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技术交流   【版主】:癫癫,残雨画桥,夜云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8个回复)
主 题: 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探手段!(人气:1398)
 楚魂楚魂
1 楼: 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探手段! 02年10月04日18点40分


摘自以推门为主的各推理网站,楚魂作了适当地整理汇编,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照片的手段 (藤原宰太郎)
将照片的底片翻过来洗,是伪造不在现场证明的常用手段。

最简单的例子是,以时针指向三点的大钟表作背景,用自拍将自己拍进去,再将底片翻过来冲洗,假如是字盘没有数字的钟表,看起来指针指的就是九点。因此九点的不在现场的证明就成立了。
但是这种情况,只要一查底片,他的证据就会推翻。那么,用大镜子映出的景物,再用相机拍下来,这样底片本身也就左右颠倒了,所以即便查底片,也无需担心伪造的手段败露。


定时炸弹的手段 ( 藤原宰太郎)
因新干线的下行特别专列警戒森严,所以罪犯无法靠近。于是便在上行列车上安装了定时炸弹,计算好在与特别专列错车的一瞬间爆炸。——选自森村城一《浜名湖东方15公里处》

将钢笔型的定时炸弹别在盗贼的衣服口袋上,赶上一偶然的恶作剧,不知什么时候炸弹竟又回到罪犯手上,由于恐俱过度,罪犯跳窗身亡。——选自柯内尔·沃尔里奇《钢笔》
在足球内装上定时炸弹,暴力团的小喽罗在搬运途中,与正在广场上踢足球的孩子们的球调换。
——诺艾尔·卡雷夫《不要杀那个小孩》



盗窃名画的手段 (藤原宰太郎)
以盗窃美术馆的名画为题材的杰作,堪称托马斯·查斯庭的长篇小说《潘朵拉的盒子》。罪犯化装成工作人员,混入了正在改建的美术馆,而且闭馆后仍潜藏在馆内,等到夜深人静时窃得名画,并藏于馆内的秘密场所。接着,在第二天点燃发烟筒伪装失火,当消防车赶到时,他又化装成消防人员趁乱抢夺了一辆消防车逃走.而名画并未带出,只是事后以此做交易,索要巨额赎金.

另外,三好撤的(蒙嫁利莎的赎金》,描写了在东京展出的世界名画《蒙娜利莎》展出之后,在用防弹卡车向下一个展出地点京都运送时,在高速公路的隧道中被抢劫,罪犯向日本政府索要20亿日元。
化 装 手 段 (藤原宰太郎)
一人扮两人的手段,按类划分:
1.凶手化装成被害人。(有作案前化装和作案后化装两种情形)
2.同案犯化装成被害人。
3.凶手化装成欲嫁祸他人的第三者。
4.凶手化装成虚构的人物,逃避嫌疑。
5.替身。(譬如孪生子互换)

冰的手段 (藤原宰太郎)
1.膨胀力
水一冻体积就增大,其膨胀力足可以使水管破裂,所以利用这种膨胀力可使手枪发射子弹,可以使锁自动锁上。相反,冰一溶化体积就减少,所以也有将此应用力学原理加以运用。例如在水桶中放入冰块,再在冰块上面放上板,这样随着冰块溶化,板就往下沉,就能够靠这种力量带动手枪的扳机击发。

2.溶解性
冰溶化后变成液体,进而又挥发变成气体,若被用于凶器,可消灭证据而不会留下痕迹。例如,用大冰块从高处砸下去击中受害人头部致死,以及在煤气软管中塞上冰块,待冰一溶化,煤气就会喷出,造成被害人中毒死亡。




利用鹦鹉的作案手段 ( 藤原宰太郎)

