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
|
|
1 楼:
有关证据调查的系列文章之一——证据调...
|
01年09月23日13点09分 |
四、察访询问法 在控告或诉讼制度下,办案者只管“坐堂问案”,根本谈不上去进行察访,后来由于办案者有了主动去收集证据和查明案情的责任,所以察访询问法日趋重要起来。 最早的察访主要是与现场勘察同时进行的现场访问。执法官吏接到报案来到现场后,一边勘探,一边询问事主和邻居,以便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秦简·封诊式》中即有这种记载。在“贼死”;一案中,主持现场勘查的“会史”就曾询问当地的治安人员和附近的居民是否知道被害人死亡的时间、是否听到呼救的声音等。宋慈的《洗冤集录》虽然是一部法医学著作,但其中也有关于察访询问的论述。 在封建社会中,大多数执法官吏并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察访工作,而是以刑讯问案作为查明案情的主要手段。但是在那些无被告人的刑事案件中,刑讯问案法便无用武之地。于是,察访询问就成了查明案情和收集证据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历史上,清官们经察访而公断疑狱的案例并非罕见。 在欧洲,自从纠问式诉讼代替控告式诉讼以来,察访询问在案件调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法兰西王国从13世纪开始设置检察官,其职责之一就是听取私人有关犯罪的举报并进行调查。不过,通过察访来收集犯罪证据的方法在18世纪才真正得到发展。 法国刑事警察局的创始人尤金·维多克是世界警探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于1775年7月24日出生在法国阿拉斯市一个面包师的家庭中。他青年时好冒险,在军队服役时也曾颇为得意,但后来因殴打一名军官而坐牢。出狱后,他当过演员、水手,作过买卖,还多次因轻微犯罪而入狱。不过,他是个大胆的越狱者,不止一次在另人难以置信的情况下逃出监狱。1799年,他又一次越狱成功。尔后的10年,他在巴黎以贩卖旧衣为生。由于昔日的狱友经常去威胁或敲诈他,所以他主动来到巴黎警察局,要求参加打击犯罪的斗争。当时的巴黎警察局正被严重的犯罪问题搞得一筹莫展,便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维多克认为“只有犯人才能对付犯罪”。所以他挑选20名前科犯担任助手,成立了一支特别侦缉队。他把这些侦探安插在监狱的犯人中间或派往下层社会,以便收集各种犯罪情报和证据。他们在第一年里就查获了812名罪犯,并清除了一些巡警们不敢问津的匪窟。后来,该侦缉队被命名为巴黎警探暑。 英国人长期在刑事案件中采取“私诉”的原则,因为他们把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护财产视为公民个人的事情。17世纪时,英国社会中出现了具有私人侦探性质的“捕盗人”。他们四处察访,收集犯罪证据并把罪犯送上法庭,然后领取酬金。1750年,被后人誉为“英国小说之父”的文学家兼社会治安法官亨利·菲尔丁终于说服了内政大臣,建立起“鲍街侦缉队”。这些侦缉队员是英国最早的私人侦探。著名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就是诞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书中,无论是官方侦探还是福尔摩斯本人,都离不开明察暗访。在破案过程中,福尔摩斯经常化装马车夫或牧师等不同阶层的人去进行察访,以便巧妙接近调查对象并了解有关情况。他还经常派一些“小流氓”去替他查访,用他的话说:“这些小家伙一个人的工作成绩,要比一打官方侦探的还要来的大。”这些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案件调查活动的实际情况。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