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推理之门 > 侦探推理 > 欧美名家
专题 欧美侦探电影简史
 作者:ellry打开ellry的博客  人气: 11867  发表于: 02年05月10日21点28分
    将此文分享到: 更多

专题 欧美侦探电影简史

何谓侦探电影?有一种定义是:以侦探为中心人物,以刑事案件的发生、侦破为故事线索的影片。多描写侦探运用智慧、胆略和侦察技巧,协助警察当局和司法机关侦破疑难案件。一般都具有离奇曲折的情节和强烈的悬念。在电影出现以前,侦探形象就在爱德加·爱伦·坡、查尔斯·狄更斯、威尔基·柯林斯、阿瑟·柯南·道尔等人的创造、发展下已经日趋成熟,广受人们欢迎。电影很快吸收了侦探形象,1900年第一部福尔摩斯的无声电影恐怕是其滥觞之作。侦探电影通过建立起一个神秘的事件,把观众卷入其中,然后派遣侦探主人公前去发现结果--观众既与主人公相联系,又与他们进行着智慧竞赛,参与和悬疑常常是这一电影类型的最大魅力。

有声电影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早期(尤其是三四十年代)也是侦探电影的黄金时代。此时的侦探片主要是以欧美小说(绝大部分是欧洲的)中的著名侦探为模本。那些出自欧洲作家笔下的侦探们大多属于那种满腹经纶、擅长分析推理的贵族式的人物。它们以一个神秘的犯罪或事件为开端,随后是侦探大师的出山--发现某些蛛丝马迹、调查推理、最后真相大白。在这类影片中,除了情节的扑朔迷离之外,每一个细节对故事的发展和观众的参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柯南·道尔爵士笔下的福尔摩斯。根据他改编的侦探片大都遵循着一种"解谜"的模式。福尔摩斯在电影发展的初期早已闻名世界,1900年4月美国Mutoscope and Biograph公司拍摄了首部福尔摩斯电影"Sherlock Holmes Baffled"(福尔摩斯受挫记)。1903年2月这部仅49秒钟的无声电影与观众见面,片子可能是为了试机子而拍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拷贝。福尔摩斯由一位不知姓名的演员出演,片子包含了一个夜贼消失,再出现于一间屋子,接着从窗户逃跑,留下福尔摩斯在那儿"困惑"。默片时代很多著名的演员都扮演过福尔摩斯,其中包括William Gillette(1916,他也是早期最出名的福尔摩斯舞台剧扮演者)、John Barrymore(1922)、Clive Brook(1928)。福尔摩斯在他的出生地英国直到有声电影时代才崭露头角。30年代英国基于柯南·道尔的原著改编了一系列电影,如"Sherlock Holmes Fatal Hour"(最后时刻,1931)由Arthur Wontner扮演大侦探,"A Study In Scarlet"(血字的研究,1933)中Reginald Owen出演福尔摩斯。

1939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让福尔摩斯和华生回到了好莱坞,Basil Rathbone和Nigel Bruce分别出演侦探和他的助手,福尔摩斯似乎看起来是为Rathbone度身定做的,他非常接近人们心目中的这位大侦探的形象。而Nigel Bruce扮演的华生却是一个思维缓慢、咕咕哝哝、幼稚的人物。

Sidney Lansfield 导演的"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39)非常好的诠释了柯南·道尔这部恐怖故事。"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冒险史,1939)更为出色。邪恶气氛被导演Alfred Werker很好的贯穿始终,当然还有出色的剧本、极佳的摄影和好的演员。不幸的是,两部电影票房收入不尽如人意,福克斯公司决定终止这一系列。

