因为人体中有些物质的含量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只要知道了反应速度,并且控制其含量,精确到分是可以的。但这时间不能很长,比如说十几分钟,如果是你所说的慢性中毒,半年以上那种,精确到分是不可能的。
药代动力学是我最差的学科之一了,本来不想说的(说了也只是胡说),你可以根据公式推断出相应的起效时间,但是误差很大,而且不排除个体差异(这个因素差异极大)。我能做到的精确到分的有2种情况,一种精确在服毒的那一分钟,第2种这种药已经在被害者身上使用过多次,如安眠药,我可以按例类推。如果是其他的情况,就必须冒一定的风险了。
另注:我不是科班出身,对于药物的了解很不全面,也许有我不了解的有效的药物。
>>2.关于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如果同时吃下了A物质和B物质,就没事,但是单独服用A物质,就会在一定时间内死亡,这现实中可行吗,(这时候B物质俗称解药)
>可以啊,阁下化学里面的中和反应学过吗?
确实有这样的特效药存在,不仅仅限于酸碱中和。我知道比较多的在于一些氧化还原的例子或者是酶系毒物的例子。但也不至于有武打片里的解药那么神奇。

>>3.关于胶囊下毒,就是罪犯把剧毒放在胶囊里,然后制造不在场证明……这种可行性又多大,解剖能发现这种手法么?
>可行性很大,解剖时发现不了,因为胶囊的成分是淀粉,人体本来就有。但是可以通过推理发现。
我没有解剖过这样的尸体,本来没有发言权,但是根据经验猜测,很难排除不残留胶囊残片的可能。这个还是个体差异,也有一点运气的成分。也可以根据药代倒推,不过不太用就是了。






如果不能打开黑箱的话,真相未必只有一个
当推理不再有效的时候,科学将替代神探的位置
QQ:272599813


妖狐玉藻,技术型推理迷,喜欢植物,欢迎骚扰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无风起浪wfql1949
4 楼: Re: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关专业... 04年08月18日01点20分


【心碎地绝情在大作中谈到:】
>1.有关慢性中毒,有传闻说某些物质只要控制了量,骗人吃下了,就能让服毒的人的死亡时间精确到分,那可行吗?另外如果真的有这样子的物质,能不能介绍一下,外观,形态,味道等。
****精确到分一般来说不可能,尤其是慢性中毒。如果你来个急性的当然可以,精确到秒也有可能,呵,比如氰化物,吃了就死掉。而那些慢性的,过程太长,影响因素太多,不易控制。
>2.关于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如果同时吃下了A物质和B物质,就没事,但是单独服用A物质,就会在一定时间内死亡,这现实中可行吗,(这时候B物质称为俗称解药)
****这种没有听说过,或许会有吧。不过,很多情况下不易办到,两种物质的中合或相克是需要时间、空间、充分混合等条件的,在这些条件不能完美无缺的达到时,那A毒就已经开始发生作用了。以前听说的某些药物与乙酰胆碱有相似的作用,相互争人体的受体,这种过程中如果同时服用相克的药物,我想可以抑制这种作用吧。没有试过,但我想不会完全没有反应。
>3.关于胶囊下毒,就是罪犯把剧毒放在胶囊里,然后制造不在场证明……这种可行性又多大,解剖能发现这种手法么?
****造不在场的证明可以呀,你放在一大瓶药中一粒,总有一天你的目标要吃到那一粒。呵呵。解剖很难发现“手法”,解剖看的是尸体,尸体对“手法”较少反映出来。只要解剖发现有药物中毒,然后警察来查就有可能发现“手法”。






因为我非常关心活着的人,所以才会去研究死去的人。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Kato匿名
5 楼: Re:Re: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 04年08月19日17点35分


操作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吧

楼主的感觉像真要犯案似的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阿探天才·幻·蝴蝶
6 楼: Re: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关专业... 04年08月21日12点46分


2 我知道,有些药物会相互抵冲,也可以说是以毒攻毒,应该可以D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可乐风暴噢~浪漫的薯条~
7 楼: Re:Re: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请有... 04年08月24日00点11分


以毒攻毒危险性大一些吧






 + 請別再次拿我當作殺人工具 +
 +                            +
 +    企鵝編號360691828       +
 +                            +
 + 敲門的時候勿忘喊“推友”~  +
 +        否則不開門。。      +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60984444三昧真火
8 楼: Re:Re:Re:关于下毒的一些疑问... 04年08月27日12点06分


化学是最为精确的东西了,
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定的条件的不能都认为能.
同时服下两种不会中, 也是有可能的哦.
比如大量的海鲜不能和维同服可以给些启示的吧
不能的话没救了了了!
第三个问能不能说的明白些.
悟性下呀.
不过可不要真的用真人作实验的.
可以用白鼠的.
先这样了.






止戈

两只鸽子从你名字中间
飞上了蓝天
那些惊慌失措的面孔
在法律空白处与你相见恨晚
请原谅我们学习,成长的过错
请勾兑的针牵动关系的线
在光头和长发间无孔不入
你仍是站在法官和罪犯之间的中间人
风水的手天意的手
折开证据随意组合的手
移动条款的嘴淡化关键词的嘴
带着绳索,尺度,账号
把那些冤魂从鬼门关拉回来
鱼儿在法律的网眼中
自由地进进出出
想起您他们会心一笑
风和浪不过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余下来最好是停止干戈
因为即使是鱼死了
但网
没必要非破不可。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shbt8274玉藻打开shbt8274的博客
9 楼: Re:Re:Re:Re:关于下毒的一... 04年08月28日22点05分


【60984444在大作中谈到:】

>化学是最为精确的东西了,
>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定的条件的不能都认为能.
>同时服下两种不会中, 也是有可能的哦.
>比如大量的海鲜不能和维同服可以给些启示的吧
>不能的话没救了了了!
>第三个问能不能说的明白些.
>悟性下呀.
>不过可不要真的用真人作实验的.
>可以用白鼠的.
>先这样了.
你的比如我试过了,不知道这个大量怎么算,反正我没事,也许是我吃得还不够多吧。维生素C还原砷是吧,我对这个说法一直持怀疑态度。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如果不能打开黑箱的话,真相未必只有一个
当推理不再有效的时候,科学将替代神探的位置
QQ:272599813


妖狐玉藻,技术型推理迷,喜欢植物,欢迎骚扰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8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