因鹦鹉会模仿人的声音说话,所以在录音机普及之前,它们被广泛使用于不在犯罪现场的伪装工作。譬如,隔着问或通过装在门上的内线自动电话,让第三者听鹦鹉模仿的声音,造成如同当时被害人还在家中一样的错觉,以便在作案时间上搞鬼。
在日下圭介的短篇小说《会笑的鸟》中,就有巧妙利用鹦哥作案的描写。凶手让两只鹦哥记住了各自的话后,替换下了被害人饲养的鹦哥。如果是同种类的鹦哥,看上去都一样,所以被害人没留意鹦哥被替换,而对自己饲养的鹦哥常常突然冒出几句莫名其妙的话感到疑惑,甚而对鹦哥的话感到恐惧,以致得了神经官能症,在外出兜风时出了交通事故。这就是罪犯的心理战。





成功的跟踪术 (藤原宰太郎)

跟踪是侦探术的第一课。
1.切忌害怕被对方发现而踌躇不前。应细心而果断地行动.
2.如果对方躲进建筑物,应迅速查明有无后门及可逃退的地方.
3.如果一味盯着前方,有可能被对方的同伙反跟踪,所应常注意前后左右。
4.事先准备好简单的化装用具。
5.有必要准备饼干、巧克力等易携带食品。
6.如有时间赶紧小便,随时保持轻装。
7.跟踪女性时,注意不要被误认作流氓。
8.穿没有声响的胶底鞋。
9.在对方买车票时,要大胆地接近,弄清其去向。


监 视 术 ( 藤原宰太郎)
蹲坑,就是长时间隐蔽在一定的场所监视罪犯或犯罪嫌疑人,这是项需要毅力而又无聊的工作。
1.要仔细调查周围地形,隐蔽到犯人容易逃跑的位置。
2.为防家犬及野狗吼叫,要备好狗食。
3.即便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也要化装,以免引起怀疑。譬如在海边,要装扮成钓色人,在公园扮成情侣或写生画家。
4.如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一旦有情况时,难以行动敏捷,所以要经常活动手脚,放松肌肉.
5.在车中隐蔽时,最好常改变车的位置。
6.两人分别埋伏时,如需用对讲机联络,要用狗或猫叫声来联络。
7.夏天为防蚊子咬,要准备杀虫剂。

化 装 技 巧 ( 藤原宰太郎)
搜查时不惊动犯人,化装是很必要的。与此同时,看穿犯人的化装也是侦探术之一。化装的道具,有假发、镶牙、假胡子、眼镜等多种多样。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日常使用的东西。如果化装成工人,却戴一般不常戴的外国制手表,会被一眼识破。

做为一名侦探,要有人物化装的演技能。化装成流浪汉,如果闲躺在路边时犹豫一下,就会前功尽弃。重要的是要研究各种职业习惯和隐语等。化装,像变色龙的保护色一样,一般要穿不显眼的服装。但也有时会用暴眼的服装来麻痹对方,这也是另一种技巧。象邮递员、军人、白衣大夫一样,只要穿上其职业的制服,对方只需看一眼制服,就会联想到职业,至于长得什么样是不会仔细注意的。

不在现场的伪证法 (作者:藤原宰太郎)
所谓"不在观场的证明",就是证明案件发生时罪犯没有在作案现场。因此,只要有了不在现场的证明,不管有多少疑点,那个嫌疑犯也只能被认为无罪。为什么呢?因为人只有一个身体,不可能同一时间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策划"完美"犯罪的罪犯,总是绞尽罪恶的脑汁,煞费苦心地巧妙地伪造不在现场的证明。伪造不在现场证明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伪造声音。罪犯杀人后,让第三者听到用磁带录音机录下来的被害者的声音,以混淆作案时间,伪造自己那一时间的"不在现场"。
②二人合作。罪犯A作案杀人的时候,B装扮成A在另外一个地方出现,以证明A的"不在现场"。
③时刻表。象赛跑那样巧妙地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利用时刻表上时间的差异来作"不在现场的证明"。
④时间的错觉。罪犯使第三者服用安眠药后长时间地睡去,使之产生时间的错觉,然后利用他作为"不在现场"的证人。
⑤伪装尸体。罪犯对尸体精心进行各种巧妙的修整,使对死亡时间的判断出现错误,伪造"不在现场的证明"。
⑥修整照片。罪犯将非作案时照的照片巧妙地加以修整,作为"不在现场"的证据。