不过,由Rathbone和Bruce主要演播的福尔摩斯和华生的侦探广播很快成为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晚间热播节目。听众对侦探的热衷也向电影公司提了醒,环球公司最终击败竞争对手,和这对明星签订了长期合同并发行了一系列福尔摩斯的电影。电影公司大胆的把福尔摩斯和他的搭档带到二次大战时期。它受到来自柯南·道尔忠实读者的反对,声称这是对柯南·道尔本人的侮辱。但是编剧们确实在改进柯南·道尔故事上出了不少力,如《跳舞的小人》改编为"Sherlock Holmes And The Secret Weapon"(福尔摩斯和秘密武器,1942),《最后致意》改编为"Sherlock Holmes And The Voice of Terror"(福尔摩斯和恐怖的声音,1942),有些电影则不基于柯南·道尔的故事而仅仅借用人物,如"S.H. In Washington"(福尔摩斯在华盛顿,1943 ,原作Bertrand Milhauser),这也是此系列中较好的作品。战争结束后,观众似乎失去了对这一类型电影的兴趣,在1946年拍完"Dressed To Kill"后环球公司取消了这个系列。

50年代福尔摩斯也有复苏的迹象,尤其是在欧洲,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电视公司出品了很多出色的标准福尔摩斯系列片,不过它们没有流传到美国。"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在英国被重拍,由Peter Cushing扮演福尔摩斯、Andre Morell扮演华生,额外加入的一些血腥和情爱使得它比不上1939年的版本。

幸运的是,英国Granada电视台重拍了"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冒险史),"The Return Of Sherlock Holmes"(归来记),系列片颇具柯南·道尔的风范,并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电视台播出。其中侦探的扮演者Jeremy Brett被许多人认为颇具福尔摩斯的风范,Edward Hardwicke扮演的华生也与作家笔下的人物也很相配。时至今日,福尔摩斯仍然魅力不减,活跃在电影、电视甚至舞台上。

陈查理也是三四十年代短篇系列片广受欢迎的侦探人物。他的创造者是厄尔·德尔·比格斯,这位可靠的侦探初次登上银幕是1926年,距第一部陈查理系列仅一年,很快他就成为了广受欢迎且多产的银幕侦探。30年中出品了48部电影,39集电视剧。作者声称陈查理是以在火奴鲁鲁警察局工作的一个真实的中国侦探为原型。当比格斯听说了这个人的事迹之后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在他的小说中也塑造一个相似的人物,不过在他的第一部作品《没有钥匙的房间》中陈查理只是一个略显次要的人物。

《没有钥匙的房间》卖得非常不错,当它被Pathe搬上银幕时,获得全国上下一致好评,比格斯本人十分惊讶于美国观众对这位和蔼的中国人的反映(当时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不是很好,有所谓"Yellow Peril"观念,黄祸,诬指来自亚洲的威胁,尤指来自中国的威胁)。陈查理博学却谦恭的态度,身着剪裁讲究的衣服,有着美国生活方式的外国人的形象,使得西方的观众并没有对陈查理的高超智慧表示不满。此外,陈查理面对违法者很少使用暴力,这使得他与那些身材魁梧的警察大相径庭。大侦探经常引用著名的格言,但并非无厘头的。他用它们来指责粗鲁的对话者,或是提醒他的朋友们。"礼貌,是打开众多门户的钥匙",这也是他的名言之一。

首次扮演陈查理的是日本演员Kuwa George,这部"没有钥匙的房间"中侦探不过是个次要角色。在"中国鹦鹉"(环球,1928)中侦探地位有所提高,另一个日本演员Sojin Kamijama扮演这一角色,他塑造了一位十分可信的陈查理形象。但是,当福克斯公司拍摄完全有声版的比格斯的第三部小说《帷幕之后》时,一个英国演员--E. L. Clark被选来代替前面两个亚裔演员。从此以后,陈查理一直由白种演员出演。其中瑞典人华纳·奥兰德(Warner Oland)扮演的形象与陈查理最为吻合。

奥兰德在"The Mysterious Dr. Fu Manchu"(1929)和"Chinatown Nights"(1929)成功扮演了身为头号罪犯的中国人。于是他毫无异议的在福克斯拍摄的"陈查理探案"(Charlie Chan Carries On)中出演陈查理,并且和福克斯合作陈查理系列到1938年去世。1931-1938年间他出演了16部陈查理影片,而非陈查理电影只演了5部。

