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叙述性诡计  →  正文


121
叙述性诡计

同义词:叙诡

【本条目涉嫌泄底,请慎重选择是否阅读】

  叙述性诡计,简称“叙诡”。

  这种诡计类型往往不被中国评论界所看中,他们通常认为这是一种新的侦探小说写作方法,而不认为是悬念设置的一个方法。

  “叙述性诡计”是指作者通过叙述,主观介入故事,以叙述手法刻意诱导读者向假象的方向靠拢的一种讲故事方法,即作者通过讲述故事,在讲述中用讲述方法故意避重就轻误导读者,利用读者与故事只能通过作者叙述这唯一的渠道进行联系,而在渠道上做文章,用叙述方法隐瞒或曲解情节就是“叙述性诡计”。

  一个事件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就是表现故事事件的渠道和载体,但它本身却有着独立于叙述对象(事件)和接受者之外相对自由的特点,即作品并非必须依赖其内容和接受着而存在,而叙述就是叙述者主观性的对事件进行阐释复原。既然是主观性复原事件,在复原过程中,作者就可以通过他的主观参与,有意的避重就轻,把事件的某些常规性表现予以省略、变形或曲解,从而达到读者和叙述事件中间产生隔膜屏障,使得“身临其境者俱以为常识者,旁观者皆为不知”的效果,但又通过暗示将那些常规性线索变成暗线交代出来,造成读者的阅读误区,从而产生迷惑。

  例如写一个梦境中的故事,作者却不交代这是书中某个人物做的梦,让读者错误的认为这个梦中的故事是小说主人公确实经历过的,从而达到梦境与现实的混淆。

  不过“叙述性诡计”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称、视角和时态、地点的任意转换,以达到模糊效果。比如作者在一部小说中第一、第三人称随意转换,但在转换中作者却偷换了概念;还有叙述视角的随意转换,或使用多个视角对同一件事进行反复叙述,利用各个视角对这件事不同的结论,造成人对事件认识的混淆。还有时空的混淆、对象的混淆:作者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毫无关联的若干事件,扯在一起混写成一件事,而又不加说明,造成人的理解误区;还有的是作者不交代叙述对象,例如写一个女人的事,作者却只说她是某某“人”,而不说明其性别,利用人们习惯说“人”就是指男人,误导读者误认为写作的对象是男人;或者写的不是人的故事,作者既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却不明确交代出来,这些都是“叙述性诡计”。

  这类作品最常见的就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但叙述者却是罪犯,代表作是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埃克洛伊德谋杀案》、日本作家横沟正史的《夜行》等;除此之外日本作家横沟正史的《古井奇谈》,采用纯客观叙事的方法,并结合书信体这一特殊模式,带给人很奇特的感受;而日本作家绫辻行人折原一等都是专事写此类作品者;而殊能将之歌野晶午等也创作了如《樱的圈套》、《剪刀男》等类似作品。


标签: 叙述性诡计   名词  
我来补充】 【我要收藏】 【导出Word】 【复制条目网址分享到校内网 添加到QQ书签 转帖到开心网 推荐到豆瓣9点 分享到豆瓣
相关博文

侦探推理小说的故事类型——十、叙述性诡计  来自【春水沉冰】的博客
冬日犬之叙述性诡计讲义Ⅱ【人·部】(4.21)  来自【284727151】的博客
叙述性诡计之剪刀手<最后一案>  来自【helen】的博客
冬日犬之叙述性诡计讲义Ⅰ(4.14)  来自【284727151】的博客
叙述性诡计球推  来自【最强妖精】的博客
聊聊关于叙述性诡计  来自【清秋书】的博客
《水车馆幻影》:叙述性诡计的噩梦  来自【kenshin】的博客
冬日犬之叙述性诡计讲义Ⅲ【物·部 时·部】(4.24)  来自【284727151】的博客
(恶心多图)伪叙述性诡计900字双结局:拇指姑娘  来自【米田共和国国王】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