电话的诡计 (作者:藤原宰太郎)
电话是目前快速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在侦探推理这个"神秘世界"里,电话也是使用最频繁的小道具。

打电话时,双方无需见面,远距离也可以进行联系,而且对方还不知道电话是从什么地方打来的。由于有以上好处,电话就常常被用来作为不在现场的证明。电话诡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A处有两台电话机,B和C同时挂来电话,A把两个受话器颠倒过来紧挨着,这样B和C就可以通过A的中继,互相直接通话。见安德鲁·加尔布的《圈套》。
②使用自动拨号电话,只要发话人不挂断,就可以一直保持通话状态,而使受话人无法向别处另挂他用。
③听准电话拨号音的间隔,就能够推断出它的号码。见都筑道夫的《纸的圈套》。
④在电话受话器上作些手脚,电话铃声一响,受话器就会产生强电流。这样就可以从远距离拨动电话号码,使之着火。
⑤利用火车上的电话,伪造不在现场的证明。见森村诚一的《新干线杀人案》。
⑥一个男子进入电话亭后,突然消失了。见克莱顿·罗森的《天外消失》。
⑦挂匪警110时,即使挂断电话之后,仍然可以被追号查知,所以不能乱挂。达一点是必须注意的。


密室的诡计(作者:藤原宰太郎)
在推理小说的各种诡计中,最有趣味的就是密室诡计,特别是其中的密室谋杀案:房间的门从里边紧闭着,人却被杀死了,而罪犯又踪迹全无。如何解开这个谜,乃是密室诡计案的魅力之所在。

密室诡计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①作案时罪犯在室内。例如,在室内杀了被害者,然后从外面用各种工具将房间密闭起来。
②作案时罪犯不在室内。例如,或者在室内设置某种杀人工具或机关,或者从室外杀死在室内的被害者,然后把凶器从门或窗户的缝隙中扔进去,将室内伪装成犯罪现场。
③罪犯作案时,与被害者都不在室内。在密室案件中,如果说被害者不在室内的话,似乎有点儿不可思议。其典型案例如:被害者在室外受到袭击而身负重伤,逃进室内把门锁上后死去。这种情况很可能被认为是在密室内进行的犯罪。

关于密室诡计,在迪克森·卡尔的《三具棺材》和克莱顿·罗森的《帽子里飞出的死亡》中,有详细的讲述。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推理之门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春上树吉黔打开春上树的博客
2 楼: 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探手段... 02年09月11日09点31分


三口棺材哪儿有买??






    
  本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jiqian1997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楚魂楚魂
3 楼: Re: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 02年09月20日17点47分


【春上树在大作中谈到:】

>三口棺材哪儿有买??

呵呵,这可得问老蔡、cat、fan等侦探小说收藏家了!哦,据历史说,他家有几千本侦探小说——霍霍,问问他《三口棺材》是哪个出版社的,再打电话问问可能会有消息!






推理之门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xpz001御用马甲
4 楼: 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探手段... 02年09月20日22点20分


好详细啊,我不敢写推理小说了……:(
担心自己会脑力衰竭啊,呵呵,开玩笑:)






寂寞紫水晶
莫测孤灵魂
坎坷人生路
一碎梦与心
问天何如此
精灵空悲鸣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普鲁斯特savage
5 楼: 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探手段... 02年09月20日22点55分


将钢笔型的定时炸弹别在盗贼的衣服口袋上,赶上一偶然的恶作剧,不知什么时候炸弹竟又回到罪犯手上,由于恐俱过度,罪犯跳窗身亡。——选自柯内尔·沃尔里奇《钢笔》
希区柯克的一篇小说就是用钢笔杀人的,一个人受雇保护另一个人,很小心,有邮递员送包裹来,他也仔细的排除了有炸弹的可能,最后他发现收包裹时签字的钢笔被调包,想把笔扔出去,但窗户都是厚厚的防弹玻璃......






Dare you venture into the Savage Garden?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清香白莲素还真清香白莲素还真
6 楼: 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探手段... 02年09月28日18点22分


设想的很不错,但是有几个是实用的呢?
我很怀疑真想用的时候,有几个是能成功的!