显然电影公司不满足只有6部作品的陈查理系列,于是衍生出大量非比格斯原创的陈查理电影。这些电影场景大都富有异国情调,陈查理靠着中国人特有的耐性将其一一解决。沿袭以前的思路,陈查理仍然画龙点睛式的说上几句中国格言--如"下草率的结论就像给洞灌水一样容易"--给影片增添了不少情趣。最好的一部是福克斯公司的第十三部系列片"Charlie Chan at the Opera"(陈查理在歌剧院,1936)。1935年的"陈查理在巴黎"中出现了陈查理的儿子,这位比他父亲更美国化的人物使得影片更加有趣。除了奥兰德以外,Sidney Toler(1938-1947,22部),Roland Winters(1948-1952 ,6部)都出演过这位东方侦探。
由于陈查理的巨大成功,银幕上又出现了另一位中国裔侦探James Lee Wong,基于Hugh Wiley塑造的人物,Boris Karloff出演过这位中国人,影片有"Mr. Wong Detective"(1938)、"The Mystery Of Mr. Wong"(1939)、"Mr. Wong In Chinatown"(1939)、"The Fatal Hour"(1940)和"Doomed To Die"(1940)。Keye Luke在最后一部系列片"Phantom Of Chinatown"(1940)中接手这一角色。

作为30年代出版业的奇迹,S.S.范·达因的菲洛·万斯系列也被搬上了银幕。范·达因笔下那位有点让人难以忍受的博学的业余侦探菲洛·万斯在1926出版的《班森杀人事件》中与读者见面,并立刻成为广受欢迎的侦探人物。三年后这一系列畅销书被派拉蒙公司搬上银幕。威廉·鲍威尔完美的演绎了这位极富修养也有点难以言喻的侦探。从"The Canary Murder Case"(金丝雀杀人事件,1929)开始,他一共在四部影片中扮演万斯。

1933年鲍威尔出演了最后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菲洛·万斯电影--"The Kennel Murder Case"(狗窝杀人事件)。他后来扮演的另外一个私人侦探Nick Charles,似乎也有万斯的遗风。还有一些演员出演过这位侦探,如Basil Rathbone("主教杀人事件",1931)、Paul Lukas ("The Casino Murder Case",1934)、Edmund Lowe("The Garden Murder Case",1936)、Grant Richards("Night Of Mystery",1937)、Warren William("The Gracie Allen Murder Case",1938)、James Stephenson("Calling Philo Vance",1939)。他们都很胜任范·达因笔下的这个角色,但是较之鲍威尔稍微逊色。

30年代很受欢迎的还有上层社会夫妇侦探Nick & Nora Charles(和狗Asta),首次登场是改编自达谢尔·哈梅特1934年的同名侦探小说的电影"瘦子"(The Thin Man)。这对久经世故的夫妇去解决一系列事件,具有幽默风格。1934年的第一部电影以后,1936-1947又有5部电影问世,不过没有第一部好。

圣徒(the Saint,Leslie Charteris笔下的人物)系列则是经久不衰,从30年代持续到50年代。这位神秘的英国侦探叫西蒙·谭波拉,是一个现代罗宾汉式的人物,首次出现在1929年出版的《Meet The Tiger》一书中。圣徒系列第一部电影是"The Saint in New York"(圣徒在纽约,1938),Louis Hayward扮演这位英雄人物,不过人物把握稍嫌不够,于是RKO电影公司用George Sanders替换了他。接下来的成名作是"The Saint Strikes Back"(圣徒回击,1939),"The Saint in London"(圣徒在伦敦,1939),以及"The Saint's Double Trouble"(圣徒的双重麻烦,1940)。另外一个硬汉侦探猎鹰(the Falcon)在40年代也有系列片出现。"The Falcon Takes Over"(1942)的大部分情节来自雷蒙德·钱德勒的《再见吾爱》,也由George Sanders出演这位温和的侦探。

