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思考(安静的思考)
|
|
1 楼:
英国谍报机构纵览
|
03年01月06日22点33分 |
陆军情报局
该局共分12个部门,主要部门有4个,兹分别介绍如下:
1. 陆军情报局第5处(MI—5),又称英国保安处,属内政部管辖,是一个反情报与反间谍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国内安全,防止破坏。
该处成立于1909年。
英国经过布尔战争磨难后,深深认识到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一支精明强干的情报队伍,则必然遭受失败。于是在1909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情报机构。刚开始,它属于政府部门,人员多为文职,它的任务是窃取外国机密和包围本国机密。
英国新成立的情报机构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负责两个不同领域的工作:国外和国内。国内部分由弗农·凯尔上尉组建。这就是军情5处的由来。它正式成立于1090年,凯尔是第一任处长。当时凯尔上尉只有一个人,一个小房间做办公室,没有助手,也没有足够的经费。
30年代中后期,军情5处人员大增。至1939年,凯尔上尉已升为少将,而手下各种身份、兼职或专职的情报人员将近6000人。
1939年10月14日,德国U47号潜艇在英国斯卡帕弗洛军港突然浮出水面,用鱼雷击沉了英国海军“皇家橡树”号战舰,舰上828名官兵遇难身亡。事件发生后,举国哗然。谴责声纷纷涌向军情5处,弗农·凯尔爵士被迫辞职。
1940年11月,戴维·皮特里爵士继任军情5处处长。
在二战期间,军情5处主要的武器之一是第二个“外侨登机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实行的是“外侨限制法案”),它规定在英国的所有外国人都必须到政府那里登记注册。报到的外国人有7.4万人,任何有丝毫嫌疑的人都被置于军情5处的监视之下。“外侨登记处”使得那些妄图在英国进行间谍活动的外国人受到严格的监视和束缚。
二战期间,军情5处最出色的工作之一便是和“双十委员会”密切配合,几乎全部掌握了纳粹派入英国的间谍网,成功地控制并拟用他们进行了情报与反情报工作。在整个战争期间约有120名双重间谍在为军情5处服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职能则是防谍保安,防止他国——主要是共产党国家——的情报间谍活动。
军情5处被规定不享有警察的权力,不能进行人身搜查和逮捕,如需搜查和逮捕,必须同伦敦警察厅进行。该处搜集到有关别国渗透和颠覆的情报,必须呈交国防部。
军情5处总部设在伦敦梅弗尔区柯尔曾大街一座八层楼的大厦里。总部存放着大约200万人的档案。它的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的姓名均保密。现有工作人员约1500人。
1. 陆军情报局第6处(MI—6),又称秘密情报处。主要负责在国外进行情报间谍活动,如打入敌对国的组织内部进行策反、招募等。总部设在伦敦威斯敏斯科桥南边一幢20层楼内,对外称“政府电信局”,该处由外交部控制。
军情6处与军情5处同时于1909年成立,第一任处长是皇家海军上校曼斯菲尔德·卡明,后来扩展为秘密情报局。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军情6处经历了组织上和行动上一系列不幸灾难。1939年11月9日,在荷兰边境小镇芬洛,两名英国高级情报官亨利·史蒂文斯少校和佩恩·贝斯特上尉,轻易被德国党卫队欺骗并劫持。军情6处从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渠道。
在当时,情报的搜集主要是由驻外情报站来提供。这些材料送回伦敦后,总部人员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后,分发给各“用户”——陆海空三军。芬洛事件后又遇上财政困难,军情6处陷入了混乱不堪的局面。
1940年5月,德国的闪电战使英国不得不关闭了在欧洲的各个情报网,军情6处只剩下在中立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情报站。
军情6处第二任处长辛克莱海军上将在任职14年之后,于1939年11月4日因患癌症去世,随即由其副手斯图尔特·孟席斯接任。面对困境,孟席斯毅然抛弃传统的刺探情报观念,把目光投向了刚刚接管过来的政府密码学校,决心依靠对密码学校的利用,从截获和破译德国电报中获取情报。他果然如愿以偿,布莱切利庄园破译人员获取的“厄尔特拉”(超级机密)为英国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奇勋。
