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侠”女侠(☆LOVE展昭☆)
|
|
1 楼:
[转贴]河南平舆特大系列杀人案
|
05年06月02日17点14分 |
23具尸骨惊现乡村院落,十数名中学男生两年内人间蒸发。案发后,尸骨取样已送公安部鉴定。目前,疑凶虽已落网,验血结果未出,众家长尚不知爱子是否已落毒手。 河南驻马店一乡村院落挖出23具尸骨,两年间当地十数名中学男生报失
坏消息终于来了11月13日上午10时许,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辛店乡纪庄村。
乡里分管政法的丁副书记与村支书崔留明敲开农妇黄慧敏的家门。“凶手抓到了。县里可能要来采血,好验证其中有没有你家孩子。”
坏消息终于来了。
2003年1月4日,黄慧敏的长子,平舆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11班学生王亮莫名失踪。
“该找的地方找了,该打的电话打了,就是没有孩子的踪影,我的眼泪都已哭干了。”黄慧敏说。
在近一年的寻子过程中,黄慧敏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人口不足7万人的县城,两年多时间,与儿子王亮年龄相仿的中学男生,失踪者至少有14名。
13日上午,在平舆县玉皇庙乡大黄庄村村民黄勇家的院子里,警方挖出了23具尸骨。这个数字来自一位失踪学生家长的同学———县里的一位刑警,这位刑警在电话里说,黄勇是一个29岁的单身汉,被抓时,他正在洗衣服。黄的初步交代是,这些被害人都是在网吧上网时结识的,他将他们骗到家中,一一杀害。当日上午,消息在失踪学生的家长们之间迅速传递,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到玉皇庙乡大黄庄村去看现场。
而此时,黄勇家的院子已完全被警方封锁。在返回途中,黄慧敏与其他家长一起到县刑警队接受采血。
平舆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希城介绍,警方通知了所有曾报案的失踪学生家长,他们必须接受采血做亲子鉴定。李希城说,目前,每具尸骨都截取部分送往公安部DNA检测中心做鉴定,先测骨龄来推算死者的年龄,然后再确定这当中是否有失踪的学生,剩下的尸骨已送驻马店市公安局封存。14日上午,在县殡仪馆,家长们看到了面目全非的尸骨,上面盖着白布,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孩子失踪后,我们就有不祥之兆,但我不愿往这方面想,没料到真会是这样。”
虽然血样结果还没有出来,黄慧敏眼圈通红,她已把孩子的死亡当成了事实。
第一个与最后一个
11月14日上午,路德全也到平舆县刑警中队接受了采血,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他的儿子路宁波是第一个失踪者。
路宁波,平舆二中学生,失踪时16岁。据路德全回忆:2001年9月23日,星期天,下午1点左右,路宁波说自己出去玩一会,4点就回来,但直到天黑也没回家。
次日上午,路德全在平舆二中没有找到儿子,班主任说:“他没来学校呀,我还以为孩子病了没来上课,这孩子学习好,从来就不会旷课的。”听闻此言,路德全赶紧回家找到亲戚朋友,到处寻找儿子。
9月24日下午,路德全到平舆县刑警5中队报案。此后两年间,路德全夫妇先后前往驻马店、郑州、江西等地。
“我们白天跟流浪者一样,晚上有时还得露宿街头,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一听到什么地方有消息马上就赶过去,从来不敢耽误。”
但儿子路宁波始终不见踪影。
时隔近两年,2003年农历八月初八(阳历9月4日),平舆郊区赵庄私立学校初三学生,15岁的冯省失踪。
从目前的情况看,冯省很可能是最后一个失踪者,但直到11月13日黄勇被抓,冯省的父亲冯学占才知道前面已有13个孩子失踪。
冯学占回忆:冯省平时住校,两周回家一次,农历8月初,冯省回家时拉痢疾,他不放心在外面买的药,自己动手给孩子配了药,农历八月初八,冯省离家返校。
“但我不放心孩子的病情。”农历八月十二,冯学占到学校探子,老师说,孩子没回学校。
在平舆县城遍寻无着, 农历八月十三(9月9日),冯学占到东皇庙乡派出所报案。
在家里,冯学占找到了三本孩子的笔记本,上面有冯省与其他孩子交流的QQ号、网址以及电话号码。他将笔记本交给了警方,希望能够通过笔记本找到孩子的下落。