通过数以百万计的书籍和广播,曼弗雷德·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笔下的那位温文尔雅的侦探埃勒里·奎因理应受到电影观众的青睐。但是当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1940年公映"Ellery Queen, Master Builder"(基于《生死之门》)时却令人失望。埃勒里·奎因的扮演者拉尔夫·贝拉米(Ralph Bellamy)缺少闪光之处,被无生气的剧本和例行公事式的调查所束缚。第二部"Ellery Queen's Penthouse Mystery"(1941)稍有改善,贝拉米也有点侦探的样子了,但是仍然不尽如人意。贝拉米又在两部影片中扮演埃勒里·奎因,然后由William Gargan在接下来三部片中接手这一侦探角色,也并未有大的改善。Margaret Lindsay在七部片中扮演奎因的秘书妮姬·波特,不过看起来比她的老板要工作努力得多。总的来说奎因系列电影缺乏新意和活力程式化的情节和表演令奎因迷大失所望。

三四十年代银幕上的侦探人物还包括佩瑞·梅森(斯坦利·贾德纳笔下人物)、独狼(Lone Wolf)、Mr. Moto(普利策奖得主John P. Marquand 笔下的日本裔大侦探)、Bulldog Drummond(Sapper,即H. C. McNeile,笔下人物)、Nick Carter(Nick Carter,即Michael Collins,笔下的人物)和Mike Shayne等。

四十年代出现了由好莱坞独创的"黑色电影"(Film Noir)。这类侦探片与以往侦探片的区别,首先在于其独特的侦探形象,他们一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式的"贵族气"和"绅士型"的侦探大师的形象,而代之以一种孤独、硬朗、愤世嫉俗和反社会的形象类型。这些影片中的侦探属于地道的"无产者阶层"。他们大都蜗居于只有一两个人的城市私人事务所中,就像是生活于都市中的西部牛仔,坚韧、果敢、特立独行,同时又忧郁、冷酷,有时甚至不择手段。他们似乎并不擅长于缜密的推理,但却毫不缺少精明强干,并勇于行动。他们代表着一种标榜独立的品质和价值,这一点使他们同样成为具有偶像价值而被社会所崇拜。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含混的道德立场和经常采用的暴力化的行为方式,又使观众时时把他们混同于他们的对手。

其中的侦探形象以达谢尔·哈梅特笔下的私家侦探山姆·史佩德最为著名。最好的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The Maltese Falcon"(马耳他黑鹰,1941)。哈梅特1930年出版的《马耳他黑鹰》在短短十年内被华纳兄弟公司三次搬上银幕,1941年的这次改编最为成功,也是黑色电影的定型之作,在MWA最佳侦探电影评选(1995)中位居第一。导演赫斯顿对影片的处理也相当不错。快速的剪辑和连珠炮似的对白让观众透不过气来。好几场戏中,室内只靠一扇窗户透镜的光线作照明,或者干脆就只以一扇白色的门反射出亮光,人物的一举一动皆靠门上的影子来表现,特别有助于渲染紧张气氛。这一切都成为后来黑色电影的经典模式。

另一位熟悉的硬汉大师--雷蒙德·钱德勒的杰作也被频频搬上银幕,1946年的"The Big Sleep"(大眠,改编自同名小说)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被史德将军雇佣保护他的女儿卡门,卡门被不知名人士勒索;还要他调查将军一个朋友的下落。菲利普发现将军的朋友、勒索卡门的人和一些相关的人都被杀了,这些似乎和艾狄有关,菲利普继续深入谜团最终真相大白。影片的情节相当复杂,集合了各式人物的典型:冷血世故的罪犯、色情小说家、毒瘾犯、冷漠的女孩、杀人凶手等等。影片最大的成就来自沿袭钱德勒小说的强有力的对白,几乎每句话都意有所指,充满了讽刺意味,开创了当时电影对白新形式。