丘吉尔担任首相后,情报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大量才华出众和有献身精神的年青人,从大学、从伦敦商业界、知识界纷纷应召加入秘密情报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爆发后,英国从监狱释放了不少偷窃技术高超的保险柜撬窃犯等刑事犯罪分子,要他们为盟军服务。其中大多数人获准参加突击队;少数人参加军情6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制锁、橇保险箱和爆破。这看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时对策,因为按英国招收间谍的穿透标准来看,理想的间谍是一个出身于上等社会、有经济收入、性格开朗的年轻人。他必须受过比一般人稍高的教育,英俊、勇敢、顽强、比较冷静和客观,一如银幕上的“007”詹姆斯·邦德。因此,英国的间谍机构历来都重视从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世界名牌大学中招收间谍。
1930年以来,军情6处内曾设有一个专门从事破坏和颠覆活动的D处。1940年7月22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命令,新成立的特别行动属将D处接管。特别行动属的任务是在海外进行破坏性活动。特别行动属由英国经济战争部部长休·道尔顿博士组建,不久,又由弗兰克·纳尔逊爵士接替道尔顿。
1942年5月,特别行动属组织参与了暗杀纳粹党卫队保安局局长赖因哈德·海德里希的事件。1942年5月27日,海德里希在捷克被暗杀,这次行动引起了德国法西斯分子百倍的疯狂报复。单在布拉格就有1万多人被捕,至少1300人被杀。最野蛮的暴行发生在利迪斯村,这个位于布拉格附近的小村庄,环境宁静优美,村里的红瓦房围着一座古老的巴罗克式教堂,恍如世外桃源。一天夜里,党卫队突然包围了村子,全体村民不管男女老幼都被集中起来。党卫队以村里曾有村民掩护过暗杀者为由,把村民中16岁到70岁的男人通通枪毙,将妇女儿童全部用卡车送进集中营,然后一把火将整个村庄的房屋烧毁。
特别行动属确实值得称赞的成绩,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其特工人员非常成功地拖住了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延误了他们抵达沿海地区的时间。
1.陆军情报局第8处(MI—8),专门负责通信情报工作,检查和翻译外国电文,以及破译外国密码。
2. 陆军情报局第11处(MI—11),负责心理战宣传工作。
纵观英国陆军情报局机构,军情5处和军情6处可谓核心骨干,但长期以来,军情5处和军情6处明争暗斗。军情6处阻碍军情5处在6处内侦察叛徒、间谍。最轰动的便是苏联间谍菲尔比事件。
苏联间谍菲尔比担任了军情6处9科科长,这个科从事针对共产党和苏联的反间谍工作,军情5处多次要缉拿菲尔比,但在军情6处的阻扰下,最终被菲尔比潜逃回苏联。
对军情6处出的岔子,军情5处抱着嘲笑的态度。不幸的是,军情6处又屡出岔子。
1956年,发生了“蛙人事件”,使军情6处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克雷布海军中校是皇家海军一位最优秀的水下破坏专家。1956年4月,他潜入普茨茅斯港,在苏联“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附近执行秘密任务,这条巡洋舰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来英国访问。克雷布却在水底失踪了,结果在议会中引起轩然大波。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十分生气,认为这是对他个人政治家品格的侮辱。
英国秘密情报局立即声明,克雷布不是他们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并相当愚蠢地向报刊吹风,暗示他可能是个无固定职业的为美国人服务的特工人员。还有几个安全官到克雷布最后住过的普茨茅斯地区的一家旅馆,做贼心虚地撕去了旅客登记簿中写有旅客名单的一页纸。结果弄巧成拙,事情搞得更糟了。
最后,海军部正式宣布:“据信克雷布海军中校在试验某种水下器材时,死于苏联巡洋舰停泊地附近3英里的地方。”
“蛙人事件”令英国政府相当尴尬,恼羞成怒之下立即对情报界大改组,怀特爵士被任命为军情6处新处长。