台湾布袋戏最有人气的侦探登场了!
我的QQ:10120771,欢迎大家和我联系:)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聆风偷月偷儿
7 楼: 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探手段... 02年09月28日22点44分


哇,学到好多,受教了~~~~~`:)






如果我是恶魔,
我愿意为了你成为天使;
如果我是天使,
我愿意为了你而折断洁白的双翼。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江湖游侠胡一刀
8 楼: Re: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罪与侦... 02年10月04日18点40分


【清香白莲素还真在大作中谈到:】

>设想的很不错,但是有几个是实用的呢?
>我很怀疑真想用的时候,有几个是能成功的!


实用?呵呵,你不会是想犯罪吧~~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楚魂楚魂
9 楼: Re:Re:Re:侦探小说里常见的犯... 02年12月23日01点02分




再补充几条,从路人甲兄的几篇贴中摘的:(里边有些方法很有启发性的)


不在现场证明的诡计构成:
1. 证人的故意谎言
a. 证人是共犯(同谋)
b. 证人因为其他的理由说谎

2. 证人的错觉
a. 错误的时间判断
- 错误的计时器(时钟,手表)
- 错误的日子
-错误的经过时间
b. 错误的地方判断
-不精确的证言
-使用电话的手法
c. 错误的人物判断
-使用替身的手法
-双生儿

3. 行凶现场的错觉
-尸体的移动

4. 物件证据的伪造
-相片的伪造

5. 行凶时间的错觉
a. 医学手法的错误引导
-使用温度对尸体的影响
-特殊生物学上的手法
b. 环境物件的错误引导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推测的更早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推测的更迟

6. 凶手移动路线的盲点
-列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手法

7. 遥远杀人
a. 物理手法
-使用定时发动的装备
-使用推迟产生作用的毒药囊
b. 心理手法
-使用催眠术
-使用诱导杀人或自杀

“视线的密室”的诡计构成:

1. 目击者的证词是谎言。
a. 目击者便是凶手
b. 目击者为了维护凶手而说谎

2. 凶手在目击者看不见的期间进出。

3. 早在行凶之前凶手便已经进入。
a. 行凶之后,凶手以其他方法离去
b. 行凶之后,凶手仍然隐藏起来
c.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想的更早,凶手在行凶之后便离去

4. 凶手在目击者看不见的位置行凶,然后离去
a. 使用遥远操控的装备行凶
b. 使用定时启动的装备行凶
c. 死者在密室以外被杀,事后凶手把尸体放进密室内
d. 死者在密室以外被击至重伤,然后自行无意或被迫至密室内

房间密室的诡计构成:

1. 使用上锁的方法作成。
a. 由被害者自己上锁
b. 由于惯性、弹性或偶然的缘故,物理上自动的上锁
c. 利用两支不同钥匙的相互掉换而作成看似密室的状况
d. 从外面上锁,然后在破门入内时再把钥匙放进室内
e. 从动作或说话的暗示作成看似上锁的状态,然后在破门入内时再真正的上锁
f. 利用线、磁铁或其他工具从外面上锁
g. 利用不同的锁相互掉换而作成看似密室的状况

2. 使用行凶的方法作成。
a. 伪装成被杀的自杀
b. 看似被杀的意外事件
c. 由被害者本人导致死亡
d. 利用窗户的间隙等,利用飞刀等工具从外面行凶
e. 从外面直接杀害室内的人
f. 利用室内的机械装置杀害室内的人
g. 利用其他动物或植物杀害室内的人
h. 让凶器从室内消失而作成看似凶手在密室内行凶的状况

3. 使用被害者或凶手进出的方法作成。
a. 凶手隐藏于室内,等待别人破门入内以后再离开
b.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推测的更早
c. 行凶的真正时间比推测的更迟
d. 别人破门入内以后再把尸体移入室内
e. 凶手利用并非通常使用的进出口或秘道
f. 凶手经由特别的间隙(如位于高处的窗户)把尸体移入室内
:)






推理之门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8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