在短短几年后,随着这种"黑色电影"的泛起,一大批"黑色侦探片"更是成为这一电影流派的一个重要支柱。其中著名者包括Billy Wilder根据詹姆斯·M·凯恩同名小说改编的"Double Indemnity"(双重理赔,1944),Otto Preminger的"Laura"(1944)等。Humphrey Bogart在"马耳他黑鹰"中成功的扮演史佩德这位硬汉侦探,也在"The Big Sleep"(大眠,1946)扮演过雷蒙德·钱德勒笔下的侦探菲利普·马洛。另外一些演员也扮演过马洛,包括Dick Powell 在"Murder,My Sweet"(1944)(基于小说《再见吾爱》,获得1946年首届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Robert Montgomery 在"Lady in the Lake"(湖中之女,1946), Elliot Gould在"The Long Goodbye"(永别,1973), 以及Robert Mitchum在"Farewell, My Lovely"(再见吾爱,1975)。哈梅特关于政治腐败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如"The Glass Key"(玻璃钥匙,1942),也不错。

纵观这些美国私人侦探与他们的"福尔摩斯"前辈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明亮的世界"中"明亮"的犯罪,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黑暗和混乱的世界。这使他们的胜利经常变得毫无意义。像"马耳他黑鹰"的结局中所表现的,最后主人公们发现,他们拼命追逐的那只"马耳他黑鹰",不过是件毫无价值的赝品。而在"Chinatown"(唐人街,1974,获1975年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MWA最佳侦探电影评选第二名)中私人侦探杰克受雇调查一个土地拥有者的婚外情。当照片被登在小道杂志,而地主又被杀后,他才知道先前的雇主并非地主的夫人。杰克经过百般努力,揭穿了一连串的阴谋与罪恶之后,却发现是自己被带上了手铐,而面对真正的罪犯却有口难言!本片导演Roman Polanski恰到好处的把影片设置在30年代,深邃的阴影,偏黄的色调,忧郁的背景号角声,也无不令人产生窒息的感觉。正如好莱坞著名编剧保罗·施莱德曾指出的:这些侦探"居住在一个黑暗混乱的世界上,他仅靠他那支烟卷上的亮光来引导他,并且他完全意识到,靠任何一个个人都无法照亮那个世界"。而即便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些影片中的侦探们也再难以回到文明的社会中。对于这一点,"马耳他黑鹰"用最后的镜头作出了一个经典的诠释:当被带走的奥肖内西随着电梯下降之时,史佩德也慢慢走下了黑暗中的楼梯,这意味着他将重新回到那个黑暗的世界之中。

而其中最令观众和评论家们震惊的是,这些影片中差不多都有一位作为"诱惑天使"的"危险女性"。她们不但一改在以往此类影片中"被犯罪所威胁"的形象,而且其作为新的罪恶的渊薮,彻底打破了好莱坞电影中反复宣扬的美国"核心家庭"之梦。例如,著名的"双重理赔"描写一个女人诱使一位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谋杀了她的丈夫,以骗取双重赔偿,最后又企图杀情人灭口的故事。

60年代的描绘警探的电影盛行,如"Harper"(1966,获1967年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Paul Newman扮演私家侦探Lew Archer(刘亚契),还有获奥斯卡奖和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的"In The Heat Of The Night"(炎热的夜晚,1967), 第一次讲述了一个以黑人侦探为主人公的故事。由著名黑人演员Sidney Poitier扮演的侦探,在路过一南方小城时被当作杀人嫌疑犯抓了起来,但最后是他在白人警察傲慢的眼神中,侦破了那起使他们束手无策的凶杀案。影片通过破案的过程,与当时美国正蓬勃兴起的黑人民权运动相呼应,反映了种族歧视这一社会问题,成为好莱坞侦探片中一块引人注目的里程碑。Steve McQueen在导演Peter Yates的"Bullitt"(1968)中成功的扮演了一个坚忍克己的侦探保护一位证人,其中的汽车追击场面仍然被认为是电影史上的经典。其他还包括在"Madigan"(1968)中扮演一位顽强的布鲁克林警察的Richard Widmark;等等。警探片在70年代尽管依然是好莱坞侦探片中的主流,但此时的警察侦探和私人侦探越来越走到了一起。在导演Don Siegel开创的警察动作惊险片"Dirty Harry"(肮脏的哈里,1971,获1972年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提名)中Clint Eastwood扮演的超级警探Harry Callahan似乎也变成一只独狼,并屡屡使用暴力。70年代相当出色的警探电影还有"The French Connection"(法国贩毒网,1971,获1972年爱德加最佳电影奖),影片讲述了警方捣毁一个隐秘的贩毒组织的故事,是根据纽约警探Eadie Egan真实事迹改编,他本人也在此片中担任技术顾问。片中除了有犯罪的描述,大场面的动作、枪战与飞车追击之外,还有对主角这个基层警察的生活及特色有生动的呈现。