军情6处固然有不少失误,被军情5处抓住大做文章,但军情5处在清除自己内部奸细时也不见得雷厉风行,很多时候还文过饰非。如1964年,当时任女王藏画鉴定官的布伦特向保安机构作了坦白交待,承认他在军情5处任职期间“定期向俄国人提供情报”。也不知是不是坦白从宽,还是什么其他原因,他居然被免于起诉,继续在白金汉宫任职到1978年。
国防部联合情报局
该局专门从事高级政治和军事间谍工作,主要任务是综合分析和判断来自各地的零散情报。
该局还负责向内阁提供政策和战略情报。
该局各部门的首脑都是武装部队里的高级军官。
政府通信总部
位于切尔藤纳姆的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其职能相当于英国国家安全局,主要任务是通过电子装置对其他国家的秘密活动进行远距离的监视和监听。它的地平线雷达,可以监听到前苏联内地军事演习时坦克指挥员们通过无线电进行的谈话。
政府通信总部约有1.5万名工作人员,年预算超过5亿英镑。
总部下设有“电信维修服务队”,这实际上是个反情报机构,负责对内阁各办公室、各情报分站、英国驻外使馆以及其他可能被敌方安装窃听器的敌方进行反窃听检查,还负责监听、破译外国的外交和军事方面的密码。
其他
在英国还有其他一些情报机构,比如:伦敦警察厅特工处,专门从事海上间谍和反间谍活动的海军情报局,专门进行空中侦察和宇宙航天侦察的空军情报局等情报机关。
英国政府内阁还设有情报协调官,由内阁办公厅的一位副大臣担任,是首相同秘密情报机关的联络人。
除此之外,英国还有外交部的政治情报局、工业情报中心、联合情报委员会。联合情报委员会的任务是协调所有的情报搜集活动,并负责分析和散发情报成果,其主席与其他安全和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一样,可以直接晋见首相。
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英国的海军情报局。英国海军情报局是个效率很高的情报组织,历来在英国的所有情报机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海军情报局就成功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密码,使皇家海军成功地掌握了情报,沉重地打击了德国舰队。它的破译部门——“40号房间”几乎成了海军情报局的代名词,与美国破译天才亚德利领导的著名的“黑屋”齐名,饮誉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海军情报局局长的霍尔上校,预见到破译密码在今后的战争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他创办了密码破译学校,也就是布莱切利庄园的政府密码学校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军情报局局长由约翰·戈德弗雷上校担任。他们最强劲的对手就是老冤家德国海军情报机构。在战争期间,他们一如既往地在密码破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通过其他情报活动为皇家海军乃至整个盟国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英国参与或组织的所有重大情报战中,从“肉陷行动”到“霸王行动”等等,都有海军情报局参加。“肉陷行动”的主要策划人蒙太古中校,就是海军情报局的成员。
人们所熟知的英国的银幕间谍,神奇的无所不能的詹姆斯·邦德(007),其作者就是海军情报局局长助理伊恩·弗莱明。可以说在007的身上汇集了英国海军情报局精英们的影子。在弗莱明看来,他所塑造的007这个间谍英雄,还远远比不上二战期间英国优秀的特工人员。
弗莱明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幽默、机警、勇敢的007,二战期间,他最大的功劳就是组建和领导了“30号突击队”,这支英勇顽强的部队先后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战役中,以及诺曼底登陆等重大作战行动里,为盟军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尽管以胡佛为首的美国情报界人士对英国的情报界不放在眼里,在二战时甚至声称与其合作可能危及美国的安全。但客观的说,英国情报界也实实在在有他的长处,并确确实实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绩,它有力地帮助英国打败了纳粹德国。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