一个曾经出现的破案线索事后看,与冯省的笔记本相比,在父母们寻子过程中出现的另一个线索似乎更加接近犯罪者。
11月15日,吕慧云出示了一份她丈夫王军亭2002年9月份的手机通话单。她指着其中一个号码(0396-51xx165)说:“这一定是孩子失踪后给我们打过的求救电话。”
吕慧云的儿子王要东是赵庄初中的学生,2002年9月5日失踪。2002年9月8日,王军亭发现手机上有个未接电话,回拨过去,对方说自己叫“李得林(音)”,之后就挂断了。
“手机号码刚换三四天,家里就孩子知道,连老婆还都不知道。”王军亭说,当时,自己手机上其他的拨入电话都是熟人的,只有这一个陌生号码。他认定,“这一定是儿子打来的求救电话”。次日,王军亭通过关系从邮电所查到了电话的地址,他立即向玉皇庙派出所报案。当天夜里,警方陪王氏夫妇一起赶到这个机主的家里,没有找到孩子。第二天再去的时候,这家的电话号码已经改了。“现在无法确定当时的那个人就是黄勇。”14日上午,王军亭夫妇与其他家长们到大黄庄黄勇家门口去过。“上次来的好象就是这个地方。”吕慧云说。
11月16日,一则见诸于《武汉晨报》的消息称:“现在,他们知道这个电话的户主正是黄勇的邻居,这个邻居为何不清楚黄勇恶行,警方目前仍在调查之中。”
王军亭说,13日案发后,警方没有向他们夫妇证实过上述情况。
一个关于破案过程的传言
11月15日上午,玉皇庙乡街道通往大黄庄的乡间土路上,提着菜篮子的当地村民仍在谈论黄勇一事。这条土路有两公里长,路面坑洼不平,无法行驶汽车。“这家伙(黄勇)还真能,这么难走的路竟也有人跟他过来。”一位当地人说。
两天内,一个关于案发经过的故事在平舆口口相传,这个故事被《武汉晨报》的那则消息引述:“平舆县第一高中学生张亮是黄勇看中的第二十六个目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的‘活口’……1月10日,黄勇已对张亮实施三次暴行后,奄奄一息的张亮大声求饶,要求黄勇放了他,并许诺认黄勇为干爹,以后一定好好服侍他,为他养老。不知为何,此时的杀人恶魔,竟动了恻隐之心,解开了张亮的绳子,并给他两元钱作为回家路费。”
消息说:“张亮成功出逃后,不敢回家,还在同学家过了一夜。随后返回家中,其爷爷于11月12日前往平舆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
“黄勇这次能被抓获,多亏了这个名叫张亮(实为化名)的孩子。”11月15日,失踪学生家长刘华很肯定地说,张亮就在县公安局法医医院接受治疗。
当天傍晚,在平舆法医医院门口,一名护士说:“好象有这个人,是被伤害的那个,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你问一下我们的院长。”面对查询,法医医院院长打开抽屉,拨出一个电话,然后面部平静地告诉记者:“我们医院没有这个病人。”
11月16日晚,在平舆县古槐镇永乐行政村5组,一位知情者指着一座红砖平房说,这就是张亮的家。此刻,张家斑驳的铁门紧锁,门上有两个粉笔字“XX(张亮真名)”依稀可辨。
张家的一位女邻居说,张亮刚回家时,她去看过:“孩子两眼血红,肿得老大,脖子上有两道口子。”
“上午他们家还有人出入,大约12点左右门锁上了。”另外几个邻居则告知:这几天张家一直有警察出入,“有穿制服的也有便衣。”
11月15日下午,平舆县公安局副局长李希城否认了关于张亮的传说。“传言不可信,这个案子我们已经侦察了很久,得到线索的渠道也有很多。”
一个事实是,今年9月4日晚,平舆县政法委书记王和平对黄惠敏等家长承诺:“专案组将在9月7日成立,两个月内查清事实。”黄惠敏回忆说,县里当时安排,两个警察负责一个孩子的侦查工作。“刑警队三四十人几乎都上了,不是从那天才开始的。”李希城说,其实警方们一直都没有停止努力,9月7日以后是加强了力量。
11月16日入夜,平舆县城的所有网吧已全部关闭。平舆二高的学生说,网吧是从11月13日开始关闭的。这正是黄勇被抓的那一天。:(来源:新京报) ========================================================== 贫穷的驻马店沉默的平舆
杨新海可能是中国近年最残忍的连环杀手之一。五年内,他横行四省,作案25起,杀人57名,直至在河北被捕。此时,已有更多的目标列入其作案计划之中。
本刊记者深入豫鲁皖冀四省,循线调查其杀人路径。
我们希望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农家少年变成杀人恶魔?他又何以能作恶数年后方入法网?当民众面临生命威胁时,政府是否有责任为我们做得更多?