70年代和80年代,这时期比较好的作品是根据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嘉莎·克里斯蒂作品改编的电影。虽然早在1931年克里斯蒂的作品就被搬上银幕,但是七八十年代改编的电影较多,也颇为经典。它们大都是全明星阵容,如"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Death on the Nile"(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以及"Evil Under the Sun"(艳阳下的谋杀,1982)。大部分电影都是关于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的。上述三部影片中,情节的曲折迷离并没有淹没人物形象的塑造。从一开始就以一个普通旅客的身份置身于事件之中的大侦探波罗的机智、深沉和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以一个普通旅客的身份,使观众始终和他站在同一视角,获得直接参与"破案"的快感。

以"尼罗河上的惨案"一片为例作一点分析:

拥有万贯家财的林内特·里奇弗小姐和她的新婚丈夫赛蒙乘华丽的旅游船在尼罗河上继续他们的蜜月旅行。夜里,林内特被人枪杀了,凶手是谁?动机是什么?

开始,编导者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对各色人等的心态进行了点到为止的描绘和烘托,这些人们以不同的态度、方式表现了他们与林内特的不同关系,或是父亲被逼破产自杀,或是贪慕珠宝,或是害怕丑事暴光,等等,可以说他们都与林内特直接或间接产生了怨愤甚至是仇恨,最明显的是被横刀夺爱的杰基,她像林内特的影子一样时刻跟踪着她。影片借此烘托了气氛,渲染了环境,起到了巧设疑云、妙布迷雾的作用。之后采用步步紧逼将情节推向高潮。由伤一人到死三人,案情开始趋向复杂,蓄势待发,加强了情节的紧迫感。至此,影片依靠这一技巧成功的抓住了观众的心,迫使观众为眼前发生的案件思索:谁是真正的凶手?

在推理型的侦探电影中,逻辑推理必不可少,甚至是重中之重。不过单纯的大段逻辑推理、破案分析在以视觉形象为主体的电影画面中往往给人以枯燥感,难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于是影片采取了一些手段来弥补这一缺陷。

调动观众的参与意识。影片一开始就将波洛放在故事的发展之中,他不是事件发生后的单纯的推理者,而是自始至终的事件参与者,这对观众的参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观众和波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侦探并没有比观众掌握到更多的线索,观众像波洛一样观察游船上的各色人等。波洛的思索也带动观众的思索,波洛的分析、判断也带动观众的分析、判断。编导者借住于波洛,顺着观众的思路和心理对案件进行思考,而且不露痕迹的把观众的思考和分析引入"歧途",最终意料之外的效果。

悬念中运用电影手段进行推理。"谁是凶手"是影片推动情节发展的总悬念。在总悬念的统率下,对每一个有可能成为"凶手"的人的推理,使之成为一个个接踵而来的子悬念。波洛德推理与回顾采用了电影视觉手段:每一个可能的凶手都随着波洛的语言推理,在银幕上"演"一次其"犯罪过程",即"语言推理"转化为"形象推理",且快镜头的运用,使之更符合侦探电影的特点,观众感到既紧张又真实。随着凶手的频繁活动,破绽之处越来越多,波洛最终令人信服的拨开疑云迷雾,推理出事实真相,结论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电影手段使观众的思索推理过程视觉化、形象化,也充满了娱乐性。

