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作者: 主题: 内容:
 进入版区才能发表文章 
 您当前的位置: 推理之门 > 原创推理 > 历史悬案   【版主】:375014083,earthmoon 字体大小:
1页/共1页(总计6个回复)
主 题: [zz]清兵背上的“兵”和“勇”是怎么回事?(人气:559)
 岛田军副将Wii爵爷打开岛田军副将的博客
1 楼: [zz]清兵背上的“兵”和“勇”是怎... 06年03月11日17点30分


清兵背上的“兵”和“勇”是怎么回事?

大家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别是电影,电视剧上整装待发的清军队伍里,通常背上贴着这两个字。好像这使人容易联想到“勇”就是特种兵,“兵”就是一般军人——实事上不是这么回事。
  
  史载“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为满兵,绿营兵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又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戌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都是绿营兵。
  顺治以后绿营兵日渐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间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图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劳永逸,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以至于三藩起事临阵磨枪亦难振军威,武力.,故.三藩之功实属绿营兵。雍正登基后,立志彰显满军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为满洲根本”,大动干戈,整军治军,终于使得士气大振,维护了国家统治。
  
  史载“勇”也是兵的一种。市雍正,乾隆朝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的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即就是战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为国家的正规军主力。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2 楼: Re:[zz]清兵背上的“兵”和“勇... 06年03月11日21点31分


   往往是乱世最容易改变制度啊.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60984444三昧真火
3 楼: Re:Re:[zz]清兵背上的“兵”... 06年03月17日12点46分


【第六感在大作中谈到:】

>   往往是乱世最容易改变制度啊.


乱世变制度用力量和阴谋,太平时用阳谋。
什么时候也变,只要需要就是现由,有利就为合法,效果就是原则。






止戈

两只鸽子从你名字中间
飞上了蓝天
那些惊慌失措的面孔
在法律空白处与你相见恨晚
请原谅我们学习,成长的过错
请勾兑的针牵动关系的线
在光头和长发间无孔不入
你仍是站在法官和罪犯之间的中间人
风水的手天意的手
折开证据随意组合的手
移动条款的嘴淡化关键词的嘴
带着绳索,尺度,账号
把那些冤魂从鬼门关拉回来
鱼儿在法律的网眼中
自由地进进出出
想起您他们会心一笑
风和浪不过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余下来最好是停止干戈
因为即使是鱼死了
但网
没必要非破不可。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第六感解离性同一性障碍打开第六感的博客
4 楼: Re:Re:Re:[zz]清兵背上的... 06年03月17日19点15分


【60984444在大作中谈到:】

>【第六感在大作中谈到:】
>>
>>   往往是乱世最容易改变制度啊.


>乱世变制度用力量和阴谋,太平时用阳谋。
>什么时候也变,只要需要就是现由,有利就为合法,效果就是原则。
看来我是书读愚了,竟忘了最基本的东西,见教!:)






   直觉是我最后的武器!!!

     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60984444三昧真火
5 楼: Re:Re:Re:Re:[zz]清兵... 06年03月17日22点27分


【第六感在大作中谈到:】

>【60984444在大作中谈到:】
>>
>>【第六感在大作中谈到:】
>>>
>>>   往往是乱世最容易改变制度啊.
>>
>>
>>乱世变制度用力量和阴谋,太平时用阳谋。
>>什么时候也变,只要需要就是现由,有利就为合法,效果就是原则。
> 看来我是书读愚了,竟忘了最基本的东西,见教!:)


也是没目的的说说了,见笑了。嚯嚯






止戈

两只鸽子从你名字中间
飞上了蓝天
那些惊慌失措的面孔
在法律空白处与你相见恨晚
请原谅我们学习,成长的过错
请勾兑的针牵动关系的线
在光头和长发间无孔不入
你仍是站在法官和罪犯之间的中间人
风水的手天意的手
折开证据随意组合的手
移动条款的嘴淡化关键词的嘴
带着绳索,尺度,账号
把那些冤魂从鬼门关拉回来
鱼儿在法律的网眼中
自由地进进出出
想起您他们会心一笑
风和浪不过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余下来最好是停止干戈
因为即使是鱼死了
但网
没必要非破不可。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非空庵妙尼空照小师妹
6 楼: Re:[zz]清兵背上的“兵”和“勇... 06年03月19日10点38分


【岛田军副将在大作中谈到:】

>清兵背上的“兵”和“勇”是怎么回事?

>大家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别是电影,电视剧上整装待发的清军队伍里,通常背上贴着这两个字。好像这使人容易联想到“勇”就是特种兵,“兵”就是一般军人——实事上不是这么回事。
>  
>  史载“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为满兵,绿营兵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又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戌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都是绿营兵。
>  顺治以后绿营兵日渐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间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图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劳永逸,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以至于三藩起事临阵磨枪亦难振军威,武力.,故.三藩之功实属绿营兵。雍正登基后,立志彰显满军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为满洲根本”,大动干戈,整军治军,终于使得士气大振,维护了国家统巍?
>  
>  史载“勇”也是兵的一种。市雍正,乾隆朝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的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即就是战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为国家的正规军主力。




顺便班门弄斧一下,清朝时的公差,衙役,郐子手,穿的并不是满清服饰,而是明朝的黑红衣.
这是"十从十不从"的其中一条"官从隶不从"









《小尼姑曲》:小尼姑,在庵中,手拍着桌儿怨命。平空里吊下个俊俏官人,坐谈有几句话,声口儿相应。你贪我不舍,一拍上就圆成。虽然是不结发的夫妻,也难得他一个字儿叫做肯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书生s990打开书生的博客
7 楼: Re:Re:[zz]清兵背上的“兵”... 07年07月29日15点04分


清朝时的公差,衙役,郐子手,穿的并不是满清服饰,而是明朝的黑红衣.
这是"十从十不从"的其中一条"官从隶不从"
长知识了









http://p13.freep.cn/p.aspx?u=v20_p13_p_0808192324174246_0.gif

※来源: 【 推理之门 Tuili.Com 】.

1页/共1页(总计6个回复)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推理之门   |    将推理之门加入收藏夹
邮件联系:zhejiong@126.com  沪ICP备2021006552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6128号  推理之门  版权所有 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