中国新闻周刊:“连环杀手案”中的政府责任
在民众生命受到威胁时,对有关信息政府应选择保密还是公开?
文/刘滢吴佩霜
11月3日,残杀67人的杨新海被抓获;7日后,残杀17名少年的黄勇亦落网。
两名凶手作恶持续二至三年,均在当地民间引起长时间的惊恐。但事后对一些环节的追述后才发现,尤其在黄勇案中,受到生命威胁的民众未能从政府及警方得到只言片语的警示。而这些警示,或许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
“从我刚进入公安局那天起,就被告知,没有侦破的案件不能对外公布。”一位警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不破不报”,是多数情况下警方对公众采取的态度。但学界的看法和民众的要求却与此不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主任郝宏奎教授明确表示:“治安问题、犯罪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人民群众应该享有知情权。”
对于知情权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张成福教授解释:“从理论上讲,公民有权获知跟自己有关的,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他人隐私的一切信息,政府有义务向公民通报与其人身、财产安全等相关的信息。”
那么,公安机关是基于何种考虑而不公布正在侦破中的案件的信息呢?有论者认为,无非三个原因:顾面子,怕引起公众对警方破案能力的怀疑;怕对犯罪分子打草惊蛇;怕惊动公众,引起社会恐慌。而本质上,地方官员认为出了案子属于负面信息,有损于或至少不利于“政府形象”。
亦有熟悉中国警方运作的学者认为,在案件信息披露问题上,警方会认为披露信息会影响破案,这种思路是以破案率为参照,而不是以公民的生命安全为最大目标。无可置疑,破案率和公民安全之间有直接联系,但如果单纯以破案率为目的,就可能带来最终目标的错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知情权既然是一种权利,信息公布之后结果好坏就应由民众自己来决定和承担,政府不能干预,即‘掌握权力的人不能剥夺没有权力的人的权利’。”
郝宏奎亦表示:“公众占有这些信息,有利于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人预防或家庭预防防范措施;同时可以借此引起公众、舆论乃至党委政府对治安和犯罪问题的动态关注,更好地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到打击、防范、控制犯罪的活动中来。”
郝宏奎对本刊记者具体分析说,在侦破过程中,如犯罪手段中的一些反侦查手段就必须保密,否则,许多潜在的犯罪嫌疑人就会竞相模仿;但关于其实施犯罪的侵害方式比如诈骗手法、扒窃手法、抢夺手法、入室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就没有必要保密,相反,这些信息是公众进行个体预防、家庭预防、识别犯罪、检举犯罪必须掌握的基本信息,必须为公众了解,向公众发布。
一个可资借鉴的例证是,2002年下半年,就是杨、黄二人疯狂作案的同时,美国华盛顿地区遭遇了一次类似于杨、黄两案的“连环枪手危机”,警方几乎同步公布的信息包括:被害人的情况、凶手留下的信件内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破案采用的高科技手段等。
在此期间,张成福教授作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研究员,在华盛顿从事研究工作。
他回忆道,当时一个女孩在睡觉时被掳走,当地政府定期召开发布会,由州长、警察局长亲自向市民通报,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联邦政府官员亦出面发表讲话,表现出高度负责的态度。
张成福表示,即使两国国情和体制没有相应的可比性,但从政府的作为角度看,“连环杀人案”反映了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的问题,政府官员的政治责任感、行政责任感、道义责任感都应受到质问。“我们不要求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亲自破案,但把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却是他们的天职。”
张成福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在美国连环枪手案中,正是由于民众的积极配合,才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美国一名卡车司机根据警方提供的线索报警,警方迅速将两名疑犯抓获。这起连环枪手案在警方与民众的互动合作下短短20多天就迅速告破。
“提供公共安全由公安机关单兵作战是不能完成的,应在整个社会建立防控网络。建立以警察机关为中心,结合政府(主要指公安)、企业、社会(主要指社区)、公民本身的网络系统,是整个世界的治安管理趋势。”张成福说。
声明:《中国新闻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

|
昭
御猫
武艺高
四品带刀
护开封老包
誓除世间奸佞
千古风流一肩挑
擎巨阙斩骇浪惊涛
也曾鲜衣怒马江湖飘
耀武楼献艺汴京领风骚
忠肝义胆丈夫若此真英豪
星回斗转数英雄人物看今朝
鸟大了,什么林子没有?
|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