影片在铺陈情节的同时也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画。波洛机敏、深沉不乏幽默,其个人魅力也足以引起观众的兴趣。他从发浑的酒、有枪眼的披肩、留有红墨水的指甲油瓶等细节入手,联系某些人的特殊语言,探微发幽,找出其中内在联系加以剖析,精确得当,显示了他大侦探的风范。其他人物也各有特色,赛蒙、杰基二人,影片既描绘了他们残忍、狡猾、老练的一面,又找出他们犯罪的内因,自杀的结局也表现了凶手对于爱情忠贞不二的一面,显示了人物内心里世界的复杂性。总体上来说,影片的巨大成功得以于阿嘉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的优秀,影片基本继承了原著小说的众多有点,也反映了克里斯蒂小说的巨大魅力。

读者也许会发现,以推理为特色的侦探影片大都是根据名家名作改编的。除了福尔摩斯、波洛等依靠个人魅力颇受青睐以外,很少见到出色的西方推理影片。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波洛,也没有受到影评家太多的好评,只有英格丽·褒曼依靠"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在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的名单上,前面提及的三部波洛影片也只是获得提名,同期获奖的影片分别是(按年代排)"Chinatown"(唐人街)、"Magic"(魔术)、"The Long Good Friday"(美好星期五)。不过这也是和电影的表现特点分不开的。第一,传统侦探小说以调查案件为中心,大量的内容都是人物对话,电影中为了让观众不至于感到乏味不断回放案发前的镜头,即便如此仍然会有缺乏内容的感觉。第二,传统侦探小说的谜题大都是"谁杀的",影片最后揭露凶手才是高潮的部分,这样显得悬念较为单调,虽然随着侦探的调查也会制造一些小悬念,但是观众更为期待的仍是结果而非过程。第三,推理电影讲求让观众参与破案,但是这种刺激远没有小说来的明显,电影时间太短,观众甚至无暇去考虑剧情,只能被动的接受侦探的想法。另外,因为推理电影有一定的模式--最像凶手的肯定无辜,最不可能的就是凶手,因而常看推理电影的观众也许早早就猜出凶手而丧失了观赏效应。当然,并非所有的推理电影都是这样,但是推理电影如何创新,如何吸引观众似乎是个有些棘手的而又值得思考的问题。

随着单一类型片的逐渐淡化,更多的影片中侦探、案件只是其中的一两个元素,此外还大量融合了动作、爱情甚至暴力、性等元素,侦探电影在内容、思想等层次上没有更多的创新。80年代好莱坞的日益复兴的同时,一方面以梅尔·吉布森与格洛弗主演的"致命的武器"为代表的传统式侦探又回到银幕上,另一方面,许多著名的导演也不断以侦探片形式探索着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和人类心理方面的主题。如David Lynch的"Blue Velvet"(蓝丝绒,1986),影片讲述了大学生杰弗利返家探访父亲时在林中发现一只耳朵,在女高中生罗拉的协助下展开了他自以为是的调查。本片被誉为80年代最具挑战性和颠覆性的艺术电影。Alan Parker的"Angel Heart"(安琪儿的心,1987)则是侦探、惊悚的合流。哈利·安琪儿是50年代布鲁克林区的私家侦探,受雇于自称路易斯的老大,追查名叫强尼的歌手的下落。然而,不仅强尼神秘消失了,和他有关的人也全遭杀害,似乎有人察知一切,就连他自己也成为了谋杀嫌疑犯。影片突破了窠臼陈规及观众视觉经验,堆叠出不羁与惊悚气氛。

近些年来,仍有一些值得瞩目的侦探电影。如连续杀人题材的"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1991,获1992年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堪称上乘之作,这部以惊栗为卖点的心理侦探片没有像其他好莱坞恐怖片那样表现血淋淋的场面,主要由血迹和潜意识来制造悬念和恐怖的效果,因而颇显戏剧性,加上古典侦探小说式的布线、凶手设置使得本片深得侦探爱好者的青睐,MWA最佳侦探电影评选中位列探花。其后同一类型"Seven"(火线追缉令,1995)也较为成功。两名刑警积极追查一名连续杀人凶手,这名凶手象是为了警示人类的罪孽,会在惨不忍睹的刑案现场以《圣经》上记载的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骄傲、愤怒、淫欲、嫉妒等罪名留下印记及线索。影片结构紧凑,不单是简单的追逐游戏,悬疑、心理的运用使得本片极具张力。

另一部犯罪题材的影片"Pulp Fiction"(黑色追击令,1994,获1995年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以杀手文森特为中心人物将三个不相关的犯罪故事串连起来。影片似乎想证明,90年代的生活就是忙忙碌碌,毫无价值。银幕上充斥着毒贩、杀手、黑帮,人人都在逃亡,没有法律,没有正义,生命没有价值,因而就随便杀人,即便是影片中刻意塑造的英雄人物文森特,也在一声轻蔑的枪声中倒地身亡。

近年最著名的警探式侦探片当属"新黑色电影"的代表"L. A. Confidential"(洛杉矶机密,又译"铁面特警队",1997)。这部由James Ellroy同名小说改编的警匪电影,描写50年代洛杉矶堕落犯罪的故事,在五光十射、却又难掩黑影幢幢的气氛铺陈下,精致地塑造出一部黑色警探片的杰出典范;而片尾揭露幕后主使的高潮戏,的确符合凶手最后一刻才亮相的推理法则,因此不仅获得1998年爱德加最佳侦探电影奖还囊括了奥斯卡奖等美国三大电影奖。那些作为社会秩序维护者的警探们或与黑社会势力沆瀣一气,或在相互的倾诈中奋力自保,甚至连那些警界英雄的勋章上也不免沾染上暴力和以黑治黑的色调。这些与黑暗相斗争的人最终也难免被黑暗所遮盖。它似乎向人们暗示着,那些与犯罪打交道的人最终也难免要与黑暗同行。




后记

这篇文章算是经历时间比较长的了,于2002年2月16日建立了文档,而1月份就开始筹划、找资料了,历时近3个月,最终呈现在诸位读者面前。初稿曾经在推门帖出过,有网友提出了不少意见还提供了一些资料。二稿在3月底出稿,提供给了悭吝人作为会刊稿件。后来又增加了不少资料,对三十四年代的侦探电影作了不少补充,对波洛电影选取《尼罗河上的惨案》作了分析。这篇简史长达11943字,恐怕是华文网络上能看到的最长的(也许称不上最好)相关文章了,全部编辑时间也破天荒的达到1163分钟,我想我是尽力了。侦探电影相当庞杂,而且界限也不是很清楚,在选择内容上我作了一定的取舍,对于中国读者熟悉的且比较重要的多写些(梅森系列似乎电视剧更为出色,而埃勒里·奎因系列因为原著是我的最爱,再加上作为一个不成功的案例就写了),不熟悉的但还算重要的就提一下,难免挂一漏万,影片译名不少是直译,部分参照台湾远流出版的《电影指南》因此译名可能不符合大陆的标准,不足之处就让有志于此类研究的网友慢慢补充吧。
  • 上一篇文章:侦探的研究3--福尔摩斯冒险史研究(英文)

  • 下一篇文章:数字化时代的公安文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 hitachi41』于2002-5-10 21:28:00发表评论:

  • 真是了不起!!
    我评论也就不说了(其实是说不出),只等着有机会找片子看。
    :e:e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完整版本
  • ELLRY进阶侦探小说书单(预览版)…[4752]

  • 【转载】从柯南道尔到克里斯蒂(…[2876]

  • popodian书评7《双面莱特》(作者…[3001]

  • 【菠萝书评】《九九神咒》:幸运…[2479]

  • Whodunit——Sayers的《无面男人…[3874]

  • 【菠萝书评】《啤酒谋杀案》:原…[3112]

  • [10月延伸阅读]密室推理 之 什么…[3435]

  • 埃勒里的灾难,在这里解剖——小…[3773]

  • 【菠萝书评】《福尔摩斯先生收》…[3277]

  • 笑声的背后——Sayers的《杀人也…[3150]